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從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看台灣民眾在疫情中的身心健康

 

圖片作者:ChatGPT

全世界在2019年底開始先後成為COVID疫區,台灣雖然苦守了將近一年,也在2020年12月21日打破252日無「本土案例」紀錄,並於2021年3月19累計確診破1000例。

這段過程,對台灣人的心理健康是否有影響呢?最近的一個研究,利用了「2021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TSCS)」的資料進行分析,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研究的參與者總共有1604人,按照年齡分為三個組別:

老年組(年齡大於55歲):446人
中年組(年齡在36至55歲之間):626人
青年組(年齡在18至35歲之間):532人

研究團隊比較了三個年齡組別的心理健康狀況、對醫療資源公平分配的認知、對醫療系統的信任度,以及網上尋找醫療保健資訊的頻率。

結果顯示,中年成人最胖(BMI 24.61),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顯著較好。與其他年齡組相比,老年人對醫療資源分配的公平性認知較好,對醫療系統的信任度也最高。至於上網尋找醫療保健資訊的頻率,老年組別報告的最低(以五點李克特量表評分,1表示「從不」,5表示「總是」),為1.95。

此外,多元線性迴歸模型顯示,在中年成人組別中,宗教信仰、對醫療系統的信任度、以及網上尋找醫療保健資訊的頻率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在青年組別中,上網尋找醫療保健資訊的頻率與心理健康顯著負相關。這意味著到網路上尋找醫療保健資訊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青年人群體中。

上網找健康資訊,對心理健康居然會有顯著的負相關性,這可能是因為網路上的資訊太多、太雜,再加上人們在自己健康有狀況時,似乎會有負面解讀的傾向的關係?事實上,應該要先去看醫生,聽聽醫生怎麼說才對。

總而言之,這個研究提供了對於不同年齡組台灣民眾在心理健康促進活動中的適當和針對性支持的資訊。這些發現強調了提供針對不同年齡群體的心理健康資源和支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公共衛生危機時期。

參考文獻:

Tien, YH., Huang, J. Evaluation of healthcare-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mental health of Taiwanese citizen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Sci Rep 14, 709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57675-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