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論文出版以後有多少人看?

 

作者:ChatGPT

身為在大學任教的科普作者,我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幫我任教的大學寫推廣科普。

我自己是覺得這個任務蠻有趣,畢竟可以瞭解同仁們都在做什麼,有些人研究的東西真的是遠遠超出我能理解的範圍,還好現在有AI可以幫忙,不然我還真的沒辦法寫。

但是也有同仁完全不認同科普這個概念。不認同的可以分成好幾種,有些是一開始就很乾脆的拒絕,告訴我沒必要;有些則是完全不回信;也有的是覺得用科普的形式來介紹他的研究是不恰當的,因為科學是嚴肅的,不應該這樣表達。

所以,我就想來看看到底期刊論文出版後會有多少人看。

在自己google無果後,我請我可愛的「助理690」幫忙查,然後他告訴我:

「PlosOne 的統計數據提供了一個非常粗略的指導,表明每篇文章的平均閱覽量大約是每年800次」

但是他附的連結裡面引用的PlosOne連結已經失效了。

然後他引用了一篇Smithsonian的文章,裡面提到「大約50%的學術論文僅被作者、審稿人和期刊編輯閱讀。此外,據報導,約90%的學術論文從未被其他論文引用」但是這篇文章裡面引用的連結已經失效了。

好吧,既然是Smithsonian的文章,我們就相信它。

後來我想想,那麼有多少期刊論文在出版後會被引用呢?

於是我再度上網查了一下。

這次我查到一篇2015年的部落格文,裡面說如果有被引用一次,就已經很厲害了。事實上,在被引用的文獻中,只有24%是被引用十次或以上的。

另外還查到一篇論文,裡面提到引用其實很看學術類別的,有些類別如一般內科、周邊血管病、細胞組織工程、過敏症和演化生物學,引用次數多於文章數;而細胞組織工程、男性學(andrology)和數學心理學被引用的次數是其文章數的三倍以上。真驚人。但是數學、護理、宗教、歷史、人文和文學中,引用次數則顯著少於文章數。

好吧,寫了這麼多,到底我想說什麼?

其實絕大部分的民眾是不會去看學術論文的,因為太難懂了。科普的任務就是要把難懂的東西變得比較容易懂,在轉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盡如人意的部分。

但如果想要多一點人對你做的事感興趣,甚至進一步說,認同你的貢獻,或許「科普」就是不得不做的事吧。

參考文獻:

Rose Eveleth. 2014/3/25. Academics Write Papers Arguing Over How Many People Read (And Cite) Their Papers. Smithsonian.

Patience GS, Patience CA, Blais B, Bertrand F. Citation analysis of scientific categories. Heliyon. 2017 May 10;3(5):e00300. doi: 10.1016/j.heliyon.2017.e00300. Erratum in: Heliyon. 2019 Mar 20;5(3):e01243. PMID: 28560354; PMCID: PMC54460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