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1051科普寫作】海洋酸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林達興、姚淑婷

除着全球氣候的極端變化,人們逐漸開始關注全球暖化、兩極冰川融化和臭氧層破洞等問題,但一項令人感到陌生的現象正在慢慢的侵蝕著海洋,那正是—海洋酸化。

什麼是海洋酸化?海洋主要透過兩種機制來吸收碳。第一種是透過浮游植物把海洋中的碳離子,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顆粒狀的有機碳。這一過程稱為「生物幫浦」(biological pump)。而在這過程中所生成的有機碳,會在海洋上層再分解循環利用,但會有少部分的有機碳會沉澱到海洋下層才被分解。第二種則是因為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和溫度成反比。當高低海域的海水交流時,由於溫度較低的海水含有較多二氧化碳,密度較大,所以會往下沉。借此把完成大規模的二氧化碳運輸到深海中。

當二氧化碳氣體溶入海水中後,會和水結合為碳酸。因為碳酸不穩定的特性,所以會分解成重碳酸根(HCO3¯)和氫離子(H⁺)。隨著氫離子的析出,海洋中的pH也會漸漸下降,這一現象就稱為海洋酸化。但由於海水是鹼性的(pH值約為8.1),所以儘管在二氧化碳濃度的持續增加影響下,也不會使海水的pH值下降到7以下。

科學家透過熱力學的平行計算,推估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海洋的pH值已經下降了0.1,其對應氫離子的濃度約增加了30%。而在夏威夷海洋時間序列(HOT)和百慕達時間序列研究(BATS)的長期觀測結果亦清楚顯示,近二十年來,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寡營養鹽海域,表水的pH 值皆約以每年0.0015 個pH 單位元的速率持續下降中。所以海洋酸化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

在海洋酸化的過程中,海洋生物所受到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如珊瑚礁和一些甲殼動物因為pH值變低而難以形成甲殻和骨骼等。而其影響在魚類身上也有看到。

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濃度的提升削弱了魚兒的嗅覺、聽覺和視覺,甚至導致他們游向捕獵者的虎口。

而在其他的研究也有指出,魚類在模擬現有環境的魚缸中(大氣中有390 ppm二氧化碳的海水),大約8成的魚類會聽見掠食者的聲音而游離擴音器,但在600、700和900 ppm環境中的魚兒,分別有60%、62%和61%的魚不會逃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也會導致魚兒聽覺受損;小丑魚會因為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導致嗅覺嚴重受損而增加5~9倍的死亡率;多刺棘光鰓鯛(Acanthochromis polyacanthus)在二氧化碳濃度提高時,會對神經細胞蛋白造成干擾,並令牠的視覺能力下降。

有趣的是,由於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日夜不同,白天則會隨著藻類、海草和其他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降低,夜間則升高,同時魚類的新陳代謝也會慢下來。也就是說二氧化碳濃度對魚類的生理時鐘具有調節的作用。但長期處於二氧化碳濃度高的環境下時,能適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個體,後代的生理時鐘也較有彈性,會令其後代長期處於「夜間模式」。令其更容易在其應環境中存活下來。 這樣的情況在海產養殖業方面更容易看到。在現代化的高密度養殖環境下,魚類長期生活在二氧化碳濃度高於海洋十倍以上的環境下。在沒有疾病和天敵的情況下,這些魚類不斷的繁衍,最後產生了適應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的後代。

海洋酸化這一議題,在近幾年逐漸在科學界得到關注,所以也有很多相關的研究出現。但筆者有找尋資料的過程卻甚少看到有關大型捕食者的研究,這些發生在魚類的身上的現象會不會也發生在其他大型捕食者身上?甚至到海洋中的軟體、腔腸、棘皮動物身上?現在都無從得知,或許隨着研究逐漸深入會讓我們了解更多海洋酸化所帶來的危害。但與其等待報告再作出補救,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節能省碳,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對這己經滿目瘡痍的海洋生態作出保育。

參考資料:

Climate change impairs survival instincts of fish and can make them swim towards predators

氣候變化是否讓魚變傻:有時會傻傻地游向捕食者自投羅網

海底『不』動員~暖化的地球殘害尼莫

二氧化碳溶於海水可至酸性環境 魚兒視力遭破壞

海水酸化對海洋中有殼類動物之影響及探討

研究: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 魚兒易『迷路』 

海水酸化沿岸比離岸快 珊瑚礁首當其衝

海洋酸化難生存 部分魚類全天候開啟夜間防禦機制 

逐漸酸化的海洋--《科學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