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蕭邦(Frédéric Chopin)有顳葉癲癇嗎?

Frédéric Chopin's 'Madness' Diagnosed - ScienceNOW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Frédéric Chopin's(蕭邦)這位英年早逝(39歲)的音樂家一生病痛不斷,使他成為許多科學家研究的對象。
根據資料,蕭邦應該是死於肺結核(TB),不過科學家們努力爬文(蕭邦的信、朋友以及其他人對他病情的描述)後,現在認為他可能是死於纖維囊腫(cystic fibrosis)。不過這點還有爭議,畢竟在當時的環境,纖維囊腫患者要活到39歲應該是不可能的。也有一說認為他死於肝病。


除了他的死因以外,蕭邦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健康問題是他的幻覺。他曾在1848年的一場演奏中途離席,後來又回到台上繼續演奏。後來在他寫給朋友的信上,蕭邦說:


「我彈奏到一半時,忽然鋼琴裡面冒出了我之前有個晚上在修道院看到的那些鬼魂...我實在太震驚了,必須立刻離開現場讓我自己平靜一下。....」


對於這些幻覺,當時他的朋友跟親人只是單純的認為,蕭邦工作得太累了,而且他一向都比較敏感(藝術家都是敏感的呀!)。但最近西班牙的研究團隊提出一個新的說法:蕭邦有顳葉癲癇(temporal lobe epilepsy)。


怎麼說呢?原來蕭邦的幻覺在醫學上被稱為「小人國幻覺」(Lilliputian hallucinations),Lilliputian這個詞是從格列佛遊記來的,格列佛去的小人國就叫做Lilliput。這類的幻覺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看到的人物比普通的小,最早是由英國的心理學家John Todd提出的,另外有個名字叫做愛麗絲仙境漫遊症候群 (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簡稱AIWS。


由於會產生小人國幻覺的疾病並不多(不會超過五種),排除酗酒、吸毒等原因後,留下來給蕭邦的最可能的病因就是:顳葉癲癇。


當然,由於只能根據記載以及蕭邦本人的回憶,究竟他是不是真的有顳葉癲癇,其實還是無法確定。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加拉巴哥群島大滅鼠

Ecuador Wages Poison War on Galapagos Rats - ScienceInsider

達爾文在加拉巴哥(Galapagos)群島上的觀察,使他後來寫下了「物種起源」;但是現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陸龜(tortoise)以及鳥兒們卻飽受老鼠的威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隨著船偷渡上岸的老鼠取食陸龜以及鳥的蛋,對群島上的這些生物的生存產生了極大的威脅;過去在歷史上類似的事情罄竹難書,很多太平洋上的小島的原生種鳥類,往往在人一上岸不久後就被隨船偷渡而來的老鼠給滅絕了。

過去幾年,厄瓜多(Ecuador)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殺鼠,這次他們實在是無法再忍受下去了,於是聯合一些NGO的專家們,要展開一場全面的滅鼠行動,用直昇機把殺鼠藥密集的投擲在各小島上。

為了避免肉食的鳥類(如加拉巴哥鷹Galapagos hawk)誤食中毒的老鼠,專家們會把這些肉食的鳥類暫時監禁兩個月;同時對於加拉巴哥島上原產的一種老鼠,專家們也會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以免殺外來鼠的同時,本島的老鼠也滅絕了。

人人都需要一個開心農場,黏菌也是

The World's Smallest Farmers - ScienceNOW

世界上最小的農夫是螞蟻嗎?

如果你問來自於德州Rice大學的研究團隊,他們會告訴你是黏菌。

最近發現,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這隻被暱稱為「迪奇」(Dicty)的黏菌,會將土壤中的細菌撿起來,帶到新的位置,把細菌散佈在附近讓他成長後,再來吃它們。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生活在土壤中,當食物(細菌)充足時,它可以以獨自生活的型態存在,但是當食物不夠時,它會跟其他的黏菌結合,形成一個大約0.5公分大的黏菌塊並且開始移動。到了食物豐沛的地方,這些黏菌塊會產生子實體(fruting body)。當子實體內的孢子成熟後,孢子散播,產生新的黏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Rice大學的團隊發現,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在食物充足時做的事不只是進食。他們會把細菌撿起來做「種」,食物不足的時候,他們帶著這些菌種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並將細菌散佈到周圍的土壤裡,等細菌繁殖後就成為他們的食物。


有趣的是,在Jared Diamond的「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中提到,農業其實一開始是偶然,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有意識地選擇農業;人類社群中也發現,如果當地可供採集的食物來源豐沛,或是可供馴化的動植物種類太少或營養成分不足,往往這個社群就會停留在狩獵/採集社會。Rice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野生的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大約只有三分之一會有務農的行為,更有意思的是,當食物來源豐沛時,務農的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反而競爭不過不務農的親戚們!可能是因為務農要消耗能量在攜帶細菌上,另外為了要攜帶細菌,這些務農的黏菌們往往在還有食物時就停止進食了,而不務農的黏菌們卻還在大吃大喝拼命生長...


天下事真的無奇不有,不是嗎?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WHO忙著讓瘧疾的特效藥繼續有效

WHO Launches Attack on Emerging Malaria Resistance - ScienceInsider

早期以奎寧治療瘧疾,但隨著抗奎寧的瘧原蟲出現,現在瘧疾的特效要是青蒿素(artemisinin)。
但是最近已經在柬埔寨/泰國邊境發現對青蒿素有抵抗性的瘧原蟲。
由於目前尚無任何新的特效藥可以取代青蒿素,也沒有任何這方面的特效藥的開發接近於完成階段,這表示一旦青蒿素真的失效,瘧疾將會再度肆虐世界。
目前WHO已經準備要召集相關的專家學者、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等等,一起來打擊抗青蒿素的瘧原蟲。

將來可以只用一種檢驗來檢測癌症的發生嗎?

A Universal Marker for Tumor Cells? - ScienceNOW
過去被認為沒啥用的衛星DNA(sattellite DNA)最近被發現可以作為鑑別癌症細胞的標記喔!麻省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的一群科學家發現,在胰臟癌病人的體內,可以偵測到高量的衛星DNA的表現,甚至高到正常人的40倍喔!

照理說,這些衛星DNA只是短短的、重複的DNA序列,也不會產生任何蛋白質,一點也不需要被表現出來;其實過去也從未發現他們有表現量有足夠到可以被偵測出來過。也因此,之前用microarray(微陣列)來看正常人跟癌症病人的基因表現是否有不同時,也從來沒有看過衛星DNA的表現。

這次麻省醫院的團隊能看到,是靠著新發明的技術來幫助他們看到「每一個」RNA,然後就看到了衛星DNA的表現。

到底為何癌症細胞要表現衛星DNA,目前還不清楚;但是當科學家們用衛星DNA當作探針來標示出組織中的癌細胞時,卻發現命中率極高!

當然,目前還有一些有待確認,包括他們目前只研究了胰臟癌,是否能應用到所有的癌症尚屬未知,以及後續的應用技術(他們希望能夠發展一種晶片,只要抽血檢驗就可以知道你有沒有癌症)等等。

不過這總是個大福音囉...

一向被認為除了親子鑑定外沒啥用的衛星DNA,竟然藏著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