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臺灣青少年的叛逆期(續)

花了好些時間找了一些資料(必需要「砍普練」一下臺灣的資料真的不好找,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跟臺灣政府的網站不熟),原本想要把上一篇「臺灣青少年的叛逆期」給修改一下,後來發現要改的部分太多,乾脆另發一篇。

在上篇我們提到,根據內政部的資料,我們的年輕人,在18歲那年的死亡率忽然提高,尤其是18歲的男性,死亡率比17歲的男性高上一倍。

由於臺灣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上大學(估計約為高中職在學人數的八成左右),但是否就真的這年紀的年輕人,因為比較愛冒險,加上對於相關技能以及環境不熟悉,因此比較容易「闖禍」呢?

因為衛生署的資料並不提供詳細的年齡層分析,因此筆者只好求教於教育部了。教育部對於在學的學生有個事故通報系統,因此每年都會有一個分析。

分析98-100年的數據(1, 101年教育部尚未提供),我們可以看到,對大專校院的學生來說,「校外交通意外」都是「意外事故」中的第一名,佔所有意外事故的四成以上;而如以全部在校學生來看,大專校院的學生發生校外交通意外佔各級學校的五成。


當然,學生還沒有念大學以前是不能開/騎車的,所以這也解釋了一部份為什麼我們的學生發生校外交通事故的,以大專院校的學生居多。但另一部份或許可以歸因於技術不夠純熟以及對環境不熟悉;依據衛生署提供的資料,15-24歲人口,事故傷害為死因第一位(46.1%),而到了25-44歲的壯年人口,事故傷害降到死因的第三位(13.6%)。

而這些意外事故發生的時間也跟在校的時間有關連:


可以看到,學生發生校外交通意外的高峰,分別是3-5月以及9-12(及)1月。這段時間恰好是上下學期開學期間,其中尤其以8月到9月這個轉折點令人心驚。雖然找不到全面的統計數據,但是以筆者所服務的學校來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發生意外的次數高過其他年級。

當然,筆者對於通報系統不熟悉,因此不很明瞭,當學生放寒/暑假時,若發生意外是否需通報?另外,2月以及7-8月的數據並未掛零,是否代表仍需要通報,或者這幾個月的數據代表的是當時正在輔導的學生?

分析所有在學學生通報的受傷/死亡人數,可以發現,男性學生意外受傷的比例高於女性學生(分別是1.66, 1.83, 1.99) ,而男性學生意外死亡的比例更遠高於女性學生(分別是2.43, 2.48, 2.29)。

為人父母的看到這些數據,接下來的反應會是什麼?

如果是「我不要給我的孩子離家上大學」,那麼就不是筆者分析這些數據的本意了。誠如「共病時代」裡面提到的,愛冒險是正常的,尤其整個社會給男性的教育,不正是在鼓勵他們多探索多冒險?對動物來說,未成熟的動物會有「掠食者偵察」(predator inspection)的行為,也就是主動接近他們的掠食者,甚至於跟蹤他們的掠食者,雖然免不了會有部分因此喪命,但如不去瞭解自己的敵人,又怎麼能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學著如何進行有效的趨避呢?

而對於人來說,雖然我們從學會農耕開始,就不再有掠食者了;但是生活在都市中,與同班同學、同仁之間的互動,有時候也類似於叢林。如果做父母的都不讓孩子去嘗試,成為「直昇機父母」,那麼有一天直昇機無法再在孩子頭上盤旋時,這個從來沒有自己單獨體驗過人生的孩子 ,要怎麼在都市的叢林中生存呢?

所以,為人父母的,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能夠做的最好的角色,是陪伴與引導。很多事情,或許我們幫他做,一下就做完了;但是這時候我們要想到,我們能幫他做一輩子嗎?不是你的一輩子,而是,你能幫他做到他往生的那一天嗎?如果不能,趁早讓他學會怎麼自己做;但是,我們可以教他怎麼做。就是不要替他做。

前陣子去台中參加研討會,聽到台北有些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班以後,還在旁邊繼續旁聽,打算回去以後,如果孩子不會,自己可以教他;還有父母送孩子到校門口,看到孩子還在睡覺,竟然引擎發動著在那裡等著孩子,打算等7:30再叫醒他;還有上高中的孩子,父母跟到學校來,吃完飯一口一口餵香蕉;聽到這裡,筆者不禁嘆息:這樣下去,孩子怎麼能自己去闖?

我們剛上大學的孩子,有人不知道垃圾是要倒的,因為都不倒垃圾跟室友起衝突;有人不知道洗一桶衣服要放多少肥皂,放了太多怎樣也洗不乾淨,穿上去渾身發癢;有人第一週就把一個月的預算大吃大喝光,接下來三週吃泡麵....這些,其實在離家之前,有漫長的18年可以有機會去體驗。

當然,教育並不容易。在教育的過程中翻白眼、大小聲都有可能;但是這是做父母的需要做的事,而不都是老師的責任。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臺灣青少年的叛逆期

最近一直在閱讀「共病時代」這本好書,看到第十一章提到叛逆期與死亡率的問題,就讓我想到之前曾看過一些文章提到,臺灣因為升學壓力大,所以我們的青少年的叛逆期延後,於是我上去內政部查看不同年齡層的死亡率,作一點簡單的分析。

民國96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可以看到,在96年的時候,從大概13歲開始,男生的死亡率便節節升高,在15-16歲之間有一個高峰,17-18歲又有一個高峰。

民國97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97年還是可以看到13歲開始,男生的死亡率就穩定上昇的跡象,而且在17-18歲之間急速上昇。

民國98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98年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民國99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99年,17-18歲之間這個高峰看起來非常的怵目驚心。

民國100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100年,17-18歲的高峰依然存在。

民國101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連續三年(99-101),都可以看到17-18歲之間有一個很大的死亡率變化,尤其是對男生,幾乎是增加了一倍。

但是那個年齡的年輕人在做什麼呢?18歲應該是剛考上大學,筆者查了一下衛生署的資料, 發現15-24歲的年輕人,死因第一位是事故傷害。因為衛生署沒有提供更詳細的年齡分析,所以也只能看到這裡;但是15-24歲的男性,事故傷害佔總體死亡的51.4%,女性則是34.6%。而事故傷害到了壯年男性人口(25-44),則降為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佔總體死亡的15.4%,取而代之的則是惡性腫瘤,佔總體死亡的20.8%。

再回頭去看上面的統計圖表,筆者想,我們18歲的年輕人,在成為大學新鮮人後,不論是否離家,家裡的管制都會變得比較寬鬆,但是他們的心理準備好了嗎?或者,只是迫不及待地要脫離家人(主要是父母)的掌握,享受自由,但卻忘了尊重自己,照顧自己?

根據一篇有些年代(91年)的問卷調查結果(1), 當年我國大學生發生意外事故第一名是交通意外(24.9%),而學生自己在問卷調查中,認知對於意外發生原因,第一名是自己或他人不小心(68.1%),第二名是不安全環境(15.7%),這個「自己或他人不小心」是否也有一部份「冒險」的成分在內呢?

就如在「共病時代」裡面提到,在舊金山南部的「死亡三角」,因為有大白鯊跟弓漿蟲,那裡的水域是成年海獺不會造訪的地方,但是青春期的公海獺卻會經常性的短暫造訪那個地方(death challenge?)...根據「共病時代」上面提到,似乎任何動物都有他們的叛逆期,但是對人來說,因為我們育幼的過程漫長又辛苦,因此家長對於處在叛逆階段的青少年真的是又疼又怕--疼是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怕是提心吊膽,擔心學校一通電話,就要放下手邊的萬事,不遠N里趕去處理善後。

身為被列名為「家長最放心的學校」之一的老師,又承擔人文課程(叛逆孩子最不喜歡的課),我在課堂上看過各種挑釁的行為,翻白眼、睡覺已經算是小意思,更脫序的事情我都看過,每次也只能告訴自己,我比他們多活了幾十歲,要把他們的任性當作率性,心臟要好一點...

只希望,有一天他們會瞭解,我們這些「人文老師」其實只是不希望他們出門還讓父母擔心,而且,不只是大學這四年,而是終其一生,都不要讓父母擔心、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作個好公民,如此而已。

參考文獻:

1. 民國91年。我國大專院校學生意外災害與安全衛生認知調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賞鯨,還是傷鯨?

圖片來源: Science Now



每年從十二月到四月,有超過10,000的鯨類動物聚集在夏威夷水域產犢和繁殖;但是目前這個水域的座頭鯨等鯨類動物正面臨著新的危險。

根據一項針對夏威夷群島由1975年至2011年的海洋歷史記錄的分析得出(1),在這段期間發生了68次的撞擊事件,其中包括一個受傷的座頭小鯨。雖然科學家們尚未能夠量化因撞擊致死的數量,但是有63%以上涉及小鯨和亞成體,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年幼的動物特別容易被擊中,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比成體花更多的時間在水面呼吸。令人擔憂的是,撞擊的數目穩步增加,並不是因為有更多的鯨魚;而是由於旅遊業。

多數在夏威夷發生撞擊事件的是小到中型船,長度小於21.2米,這恰好是商業觀鯨船的大小。雖然聯邦法規要求這些船隻賞鯨時至少維持100碼的距離,但是大部分碰撞發生時,船隻都是處在10至19節行進的狀態。顯然賞鯨船在海面上航行的速度太快,快到無法避免碰撞,這才是問題。

臺灣的東海岸也有很多賞鯨的活動,不知道有人研究過這部分嗎?目前找到的有關國內賞鯨的部分,只有兩篇(2,3),第一篇裡面提到『國外的賞鯨船規定距離鯨豚50公尺外就一定要熄火,並等鯨豚主動靠近,或是規定要乘坐無動力的船隻,如竹筏、橡皮艇﹔然而,國內業者卻未遵守此規範,甚至有衝撞、耍特技、驚嚇鯨豚等行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2)。另一篇2011年刊登在「環境管理」期刊的文章(3),裡面也建議政府應該要限制賞鯨船接近帶犢的母鯨以及小群的鯨魚;不過這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是2003年發表的(2),另一篇雖然是2011年,但是研究的時間是2002-2005年。不知道在將近十年後的2013,台灣賞鯨船的行為是否有改進?



參考文獻:

1. ScienceShot: When Whale Watching Turns Deadly | Science/AAAS | News
2. 網路追追追/賞鯨船造成鯨豚擱淺? 專家說不 | 網路追追追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3. Y.-P. Tseng, Y.-C. Huang, G. T. Kyle, and M.-C. Yang 2011. Modeling the Impacts ofCetacean-Focused Tourism in Taiwan: Observations from Cetacean Watching Boats:2002–2005.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7(1): 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