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花亭鳥是視覺魔術師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求偶方式。孔雀會開屏、雄鹿會打鬥,而花亭鳥(Bowerbird)的雄鳥,為了獲得雌鳥的芳心,必需要苦心建造一個窩(花亭),來吸引雌鳥的注意。

花亭基本上包括了兩邊由樹枝構成的牆壁,以及散落在前後的大量的小物件(gesso)。
圖片來源:Science Now

去年的研究發現,雄花亭鳥會藉由巧妙的安排這些小物件(包括石頭、樹枝、貝殼、骨頭等)--大的物件放在距離雌鳥最遠的地方,小的物件則放在距離雌鳥較近的地方--製造強制透視(forced perspective)的幻覺,讓雌鳥因為這個幻覺而停留在花亭前面良久,從而獲得交配的機會。

科學家觀察了20個在澳洲的花亭鳥的花亭,發現能把這些小物件安排得越好的花亭,雄鳥與雌鳥交配的成功率就越高。

所以好好整理房間,對於擄獲女友的芳心,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參考資料:

1. ScienceNow. 2012/1/19. ScienceShot: Bird Masters of Illusion - ScienceNOW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全球暖化造成英國的冬天更冷?

到目前為止,相信應該不少人相信全球暖化是真的;但是還是有一些人不相信,其中一部份的理由來自--最近這幾年有些地方的冬天還真冷!2010年英國的冬天就非常冷,而今年也是冷得令人難受,所以對於那些不相信全球暖化的死硬派來說,他們就會說:「你看!哪裡有全球暖化?」
圖片網址:Science Now

位於Lexington的Atmospher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AER)公司的Judah Cohen提出了一個模型來解釋,為何最近這些年,一方面夏季變得出奇的熱,但北半球的一些區域(加拿大南部、美國東部、歐亞大陸北部)在冬天的時候又變得出奇的冷。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的氣溫上升,在北極區的升溫現象尤其明顯。根據測量的結果,最近這些年北極區的升溫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這導致了北極區夏季產生大量的冰層融解。大量的冰層融解造成更多的水汽,而這些水汽會使得接下來的秋季有更多的雲層生成,也使得西伯利亞區域的冬天降雪特別多;研究員也發現,每年十月的降雪量決定了接下來的冬天是否會變得嚴寒甚至酷寒,因為十月發生在歐亞大陸北方(也就是西伯利亞,這是北半球最大片的雪地)的降雪可以促成西伯利亞高壓生成,也加強了北極震盪(Arctic Oscillation)的發生。一旦北極震盪發生,大量的冷空氣會流向中緯度地帶,造成北半球許多區域有個嚴寒的冬天。

AER的研究團隊在過去幾年嘗試著將ENSO(聖嬰-南方震盪,另譯為恩索現象)、太平洋年際震盪(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或大西洋數十年震盪(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AMO)與這些年的偶而出現的寒冬做連結,發現上述三者都無法解釋為何有時會出現酷寒的冬天;直到他們將每年十月西伯利亞的降雪量列入考慮後,一切才變得明朗。


在奧勒岡州立大學工作的Anne Nolin也同意AER的觀點。


參考資料:

1. Science Now. 2012/1/12. Global Warming May Trigger Winter Cooling - ScienceNOW

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

「巨獸螞蟻」真的是加拿大科學家培育出來的嗎?

今天看到一則由新華網傳過來的新聞,內容是有關於加拿大的科學家培育出「巨獸螞蟻」(2)。
圖片來源:Science Now

其實這篇文章的真正來源是來自於1/5的Scientific American網站(3),而我常常會造訪的網站之一ScienceNow也有報導(1),所以我一下子就發現中文的改寫有誇大的嫌疑。

我們看一下新華網的改寫:


中新網16日電 據外電5日報道,最近一名加拿大科學家通過激發螞蟻的遠古基因,培育出了一種名為“超級戰士”的巨獸螞蟻,這種螞蟻具有“巨型的”頭部與脖子。

據悉,這名科學家通過在普通螞蟻幼蟲身上注入一種特殊的激素,激發出潛藏在螞蟻體內的遠古基因,從而讓這種普通的螞蟻突變成看似畸形的“超級戰士”螞蟻。

專家稱,這種頭大脖子粗的“超級戰士”螞蟻,有可能與遠古時期的螞蟻頗為相似。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負責該項目的拉賈庫瑪博士稱,“通過該實驗,我們發現通過激發遺留在螞蟻身上3500萬年前的古基因,能夠培育出一種全新的‘超級戰士’螞蟻,這對于我們預測生物特徵的演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然後我們看一下ScienceNow的原文:

In days of old were more ants bold? Among the 1100 species in the Pheidole ant genus today, most produce two castes: foragers and soldiers. But on very rare occasions, a small number of species generate so-called supersoldiers, ants with especially giant heads who bravely keep other ant species from invading their nests by blocking the entrances with their noggins and employing enhanced battle skills.

這一段就有提到,在今天的1100種螞蟻(都屬於Pheidole屬),大都會有所謂的兵蟻(soldiers)與工蟻(foragers)兩種,但有時會有少數的螞蟻發育成「巨獸螞蟻」(借用一下新華網的名字,其實在ScienceNow中是以supersoldier「超級兵蟻」來稱呼他們),這些「超級兵蟻」會非常勇敢地保家衛國。

>>所以,這種「超級兵蟻」或是「巨獸螞蟻」並非螞蟻自己無法產生的。

When the researchers treated the larvae of these species with a growth hormone called methoprene, the larvae developed into supersoldiers. Then the researchers dabbed methoprene on the larvae of Pheidole species that don't usually make supersoldiers. The larvae developed huge heads and useless wings similar to those of supersoldiers, suggesting that environmental cues drive supersoldier development.

接著這裡提到,他們研究螞蟻以後,發現只要在幼蟲(larvae)時期塗抹一種賀爾蒙(methoprene),幼蟲就會發育成「超級兵蟻」。然後,他們把這種賀爾蒙塗抹在不會產生超級兵蟻的螞蟻幼蟲上,結果也產生了「超級兵蟻」。

Curious as to how these warriors develop, researchers examined the genomes of two Pheidole species that sometimes produce supersoldiers and identified the genetic machinery responsible for making this caste.

這賀爾蒙是怎樣發現的?應該是經由比較兩種螞蟻的基因體。

Since all the ants in the genus seem to retain an ability to become supersoldiers, the militaristic adaptation must have evolved in a common ancestor but been repressed later by most species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cues, the researchers report in Science today.

既然塗抹賀爾蒙可以讓平常不產生「超級兵蟻」的螞蟻也產生超級兵蟻,表示負責產生「超級兵蟻」的基因應該是從這些螞蟻的共祖而來,只是在大部分種類的螞蟻被壓制(repress)了。

在Scientific American的原文中也沒有提到新華網中說到的那些部分,但是有提到那個賀爾蒙其實是所謂的juvenile(青春?)賀爾蒙也有提到應該是存在著劑量上的關係,如果塗抹(不是注射!)一次,會產生兵蟻,塗抹兩次會變成「超級兵蟻」。

我們的媒體,似乎不僅不求甚解,還常常曲解...

參考資料:
1. ScienceNow. 2012/1/5. ScienceShot: Any Ant Can Be a Superant - ScienceNOW
2. 新華網. 2012/1/6. 加拿大科學家培育出頭大脖子粗「巨獸螞蟻」.
3. Scientific American. 2012/1/5. Scientists make supersoldier 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