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為什麼人類與大猿沒有尾巴(tail)?

 

黑猩猩與長尾獼猴。圖片作者:ChatGPT

許多動物包括靈長類(primate)在內都有尾巴,但是大猿(猩猩、黑猩猩、巴諾布猿)卻沒有尾巴。當然人類也沒有(除了《百年孤寂》裡面的最後一個小孩以外)。

到底尾巴的有無是怎麼決定的,最近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解開了這個謎題。

首先,他們比較了20種靈長類與人類的基因,發現所有無尾靈長類動物的TBXT基因中都有一個共同的AluY插入,而有尾巴的靈長類則沒有這一插入。

TBXT基因(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TBX6),是一種屬於T-box基因家族的轉錄因子。這個家族的成員通常參與調控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的命運決定和組織的形成。TBXT基因在脊椎動物的胚胎發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對於形成後軸(從頭到尾的身體結構)和脊椎。

AluY是一種Alu序列的亞類,屬於人類基因組中一種非常豐富的短散在重複序列(SINEs)。Alu序列大約長300鹼基對,分布在人類基因組中,總數超過100萬個。AluY是相對較新的Alu家族成員,具有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最近活躍的特點。

研究團隊發現,AluY的插入導致了TBXT基因的替代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從而產生了稱為「TBXTΔexon6亞型」的基因型。這種替代性剪接事件去除了基因的第6個外顯子,導致了與尾巴喪失相關的蛋白質結構變化。

當然,發現有AluY插入並不代表TBXT就是決定有無尾巴的關鍵,所以研究團隊利用了小鼠,在小鼠的TBXT基因中製造了TBXTΔexon6亞型。

結果發現,透過CRISPR技術生成的TbxtΔexon6/+異型合子小鼠展現了從無尾到長尾的多種尾巴形態,這證明了TBXT基因在尾巴發育中的關鍵作用。

而且尾巴的長度與TBXT基因的表現量有關。研究團隊發現,尾巴的長度與TBXT基因中TBXTΔexon6和全長TBXT轉錄本的相對豐度有關。當TBXTΔexon6轉錄本高於某個閾值時,會抑制尾巴的發育,導致無尾或短尾表型。相反,當全長TBXT轉錄本達到最小所需量時,則有助於尾巴的發育。這些結果顯示TBXT基因的不同表現模式的相對含量對於尾巴的長度和發育具有決定性作用。

但是令研究團隊感到驚訝的是,在小鼠中,TBXT基因第六個外顯子(exon 6)的完全移除會導致致命的結果,這顯示了TBXT基因在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怎麼發現的呢?原來研究團隊想透過交配TbxtΔexon6/+的小鼠,來產生TbxtΔexon6/Δexon6,但是卻無法,這顯示了該基因剔除的致命後果。解剖在E11.5階段的胚胎顯示,同型合子要麼在大約E9階段停止發育,要麼發展出脊髓畸形,從而導致出生時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一個TbxtΔexon6/Δexon6的小鼠幼體死亡時展現了與人類脊柱裂(spina bifida)類似的神經管閉合缺陷。這些結果意味著,TBXTΔexon6的表達可能會導致神經管缺陷。

不過,人類卻是TbxtΔexon6/Δexon6的基因型,這也意味著人類的TBXT基因還是與小鼠在功能上有些不同。

總而言之,研究團隊發現,TBXT基因中的特定AluY插入事件與尾巴喪失有關。透過在小鼠模型中模擬這一遺傳變異,研究人員證明了含有此AluY插入的小鼠表現出尾巴缺失或縮短的表型。此外,這項研究還指出,尾巴喪失的進化可能伴隨著神經管缺陷風險的增加,這種風險在今天的人類健康中仍然存在。

參考文獻:

Xia, B., Zhang, W., Zhao, G. et al. On the genetic basis of tail-loss evolution in humans and apes. Nature 626, 1042–1048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095-8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基因如何塑造自閉症譜系(ASD):新研究發現關鍵因素(簡易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自閉症,或更專業一點叫做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腦部神經發育的狀況,使得有這種情況的人在社交互動上會遇到困難,比如不太懂得怎麼理解別人的情感,或者不喜歡跟人眼神接觸。每個自閉症的人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只有一點點影響,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生活,但有些人可能就需要更多的幫助。

從很久以前一位叫做肯納的醫生首次描述自閉症開始,科學家就一直在研究它。到現在,他們發現自閉症跟我們的基因有關系,也就是說,自閉症是可以遺傳的。但是,自閉症不是因為一個基因的問題,而是很多基因一起作用的結果。有的研究甚至說,超過200個基因可能跟自閉症有關[1]。

科學家想要知道到底哪些基因跟自閉症更加有關,所以他們用了一個叫做「基因關係矩陣結構方程模型」(GRM-SEM)的方法來分析[2]。這個方法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不同的基因怎麼一起影響自閉症的特徵,比如說,為什麼有的自閉症的人在學語言或者學走路的時候會比較慢。

這個模型其實是兩種統計方法的結合。第一種是基因關係矩陣,它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不同人之間基因的相似度。第二種是結構方程模型,它是一種可以幫助科學家研究不同因素之間是怎麼互相影響的方法。

最近,科學家們分析了七千多個自閉症患者的基因,試圖找出哪些基因跟自閉症的特定表現有關。他們發現了一些跟語言能力、行為問題和發展延遲有關的基因。

例如,他們發現自閉症的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或者爬行的時間通常會比其他孩子晚。這可能跟他們在運動發展上遇到的挑戰有關。還有,自閉症的孩子有時會表現出自傷行為,這跟其他的行為可能有不同的基因原因。

研究還特別提到了亞斯伯格症(一種自閉症譜系障礙的一種)患者在語言方面的基因差異。他們發現了一些特定的基因,在亞斯伯格症患者中的表現模式跟其他人不一樣,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亞斯伯格症患者在語言發展上比較沒有困難。

這些研究結果對於我們理解自閉症的基因背景提供了新的視角,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閉症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想瞭解更多嗎?可以看完整版或直接看論文。  

參考文獻:

[1] Hongyuan, Wei., Yunjiao, Zhu., Tianli, Wang., Xueqing, Zhang., Kexin, Zhang., Zhihua, Zhang. (2021).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doi: 10.1007/S00702-021-02360-W

[2] de Hoyos, L., Barendse, M.T., Schlag, F. et al. Structural models of genome-wide covariance identify multiple common dimensions in autism. Nat Commun 15, 177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6128-8

基因如何塑造自閉症譜系(ASD):新研究發現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自閉症(autism),或者更正式地稱呼是「自閉症譜系障礙」(ASD,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特徵是社交有困難(無法「讀空氣」、「聽暗示」),通常不看人,嚴重程度依個體不同,從可以接近正常的生活到需要人協助都有。

從肯納醫師彙整他的發現(所以也被稱為肯納氏症)以來,有許多關於自閉症的研究,目前已經被認為與基因相關,也就是說,ASD是會遺傳的。

但是,究竟自閉症是單一基因的疾病,還是多基因的遺傳呢?近年來大部分的研究已經將自閉症的遺傳因素指向多基因的遺傳。有些論文甚至說,有超過200個基因與自閉症有關[1]。

這麼多基因,到底哪些與自閉症關係比較密切呢?最近一個研究,用了一個分析方法,找到了一些比較有關的基因因素。

他們採用「基因關係矩陣結構方程模型(GRM-SEM)」分析,來探究常見基因變異在ASD表現型中的共通因素[2]。

基因關係矩陣結構方程模型(GRM-SEM)是什麼?它是一種統計模型,用於研究個體間的基因相似度和表現型(外顯特徵)之間的關係。這種模型結合了兩種主要的統計方法:基因關係矩陣(GRM)和結構方程模型(SEM)。

基因關係矩陣(GRM)用於量化和表示個體間的基因型相似度。它基於個體的遺傳變異,計算每對個體之間的基因相似性,從而反映出它們遺傳上的相關性。

而結構方程模型(SEM)則這是一種多變量統計分析技術,用於研究變量間的因果關係。SEM能夠同時分析多個變量之間的關係,包括觀察變量和潛在變量(不可直接觀察的變量),並允許研究者構建和測試有關變量間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理論模型。

將GRM和SEM結合起來的GRM-SEM模型,可以用來探究基因變異如何透過影響一個或多個潛在的遺傳因素,進而影響個體的表現型。這種方法尤其適用於研究如自閉症譜系障礙這類具有複雜性狀、表現型多樣、可能由多個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使用GRM-SEM,研究團隊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些複雜性狀的遺傳結構和表現型異質性,從而為理解疾病的遺傳基礎和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提供新的見解。

研究團隊分析了兩組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個體基因,分別為:

1. SPARK樣本:包含了5,331名非親屬個體,這些個體主要是歐洲血統,均被診斷為ASD,且有可用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信息。

2. Simon Simplex Collection (SSC)樣本:包含了1,946名非親屬個體,這些個體也主要是歐洲血統且被診斷為ASD,同樣有可用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信息。

也就是說,這項研究分析了7,277名歐洲ASD個體的基因信息。為了理解ASD的複雜性,理解ASD的遺傳結構和表型異質性,進行大規模的基因分析工作是有必要的。

研究團隊識別出三個獨立的基因因素,分別與語言表現、行為問題和發展性運動延遲最為相關。

他們發現,ASD兒童開始自我餵食(self-feeding)的年齡相較於對照組顯著較晚。與控制組相比,ASD兒童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數據顯示自我餵食的年齡平均較晚(估計值為0.38,標準誤為0.24;接著是-0.71,標準誤為0.25;最後估計值提升至0.53,標準誤為0.24)。這些結果意味著,在自閉症兒童中,達到自我餵食能力的時間點普遍比非自閉症兒童晚,這可能反映了自閉症兒童在運動發展上的問題。

另外,自閉症兒童學會爬行的年齡也普遍較晚。具體來說,學會爬行的年齡在統計上顯示出與控制組有顯著差異,數據反映出自閉症兒童在達到這一發展里程碑時普遍比非自閉症兒童晚。這可能是由於自閉症兒童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如運動協調和感覺處理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影響到他們達到各種發展里程碑的時間。

自傷行為可能至少部分上在病因學上與其他形式的重複行為有所不同。雖然研究指出行為問題因子與特定基因表達分析(PGSEA)在SPARK數據集中呈現負相關,這種關聯是在不考慮與語言表現或發展性動作延遲因子(兩者都未與PGSEA相關)的基因連結下觀察到的。因此,這些發現暗示社區中自閉症樣本的行為問題主要與非認知的社會經濟地位相關因素變化有關。然而,重要的是要強調,PGSEA的基因效應大部分不是直接效應,而是間接效應(例如,未傳遞的父母基因影響)、其他形式的基因-環境相關或選擇性配偶。

有趣的是,研究團隊發現亞斯伯格症(ASD)患者在語言方面確實存在顯著的基因差異。論文中提到的一項關鍵發現是,與語言能力相關的基因,在亞斯伯格症患者中呈現出不同的表現模式。這顯示,這些基因的變異可能與亞斯伯格症患者的語言發展障礙有關。此外,研究還發現了一些特定的基因標記,這些標記在亞斯伯格症患者中的表達與非患者存在顯著差異,這進一步強調了基因因素在亞斯伯格症語言特徵中的重要性。

這些基因因素的結構在獨立的ASD單純家庭樣本(simplex ASD,指的是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ASD,而沒有其他一級親屬(如兄弟姐妹、父母)被診斷為ASD。在這篇論文中有1991人為simplex ASD)中得到了部分確認。由於simplex ASD多半是自發性突變造成,遺傳因素相對較單純,所以這部分的資訊也提供了一些進一步的確認。

研究提供了ASD共同基因架構的新見解,顯示表現型的異質性可主要由共享基因因素解釋。

參考文獻:

[1] Hongyuan, Wei., Yunjiao, Zhu., Tianli, Wang., Xueqing, Zhang., Kexin, Zhang., Zhihua, Zhang. (2021).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doi: 10.1007/S00702-021-02360-W

[2] de Hoyos, L., Barendse, M.T., Schlag, F. et al. Structural models of genome-wide covariance identify multiple common dimensions in autism. Nat Commun 15, 177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6128-8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魚小聲音大的Danionella cerebrum

 

圖片來源:PNAS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種魚你一定沒聽過,因為牠在2021年才被發現:它的學名是Danionella cerebrum。牠屬於鯉科,生活在緬甸,擁有目前所知脊椎動物中最小的大腦。

原本研究團隊是想要研究神經,畢竟這種魚幾乎是透明的,所以要研究很方便。

但是,牠的雄魚會出聲音!而且還不小!140 分貝!以一條只有1.2公分長的魚來說,能發出這樣的聲音真的很驚人(如果我也可以發出那麼大的聲音,上課就可以不用麥克風啦)。

所以,研究團隊開始研究它的發聲機制。他們把3-4條魚(包括一條雄魚)放在魚缸裡,然後用聲控高速錄影機錄影。

結果發現,雄魚在發出聲音的時候,前魚鰾的前端會收縮,而且身體兩側的相同部位會輪流收縮。收縮發生的很快,大概只有125µs而已。雖然只收縮了150 µm的距離,但如果把收縮所需的時間計算進去,收縮的加速度來到驚人的20,000 ms−2

進一步的觀察發現,前魚鰾只有很小一個區域發生收縮,而這個收縮的地方剛好對到魚的第五根肋骨。研究團隊觀察了雌魚與雄魚發現,雄魚的第五根肋骨比較粗,且骨化程度比較高。

換一個角度觀察以後,研究團隊發現有一塊軟骨稱為globular drumming cartilage,在發出聲音的時候剛好向著前魚鰾移動。

為了要更進一步觀察,研究團隊對魚兒進行了斷層掃瞄(喔...這台斷層掃瞄多少錢哪),發現了一條特殊的肌肉(他們稱為sonic muscle)。這條肌肉的前部與第三節脊椎相連,後部起於懸骨的外臂並插入到第五根肋骨的尖端。懸骨(os suspensorium)是一種骨質結構,從第四節脊椎骨向腹側延伸,並托住前魚鰾,這可能有助於發聲時的穩定。

但是,光是肌肉收縮沒辦法解釋為什麼能動得這麼快,所以研究團隊覺得,一定跟基因有關!於是他們去研究了這條魚的基因表現,發現在這條肌肉裡,與粒線體(mitochondria)相關的基因表現量特別高。另外,當研究團隊觀察這條肌肉的肌動蛋白排列時,他們發現肌肉的前部和後部的纖維是水平的,而肌肉內部的纖維則是背腹向,與前部和後部的纖維垂直。另外,這條肌肉纖維的直徑比軀幹肌肉的纖維小,這是快速肌肉的典型特徵。

所以,研究團隊認為,當魚兒發出聲音時,位於魚鰾附近的第五條肋骨被特殊的肌肉拉入一塊帶有小凹痕的軟骨中。接著,它非常快速地釋放,造成肋骨撞擊魚鰾,從而產生鼓聲。 所以,研究團隊解開了這條小魚能發出超大聲音的謎題,但是為什麼要發出這麼大的聲音呢?過去的一些例子都發現,動物發出超大聲若不是為了求偶,就是為了警告其他的同性伙伴「這裡是我家,別過來!」,但是這種魚到底是為什麼要發出這麼大的聲音,到目前還是一個謎。

參考文獻:

PNAS DOI: 10.1073/pnas.2314017121

為什麼人們在演唱會(concert)那麼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很多人喜歡去演唱會。聽著歌手/樂團的演奏,人們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尤其是熱門音樂的演唱會,聽眾往往聽得淚流滿面、激動萬分,甚至太過投入昏倒的都有。

甚至,有人靠著賣黃牛票牟取暴利!台灣最近通過了法案嚴格抓黃牛,但還是很難禁絕,有需求就有供給嘛,所以抓是抓不完的。

儘管早就有唱片、CD、音樂檔案可以購買、下載,但是還是有許多人熱愛參加音樂會、演唱會,熱門的團體/個人,往往一開賣就秒殺,買不到票的在網路上哀嚎:誰可以讓票給我?

但是,為什麼大家這麼愛去現場人擠人?在家裡舒舒服服地聽,可以穿著舒服的家居服、吃點心喝汽水,不是很好嗎?更不要提有些演唱會的票超級貴!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聽現場音樂與聽唱片,引起的腦部反應大不同。

蘇黎世大學的研究團隊招募了27人進行了一個研究。他們先寫好12段長度約為30秒的音樂,其中有六段會引起負面情緒(如悲傷或憤怒)。

然後,他們讓這些人聽這些音樂,音樂的順序是隨機的,中間相隔30秒。

有些人會聽到透過喇叭播放的現場演奏,有些人則是聽預錄好的音樂,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聽的是哪一種。

聽音樂的時候研究團隊也同時對他們的腦部進行MRI掃描。現場演奏組的鋼琴家會根據聽音樂的人的腦部活動調整自己的演奏步調。

結果發現,聆聽現場演奏組的人,他們的左側杏仁核的活動會上升。左側杏仁核對感覺的刺激很重要。相對的,聆聽錄音的人,雖然他們左側杏仁核的活動還是會上升,但是幅度不大,也不是那麼持久。

研究團隊認為:為什麼現場演奏/演唱會會讓許多人那麼熱中參與,可能就是因為演出者會根據聽眾的反應調整(當然囉,願意現場表演的人,一定會受到聽眾的鼓舞,然後就會更努力表演),而這是錄音辦不到的。

雖然這個研究只找了27個人,但還是有值得參考的價值。研究團隊希望可以招募更多人,甚至讓一群人一起來聽(別忘了演唱會/音樂會當然都是一群人在現場,我們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啊),進一步瞭解為什麼演唱會無可取代的謎題。

參考文獻: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 10.1073/pnas.2316306121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過著多學多動不憂鬱的老年生活

 

圖片作者:ChatGPT

老年的生活該怎麼過?有些人嚮往退休,但退休後卻發現沒有了工作也沒有了社交,生活變得如一潭死水,每天就是成了「三等」公民:等吃飯、等睡覺、等死。有些人就開始過著被迫隱居的生活,每天足不出戶,到最後變得不敢出門,甚至罹患了憂鬱症。

但也有些人,早早就安排好了退休後要做這個做那個,要學這個學那個,一週行程排滿滿,忙到沒空在家,一點也不像退休!

當然,上面說的這兩種生活可能都太極端,如果能有點忙但不要太忙,是不是很美好的退休生活呢?其實待在家裡也未必就一定會得憂鬱症吧?

到底退休生活要怎麼過呢?或許第一個應該要先把身體照顧好,比如說安排一些活動,既可以運動、又可以見到朋友,還真的是很不錯。

但是有些老人家可能會大嘆:老了,手腳不靈敏、視力聽力都減退,要學新東西可不容易呢!所以有些老人家往往會排斥學新的東西,覺得「沒用」就「不用學了」。

這就讓醫療人員在鼓勵老人家多學習新的事物時「踢到鐵板」。畢竟「要活就要動」,但是要怎麼鼓勵老人家多活動呢?

為了鼓勵老年人參與對他們有益的活動,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最近有科學家進行了一個研究,來瞭解認知價值與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

研究團隊找了5266名居住在社區的65歲以上老年人(平均年齡為74.1±5.6歲),進行了兩個量表的普測。

研究中使用的量表包括:

1. 憂鬱狀態評估:使用15項簡短形式的老年憂鬱量表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這是一個被廣泛接受和使用來評估老年人憂鬱症狀的工具。該短版量表通過選擇與憂鬱症狀高度相關的15個項目而開發,並且與原始版本有很高的相關性(r = 0.89)。使用大於或等於6分作為與臨床憂鬱訪談相比具有82%的敏感性和75%的特異性的臨界分數。

2. 認知價值問卷 (PV questionnaire):該問卷是為了量化老年人對採納新行為的認知價值而特別開發的,沒有現成的量表可用。問卷的編制經過了健康和社會科學或康復科學領域的老年學專家的咨詢,旨在評估參與者是否認為採納新的健康行為(主要是指與減少老年症候群相關的體力、認知和社交活動)是有價值的。問卷包含了10種行為,受訪者根據“一點也不值 = -2”、“不太值 = -1”、“有點值 = 1”和“非常值 = 2”的選項來選擇他們的回答。這些值相加得到總分,範圍從-20到20分。

這兩個量表的使用提供了一個量化和評估老年人憂鬱症狀以及他們對採納對憂鬱症有益的新行為認知價值的方法。透過這些量表,研究團隊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從而為預防憂鬱症提供支持。

研究結果顯示,在調整潛在混淆因素後,認知價值(PV)得分的較高四分位數與憂鬱症狀的較低盛行率顯著相關。具體來說,與最低認知價值四分位(Q1)相比,較高的PV得分四分位(Q2、Q3、Q4)分別與憂鬱症狀的較低盛行率相關,調整後的機率比(OR)分別為0.76(95%信賴區間:0.59–0.97)、0.67(0.51–0.87)、0.54(0.40–0.73),P值<.001。這意味著,老年人對採納新行為的較高認知價值可能有助於預防憂鬱症狀。因此,醫療專業人員需要關注老年人中價值取向不佳的情況,並開發干預措施,透過教育提高他們對於參與身體、認知和社交活動的認知價值,分享成功經驗,以促進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Nishijima, C., Katayama, O., Lee, S.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erceived value of adopting new behavior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adults. Sci Rep 14, 456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55301-4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最古老的人造結構:Blinkerwall

圖片作者:ChatGPT

 

最古老的人造結構是什麼?當然不是萬里長城(我辱華了嗎?)。

最古老的人造結構之一是哥貝克力石陣(Göbekli Tepe),位於現今的土耳其。這個遺址大約建造於公元前9600年至公元前8200年之間,遠遠早於已知的任何文明。哥貝克力石陣由多個巨大的石柱圈組成,這些石柱上刻有精細的動物浮雕。這個遺址的發現顛覆了人類早期定居與社會組織的傳統看法,因為它證明了農業出現之前,人類社會就已經能夠建造複雜的結構和進行大規模的集體活動。

相信從有人類文明開始,就有許許多多的人類建造某些結構;可是大部分的結構都沒有留下來。人為的破壞(這很常見)、地震、洪水等天災,都可能會讓這些人造結構消失。

但也有些人造結構因為種種原因得以倖存。有時候,該結構所在的區域後來逐漸下沉,終至被海水完全淹沒,這就隔絕了人為的破壞。

在2021年九月,一群科學家在對德國的梅克倫堡灣(Bay of Mecklenburg)進行系統性的聲納掃描技術來繪製海底地形時,發現水下有一個大約一公里長的結構。進一步的潛水調查和碳14定年確認了這些石頭是在石器時代末期(距今約一萬年)人為放置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這個結構被暱稱為「Blinkerwall」,它位於水下21米深處,由1673塊石頭組成,長971米,高大約1米,其排列方式排除了自然形成的可能性。

古代的人不辭勞苦地搬石頭來築牆,應該不是為了怕人翻牆(XD)。研究團隊基於其特殊的位置和結構設計,以及相關的考古證據(該地區的其他考古發現),包括工具和動物遺骸等等,認為他們蓋這個牆可能是用於狩獵歐洲馴鹿(Rangifer tarandus)。

要蓋這麼長一段牆,不可能是一個人的努力,一定有結合眾人的勞力與智慧。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在石器時代,人類的老祖宗們已經知道要團隊合作來蓋牆了。

在蓋好這個牆的一千年後,由於冰川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造成波羅的海地區水域擴大,把這個區域、包括這堵牆,通通都淹沒到水下,於是就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直到2021年9月。

參考文獻:

Geersen J, Bradtmöller M, Schneider von Deimling J, Feldens P, Auer J, Held P, Lohrberg A, Supka R, Hoffmann JJL, Eriksen BV, Rabbel W, Karlsen HJ, Krastel S, Brandt D, Heuskin D, Lübke H. A submerged Stone Age hunting architecture from the Western Baltic Se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Feb 20;121(8):e2312008121. doi: 10.1073/pnas.2312008121. Epub 2024 Feb 12. PMID: 38346187.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細菌江湖:抗噬菌體(phage)的武林秘笈

 

圖片作者:ChatGPT

江湖在走,防身秘笈要有,否則就是任人魚肉。對細菌來說,這更是真理!

最近有個研究,以醫院中分離出來的具抗生素抗性的Pseudomonas aeruginosa為研究素材,研究它們對噬菌體的抗性。

研究團隊收集了28種噬菌體,用來測試他們從醫院裡分離到的32種具有抗生素抗性的菌。

他們發現,有68%的菌-噬菌體組合無法達成感染,在這些無法成功感染的組合中,有68%噬菌體有至少一半吸附到細菌表面。也就是說,不存在著因為細菌表面沒有接受器的原因。所以,可以說這些菌都有防禦系統。

這些細菌有多少「防身密技」呢?過去對這隻菌的研究已經知道,在目前已知的167套防禦系統中,這隻菌的不同菌株一共收藏了119套。必須要說,雖然還沒有到姑蘇慕容的境界,但也已經相當接近了。

收藏那麼多防身密技,當然不是有收藏癖;另外是,也不可能一隻菌收齊119套,就像大部分慕容家的人比較像慕容復而不是慕容博一樣,一隻細菌收集太多套「防身密技」就會對自己造成太大的負擔。研究團隊發現,有些組合可能是因為防身效果比較好,所以出現在同一隻菌裡面的機率比較高,如:

(i) Druantia Type III (Pbunavirus) and TerY-P (Autographiviridae)
(ii) Druantia Type III (Pbunavirus) and Zorya Type I (Autographiviridae, Bruynoghevirus, Casadabanvirus, and Fiersviridae)
(iii) Druantia Type III (Pbunavirus) and AVAST Type V (Phikzvirus)
(iv) AVAST Type V (Phikzvirus) and QatABCD (Casadabanvirus and Pbunavirus)
(v) AVAST Type V (Phikzvirus) and Zorya Type I (Autographiviridae, Bruynoghevirus, Casadabanvirus, and Fiersviridae)
(vi) TerY-P (Autographiviridae) with CBASS Type II (Casadabanvirus and Pbunavirus)

這六種組合是比較常見的。或許可以說,細菌學武功也是有派別的?只是不知道誰是少林、誰是武當?

當然,也有特別厲害的細菌,就像武林裡面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樣,在這個研究裡,竟然也有五隻「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菌,實驗裡面的所有噬菌體都無法感染他們。這五個傢伙是誰呢?

L0872、16-543324、16-547171、16-547181和Q0192。

這五個傢伙都是身負絕世武功,帶有13-19套防禦系統。而其中最厲害的,當然就是「中神通」:L0872,有19套防禦系統!跟只有四套的最弱的菌菌們比起來,真的是天與地啊!

那麼,對這隻菌來說,行走江湖到底需要有幾套密技防身呢?平均是10.66套。也就是說,不收集個十套,要走江湖恐怕會步履維艱吧。

想到這幾年開始流行的噬菌體療法,但是醫院裡已經有這種收集19套防禦系統的「中神通」細菌,不知道噬菌體療法還能發揮多久呢?

參考文獻:

Ana Rita Costa et al. ,Accumulation of defense systems in phage-resistant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Sci. Adv.10,eadj0341(2024).DOI:10.1126/sciadv.adj0341

色彩科技入廚房:用基因編輯改變乳酪(cheese)的面貌

 

藍紋起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聽說藍紋起司(blue cheese)有「起司之王」的稱號,它「香」氣撲鼻,當然,對東亞人來說,可能比較像「臭」吧?

主要產生藍紋起司的菌種是洛克福耳青黴(Penicillium roqueforti)。這種黴菌會產生藍色的色素,讓起司出現藍色的紋路。

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去改變負責產生色素的任一基因,讓它產生不同顏色的色素。這麼一來,就會有多彩繽紛的起司了。

這是怎麼做的呢?研究團隊利用同屬於曲菌科(Aspergillaceae)的煙麴黴(Aspergillus fumigatus)來找尋洛克福耳青黴的產色素基因。煙麴黴是一種重要的病原菌,能引起人與動物的麴黴病。由於煙麴黴的基因已經被詳細的研究過了,所以研究團隊將煙麴黴的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徑的基因用來搜尋洛克福耳青黴FM164。

結果發現,洛克福耳青黴的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徑也包含六個基因:alb1ayg1arp2arp1abr1abr2。其中五個基因在基因組上是相鄰的,形成了一個基因群。而第六個基因(abr2)是個不合群的傢伙,不與其他基因在一起。

研究團隊針對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徑的六個基因進行特定的基因刪除發現,刪除alb1基因產生了白色(白化)菌落,刪除ayg1基因產生了黃綠色菌落,刪除arp2arp1基因分別導致了紅粉色-棕色菌落,而刪除abr1和最終的laccase基因abr2則導致菌落呈現棕色。

這些改變雖然可以讓起司變得多彩多姿,但是會不會讓黴菌產生毒素呢?為了確認,進行基因刪除實驗後,研究團隊評估了對黴菌毒素量和風味揮發性物質生產的影響。對於黴菌毒素,他們特別關注了兩種關鍵的次生代謝物:麥考酚酸(MPA,Mycophenolic Acid)和羅克福爾汀C(Rocquefortine C),因為這兩種物質對食品安全至關重要。他們發現,在進行基因刪除的菌株中,麥考酚酸的產量與父代菌株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然而,有趣的是,許多基因刪除菌株,特別是Δayg1菌株,觀察到羅克福爾汀C產量大約增加了三倍。

儘管羅克福爾汀C的產量在某些基因刪除菌株中有所增加,但是在藍紋乳酪成熟過程中,這些黴菌毒素的產量是相對較低或可以忽略不計的,因此這種增加的水平不預期會影響乳酪生產。這意味著,雖然基因刪除對某些次生代謝物的產量有影響,但在實際的食品加工應用中,這些變化未必會對產品安全或品質造成顯著的影響。

所以,這篇論文主要研究藍紋乳酪中使用的黴菌洛克福耳青黴如何產生色素,以及如何透過基因操作來改變黴菌產生的色素類型。研究團隊透過生物資訊學分析、基因刪除和異源基因表達等方法,確認了洛克福耳青黴中存在一條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徑。通過系統地刪除這條途徑中的基因,能夠改變孢子的顏色,從而產生白色、黃綠色到紅粉色-棕色的表型,展示了產生新顏色菌株的潛力。這些改變的菌株在乳酪生產中的應用證明了能夠產生預期的新顏色而不增加黴菌毒素的水平,為未來乳酪製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Cleere, M.M., Novodvorska, M., Geib, E. et al. New colours for old in the blue-cheese fungus Penicillium roqueforti. npj Sci Food 8, 3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38-023-00244-9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ADHD在演化上的長處:誰說滾石不生苔?

 

桑族的獵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對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影響約11%的兒童和4.25%的成人。ADHD的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和衝動。

由於現在的教育系統都要求學生要坐著聽課,於是ADHD就被認為是有缺陷的,因為他們無法乖乖地坐在那裡四、五十分鐘。老師常常會對ADHD的孩子感到困擾,因而會向家長建議送他們去看醫生做治療。

目前ADHD的成因被認為與基因有關,於是我們的大哉問就來了:如果這個基因對我們沒有好處,為什麼我們會在演化上保留下來?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ADHD在古代可能反而是一種長處,所以這個基因並沒有被「淘汰出局」喔!

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測試ADHD在狩獵採集社會是否有好處,他們設計了一個「採莓果」的電動遊戲,參與者透過移動滑鼠來進行。在每個試驗中,參與者首先要將滑鼠移動到一個框上,經過1秒的延遲後,框會變成綠色。接下來,參與者需要決定是留在當前的框(資源區)來收集點數,或是選擇前往新的框。轉換到下一個框時,會有時間延遲。

整個遊戲歷時八分鐘,而所有參與者(大約500人)在參加遊戲之前會填寫一項自評表,評估自己是否有ADHD傾向。

結果發現:具有ADHD傾向的人,平均在每個區塊停留的時間比沒有ADHD傾向的人短四秒。但是,ADHD者平均採了602顆莓果,一般大眾平均只採了521顆。

這個結果意味著,在狩獵/採集社會中,具有ADHD傾向的人,因為他們更容易四處看看找找,這使得他們更能夠有豐碩的採集成果。

有句話說「滾石不生苔」,意思就是說不專心就不會有成就,但是在狩獵/採集的社會,可能就是需要有「滾石」,大家才能存活得更好。

參考文獻:

Barack DL, Ludwig VU, Parodi F, Ahmed N, Brannon EM, Ramakrishnan A, Platt ML. Attention deficits linked with proclivity to explore while foraging. Proc Biol Sci. 2024 Feb 28;291(2017):20222584. doi: 10.1098/rspb.2022.2584. Epub 2024 Feb 21. PMID: 38378153; PMCID: PMC10878810.

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深海之歌:探索鬚鯨(Baleen whale)如何使用其獨特喉部發出呼喚

座頭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聽過鯨魚之歌(whale song)嗎?鯨魚的歌聲最早是在1960年代被科學家和公眾廣泛認知的。一開始,是Frank Watlington在美軍基地從事用水下麥克風監聽蘇聯潛艇時聽到的,他告訴了美國海洋學家羅傑·佩恩(Roger Payne)和他的同事,然後在1967年,他們首次發現了座頭鯨的歌聲。這一發現引起了巨大的興趣,不僅在科學界內引起了廣泛的研究,也提高了公眾對鯨魚保護的意識。佩恩隨後於1970年發行了一張名為《鯨之歌》的唱片,將這些迷人的聲音帶給了全世界的聽眾,這也標誌著人類對鯨魚歌聲認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但是開始研究後發現,鬚鯨(Baleen whale)其實並沒有類似於其他的哺乳動物的發聲構造。所以,鬚鯨是怎麼發出聲音的?

最近的研究,解開了這個謎。

為了確認鬚鯨如何發聲,研究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首先,他們獲得了特殊機會,對包括鯨魚在內的三種鬚鯨類的鮮活喉部進行研究。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從鬚鯨類中獲取非常新鮮的喉部組織,這對於聲音生理學和生物力學的研究尤為重要,因此即使樣本數量有限,也足以支持他們的研究。

研究中,對鬚鯨的喉部組織進行了獨特的觀察,包括齊鯨(Balaenoptera borealis)、小鬚鯨(B. acutorostrata)和座頭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

實驗前,樣本從-80°C的冷凍庫中取出,在20°C的鹽水溶液中解凍24小時。移除喉骨後,將氣管連接器與樣本緊密固定。然後將喉部安裝好。通過手動打開來自空氣儲藏罐的閥門增加氣管壓力和流量,從而誘發發聲,並在多次技術複製中用內視鏡拍攝喉部內部。實驗結束後,喉部被填充聚苯乙烯顆粒以保持空氣空間開放,然後在液氮中凍結並存儲於-80°C。

研究團隊發現,鬚鯨的發聲構造是由兩側的喉頭輔助組織(bilateral TAFs)和喉頭蓋(CC)所組成的。在鬚鯨中,聲音是通過空氣流經CC和緊密靠近的TAFs之間的空間而產生的,這構成了一組獨特的發聲結構。相較於大多數哺乳動物聲音是由通過聲門(vocal folds之間的空間)的空氣流驅動聲帶振動,鬚鯨的發聲機制有所不同。當鬚鯨從呼吸位置轉換到發聲位置時,喉頭的旋轉使得TAFs緊貼CC,將CA振動空間關閉,空氣流通過這個CA間隙從肺部排出,使得覆蓋CC和TAFs的黏膜進行振動。

那麼,鬚鯨發出的聲音頻率是在什麼範圍呢?研究團隊發現,鬚鯨的聲音頻率從40赫茲到600赫茲,涵蓋了四個八度。在特殊情況下,它們的聲音頻率甚至可以達到6千赫茲,涵蓋了七個八度。這種高頻率的聲音在陸地哺乳動物中是罕見的,但在鬚鯨中卻是常見的。

解答了這些問題,也幫助科學家們瞭解為什麼船隻的聲音會干擾鬚鯨,因為:

1. 大多數鬚鯨的通信聲音頻率範圍為30赫茲到300赫茲,而這個頻率範圍與船隻產生的人為噪音重疊。此外,鬚鯨在最大潛水深度下發出的聲音也會受到限制,最深僅能達到100米,這使得它們難以逃避來自船隻的噪音。

2. 船隻產生的噪音在海洋表面附近的30赫茲到300赫茲頻段佔據主導地位,這將限制鬚鯨進行有效通信的範圍。船隻的噪音會干擾鬚鯨的社交行為、尋找伴侶以及其他重要的生存活動。

因此,船隻產生的噪音對鬚鯨的生存和通信造成了干擾和限制。

總而言之,這篇論文研究了鬚鯨類(Mysticetes)的發聲機制。研究團隊透過對三種鬚鯨類的解剖學研究和電腦模型分析,解開了這些海洋生物如何利用獨特的喉部結構高效產生低頻呼叫聲。這些結構讓鬚鯨能夠產生頻率調變的低頻叫聲,這種叫聲機制很可能是所有鬚鯨類的共同祖先特徵。此外,研究發現鬚鯨的叫聲範圍和深度受到生理限制,限制了它們逃避人類活動產生的噪音污染和在大深度下溝通的能力。這項研究不僅為我們理解鬚鯨如何在廣闊而不透明的海洋環境中進行社會和繁殖行為的聲音溝通提供了新見解,也對保護這些海洋巨人免受日益增加的人類噪音干擾提出了挑戰。

參考文獻:

Elemans, C.P.H., Jiang, W., Jensen, M.H. et al. Evolutionary novelties underlie sound production in baleen whales.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080-1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小數點(decimal point)的發明人是誰?

 

圖片來源:期刊

數學的重要發現有哪些?我不是數學家,不過我猜測,「零」、「負數」、微積分、小數點一定都屬於重要的發明。

據說馬雅人已經有零的概念了?至於微積分,現在都知道是萊布尼茲先發明的。而小數點,過去一直認為是克拉維烏斯(Christopher Clavius)在1593年發明的。

只是,歷史學家們一直很納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明,為什麼克拉維烏斯自己從來不提,好像這不是什麼大事?

最近一位數學老師范布魯梅倫(Glen Van Brummelen)的發現,解答了為何克拉維烏斯對「發明」小數點隻字不提的原因:因為不是他發明的。

這位數學老師在為中學生的數學營授課時,在義大利商人兼數學家比安奇尼(Giovanni Bianchini)1440年代的論文中,看到他使用了小數點。

在那篇論文裡,小數點以「10.4」的型態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比安奇尼展示了10.4乘以8。

這個發現,將小數點的發明年代向前推進了150年。

參考文獻:

Glen Van Brummelen. Decimal fractional numeration and the decimal point in 15th-century Italy. Hist. Math. https://doi.org/10.1016/j.hm.2024.01.001 (2024).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夜來巴掌聲,蚊子(mosquito)死多少?

 

圖片作者:ChatGPT

根據統計,蚊子是殺死最多人類的動物。蚊子傳播許多疾病:瘧疾、黃熱病、登革熱、茲卡病...歷史上死於牠的口下的名人包括:亞歷山大大帝與克倫威爾。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蚊子除了傳播疾病很可怕,還有牠煩人的一面。不知道什麼時候,一隻蚊子偷偷地飛進臥房,然後半夜就開始在耳邊嗡嗡嗡地擾人清夢。

打蚊子,真的是一個難度頗高的工程。這小小的生物,感覺飛得也並不特別快,可是出手去打的時候,牠總是能在掌下倖存!偶而得以「一掌斃命」時,總會讓人洋洋得意許久。

蚊子為什麼這麼難打?荷蘭的研究團隊,使用機械拍打器模擬攻擊,量化了蚊子從快速逼近物體中的逃逸表現;他們還進行了高速攝影和深度學習的跟踪,分析了蚊子的逃逸飛行細節。

他們還結合逃逸運動數據、攻擊者引起的氣流的數值模擬以及機械運動模型,研究了蚊子如何控制傾斜的逃逸機動。

另外,他們也結合實驗熱線測風儀測量和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模擬,量化了拍打器引起的氣流運動和蚊子參考框架中的相對氣流速度。

最後,他們發展了一個機械運動模型,估計了飛行中的蚊子如何利用主動和被動逃逸機制來躲避快速接近的物體。

研究團隊發現,夜行性雌性瘧蚊如何在黑暗中逃避迅速逼近的物體的能力,確實是通過偵測攻擊者引起的氣流變化來達成的。蚊子首先利用這些氣流變化來偵測逼近的威脅,然後透過靠岸轉向等機動動作主動迴避威脅。另外,牠們也會利用攻擊者產生的氣流(弓形波)來「衝浪」,進一步增加逃脫的成功率。

這項研究顯示,即使在視覺線索極少的情況下,夜行性蚊子也能夠偵測到逼近的物體,這暗示了牠們可能透過感受到攻擊者引發的氣流變化來探測危險。

這也就難怪蚊子這麼難打了。不過,我很好奇的是,除了「衝浪」的技術很好以外,蚊子還有沒有其他的特殊技能呢?查了一下文獻,有一篇2017年的研究提到蚊子可以感應紅外線。不知道蚊子是不是能感應其他的資訊呢?

參考文獻:

Cribellier et al., Mosquitoes escape looming threats by actively flying with the bow wave induced by the attacker, Current Biology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4.01.066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戒煙後的身體記憶:吸煙(smoking)如何長期影響我們的免疫力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許多老煙槍都喜歡說「飯後一隻煙,快樂如神仙。」但是,研究卻發現,抽煙只能得到一時的快樂(而且常常是建立在別人的困擾上),卻會對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

最近有一個歐洲的研究發現,吸煙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且有些傷害無法復原。研究團隊原本是想要研究免疫系統的多樣性,於是他們找了20-69歲的法國人,男女各半,每十歲為一個階層,各招募男女100人。

他們針對13個不同對免疫系統有影響的因素做研究,結果發現,吸煙對免疫系統產生影響,簡單說,就是吸煙讓我們的免疫力下降。

免疫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先天免疫系統和後天免疫系統。先天免疫系統提供立即反應以對抗感染,而後天免疫系統則記住特定病原體,提供針對性的長期防禦。

透過對參與者的血液樣本進行分析,評估了吸菸對於免疫細胞特定功能和細胞因子生產的影響。這些細胞因子是免疫系統中的信使蛋白,負責調節免疫反應和炎症過程。

研究團隊發現,吸菸不僅改變了免疫細胞如何回應細菌等常見刺激的方式,而且這些變化在戒菸後仍可持續存在。特別地,這篇研究聚焦於吸菸如何影響特定分子和細胞因子(如CEACAM6和CXCL5)的表現,這些分子在調節我們對感染的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外,研究還發現了吸菸導致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改變,這是一種表觀遺傳機制,可以長期影響基因的表現。這些基因與免疫相關,這說明了為什麼即使戒菸,吸菸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也可能長期存在,因為這些表觀遺傳變化會持續影響細胞如何回應感染。

總結來說,這篇論文強調了吸菸對免疫系統有復雜且持久的影響,這些發現對於我們理解吸菸如何影響人類健康有重要意義,也提醒我們即使戒菸,過去的吸菸行為仍可能對我們的免疫健康有長期的影響。

參考文獻:

Saint-André, V., Charbit, B., Biton, A. et al. Smoking changes adaptive immunity with persistent effects.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68-8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大猿(great ape)的幽默感:揭秘森林裡的玩笑挑逗

圖片作者:ChatGPT

 

我的孩子小的時候,常喜歡在我專心工作時忽然「哇!」的一聲,或者是偷偷從後面拍一下然後再躲起來。通常我就是碎唸幾句就算了。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類似的經驗,但是研究發現,我們的大猿表親們,也會玩這些遊戲喔!

研究團隊透過對動物園飼養的大猩猩進行錄影分析,發現所有四種物種(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倭黑猩猩(Pan paniscus)、紅毛猩猩(Pongo spp.)和大猩猩(Gorilla spp.))都展現了具有挑逗性質的行為,這些行為通常伴隨著玩耍的特徵,包括多種形式,如模擬咬(Mock-biting)、角力(Wrestling)、追逐(Chasing)、撓癢(Tickling)、捉迷藏(Tag)等。

除了這些具體的遊戲行為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了大猿之間存在角色互換的行為,即原本的目標個體後來轉而對最初的挑逗者進行挑逗行為。這表明大猿在互動過程中展現出相當的靈活性和遊戲互動的復雜性。

研究團隊也確定了玩笑挑逗的特點,包括吸引注意、單方面行動、尋求反應、重複動作和逐步升級。這些行為主要發生在放鬆的行為背景中,表現出多種形式。

在觀察這四種大猿的玩鬧行為時,研究團隊有了以下結論:

1. 玩鬧行為在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中有較高比例(48.8%和40%)符合五項玩鬧標準中的三項或以上,而只有13%的猩猩玩鬧行為和沒有大猩猩的玩鬧行為符合兩項以上的標準。有意思的是,兩種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於另外兩種。
2. 玩鬧在大猿中被認為是一種挑釁性、有意圖且常常帶有玩鬧性質的行為,通常是非對稱的(總是由同一方發動,且發動者常常是社會階級較低的一方:96次由幼年個體發起,相對於38次由成年個體發起),並且可能包含不同比例的玩鬧和攻擊性特徵。
3. 被挑釁的一方在大猿的玩鬧行為中可能展示多種不同的反應,包括忽略、輕微不悅、離開、友好行為和遊戲等。這些反應可能取決於個體的性格、情境和互動的動態,並有助於維持玩鬧行為的平衡和互動的和諧。
4. 儘管這四種大猿有著不同的社會生態學,但它們在玩鬧方式上表現出相似性。大多數的玩鬧行為至少在三種物種中觀察到,其中黑猩猩、紅毛猩猩和倭黑猩猩分別展示了17、14和11種玩鬧行為,而大猩猩僅使用了其中的8種。

這些發現意味著,雖然這四種大猿在玩鬧行為中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整體上它們在玩鬧方式上表現出相似性,並且玩鬧行為可能是這些物種之間共同擁有的特徵。這顯示玩笑挑逗行為在所有現存的大猩猩屬中都存在,這暗示了玩鬧背後的認知前提在同源類系統中至少在1300萬年前就已經演化出來。

參考文獻:

I. B. Laumer,S. L. Winkler,F. RossanoandE. A. Cartmill. 2024. Spontaneous playful teasing in four great ape species.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3.2345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機器與人類的對決:我們真的能分辨AI的偽裝嗎?

 

圖片作者:ChatGPT

自從ChatGPT在2023年橫空出世以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人類有沒有辦法分辨到底哪些是人工智慧的產物、哪些是「工人」智慧的產品?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人工智慧可以寫出極好的文章,會不會誤導我們?

為了解答這些疑惑,研究團隊選擇了11個主題進行研究,這些主題包括氣候變遷、疫苗安全、進化論、COVID-19、口罩安全、疫苗和自閉症、治療癌症的順勢療法、地平論、5G技術和COVID-19、抗生素和病毒感染,以及COVID-19和流感。每個主題都有相應的準確信息和虛假信息推文被生成和測試。

他們讓GPT-3為每個類別生成10條準確信息和10條虛假信息的推文。同時,他們收集了真實用戶撰寫的推文,並設計了一項調查,要求受訪者將隨機選擇的合成推文(由GPT-3生成)和有機推文(由人類撰寫)分類為真實或虛假,以及是由真實Twitter用戶還是AI生成的。共有697名參與者,分別來自英國、加拿大、美國與愛爾蘭,女性較男性為多,大部分都是大學畢業。

研究團隊發現:

1. GPT-3能夠產生既準確易懂的信息,也能夠產生更具說服力的虛假信息,這使得人們難以區分真實信息和虛假信息。
2. 人們無法區分由GPT-3生成的推文和真實Twitter用戶寫的推文。(準確度只有0.5)
3. GPT-3在傳達信息方面可能比人類更有效,因為它可以生成比人類撰寫的文本更容易閱讀和理解的文本。
4. 人們判別正確信息的比例高於GPT-3(0.78 vs. 0.64)。
5. GPT-3會拒絕製造虛假信息。當要求寫出正確信息時,101次中99次都成功;當要求寫出虛假信息時,102次只有80次成功。
6. 人們對自己是否能鑑別出假信息,在調查前都是信心滿滿,調查後信心更進一步上升;但是對於自己能不能區別「人工」智慧與「工人」智慧,就沒有那麼高的信心了。

研究結果顯示,GPT-3可能對信息的傳播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並提出了一種有效溝通和信息評估模型,挑戰了目前人類生成信息並由AI協助評估的共識。

這些發現強調了AI在當前信息過剩時代對公共衛生信息的塑造可能帶來的潛在利益和危害。

這個研究是以英文的信息來做研究,由於英文內容在網路上應該是最大量,所以GPT-3能夠學習到爐火純青,好像也不意外。相對的,由於目前中文信息以簡體佔大量,這使得台灣的用戶要辨認信息是否來自於台灣並不困難。

參考文獻:

Giovanni Spitale et al. ,AI model GPT-3 (dis)informs us better than humans. Sci. Adv. 9,eadh 1850(2023).DOI:10.1126/sciadv.adh1850

2024年2月13日 星期二

氣候變遷與土地使用如何重塑英國的生物多樣性:從鳥類、蝴蝶到植物

 

圖片作者:ChatGPT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是最近這幾十年反覆被提起的一個名詞,已經有不少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對生態造成衝擊。由於暖化,使得生物向高緯度移動,影響到當地原生生物的生存。

在1980年代之前,科學家尚不清楚究竟氣候的變化是否超越了地球過去的正常值,但在1980年代時,這個疑問得到肯定,於是「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這兩個詞開始大量地被使用。

但是,僅僅只有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影響到生態嗎?難道其他的因素,如人口增加造成土地大量被開發,對生態就沒有影響嗎?最近的一項研究,為我們解答了疑惑。

這個研究橫跨了三個時間段,分別是1960年代、1990年代和2010年代。研究團隊對英國的鳥類、蝴蝶和植物進行了觀察和分析,以瞭解它們在這三個不同時間段內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情況。

在這段時間內,英國的土地利用發生了變化。從1930年代到1940年代到20世紀末(1990年代)再到現代(2015年),整體上英國的人為土地覆蓋(城市、耕地和改良草地)增加,主要是以半自然草地的減少為代價。

研究團隊發現人為氣候變遷和土地轉換普遍導致英國鳥類、蝴蝶和植物的物種豐富度增加、生物同質化以及適應溫暖的群落。以長時間(1960-2010)而論,鳥類物種增加了2%、蝴蝶增加了25%、植物增加了4%;短時間(1990-2010)鳥類增加了1%、蝴蝶增加了5%、植物增加了2%。

但是,研究團隊發現,物種多樣性卻下降了。以長時間(1960-2010)而論,鳥類β多樣性增加了9%、蝴蝶β多樣性減少了70%、植物β多樣性減少了15%;短時間(1990-2010)鳥類β多樣性減少了11%、蝴蝶β多樣性減少了52%、植物β多樣性減少了3%。

從這些數據可以觀察到,蝴蝶的物種豐富度增加和蝴蝶β多樣性減少的變化比鳥類和植物更為明顯。那是因為,蝴蝶的全國級物種豐富度較低和世代更替較快,對環境變化的反應通常較快。

另外,研究團隊也觀察到生物同質化的現象提高了。物種豐富度增加可能導致生物群落同質化的原因在於,雖然更多物種進入新的地理區域增加了當地的物種數量,但這些進入的物種往往在生態功能或對環境的適應上具有相似性。這導致不同地區的生物群落在物種組成上變得更加相似,減少了生態系統間的差異性,進而影響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穩定性。此外,原生物種可能因為競爭和棲息地喪失而減少,進一步加劇了同質化的趨勢。

另外,研究團隊也分析了到底哪些因素與這些變化有關。分析發現,鳥類、蝴蝶與植物的變化,都與半自然草地(包括草甸、牧場、低地和高地草原以及開放濕地棲息地)的減少呈現正相關,顯示土地利用的確是影響生態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喜歡溫暖氣候的物種整體呈現增加的趨勢,只有蝴蝶在短期內呈現減少的現象。這個增加的趨勢意味著,隨著全球暖化,英國的物種也出現了向高緯度遷移的現象。

這些結果告訴了我們過去數十年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變化對英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並提供了對不同物種和生態系統功能可能產生的影響的洞察。

參考文獻:

Montràs-Janer, T., Suggitt, A.J., Fox, R. et al. Anthropogenic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drive short- and long-term biodiversity shifts across taxa. Nat Ecol Ev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4-02326-7

2024年2月12日 星期一

科學研究領域的自評偏差

 

圖片作者:ChatGPT

有句話說「文人相輕」,意思是說,同行對同行的看法總是比較苛刻。

不過,最近瑞典的一個研究顯示,在科學研究領域,似乎不是這樣。

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大規模調查,涉及了11,050名研究人員。調查涉及的研究人員來自瑞典,包括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醫學與健康科學、農業與獸醫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與藝術等領域。

這項調查使用了一個包含兩個問題的問卷。第一個問題是:在您作為一名研究人員的角色中,您認為自己相對於您領域中的其他研究人員遵循良好的研究實踐的程度如何?第二個問題是:您認為您所在領域的研究人員相對於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遵循良好的研究實踐的程度如何?這兩個問題都是基於一個7點量表進行評分,範圍從1(遠低於其他研究人員)到7(遠高於其他研究人員),中間值為4(與其他研究人員一樣)。這些問題的回答提供了研究人員對於自己和他們所在領域的研究人員在遵循良好研究實踐方面的自我評價。

調查結果顯示,研究人員普遍認為自己比其他研究人員更擅長遵循良好的研究實踐,並認為他們所在領域的研究人員也比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更擅長遵循良好的研究實踐。有趣的是,在醫學與健康科學領域,研究人員認為自己比其他研究人員更擅長遵循良好的研究實踐的程度更為明顯。根據論文,醫學與健康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在自我評價中顯示了更高的效應大小(Cohen's d = 0.88),這表明他們相對於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更自信地認為自己遵循良好的研究實踐。這一結果意味著在醫學與健康科學領域中,研究人員對自己的研究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自我評價。

當然,這代表大家看別人的研究都很謙虛,不會覺得自己的研究更好,對同行也都保持著高度的敬意與信任;但是研究團隊指出,這種過度自信的信念可能導致學術界的極化和對自己及同事的可疑研究實踐視而不見,從而影響到科學研究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我想到每次我看到有同行做出違反學術倫理的事件時,我總是覺得很驚訝,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過度自信呢?

參考文獻:

Lindkvist, A.M., Koppel, L. & Tinghög, G. Bounded research ethicality: researchers rate themselves and their field as better than others at following good research practice. Sci Rep 14, 305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53450-0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植樹與心理學:探索對抗氣候變遷的新途徑

 

圖片作者:ChatGPT

隨著氣候變遷愈來愈劇烈,各國政府紛紛拿出因應措施。但是,民間仍有不少人不認為氣候變遷是嚴重的現象,甚至有些人完全否認有氣候變遷這回事。

在這個研究裡,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全球性的實驗,涉及63個國家和59,440名參與者。研究測試了11種不同的介入措施對於改變人們對氣候變遷的信念、政策支持、社交媒體分享意願以及參與植樹行動的影響(種樹行為是這項研究中用來評估參與者對於實際環境行動意願的重要指標之一)。

11種不同的介入措施分別為:

1. 減少心理距離:通過使氣候變遷感覺上更加接近(地理上、社會上和時間上)來增強對氣候變遷的關注。
2. 集體行動:強調通過集體行動可以有效應對氣候變遷的信息。
3. 未來自我連續性:強化對未來自我影響的認識,鼓勵人們考慮其對未來影響的行為。
4. 寫信給未來一代:鼓勵參與者寫信給未來的孩子,描述他們目前為減少氣候變遷所採取的行動。
5. 系統辯證:通過強調支持環境行為是愛國的行為,來激發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和行動。
6. 科學共識:強調科學界對氣候變遷事實的共識,以增加對氣候變遷行動的支持。
7. 綁定道德基礎:透過喚起群體忠誠和權威的道德基礎來增加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支持。
8. 動態社會規範:展示社會規範正在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採取行動以對抗氣候變遷。
9. 負面情緒:透過“末日與黑暗”式的信息傳達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以引發負面情緒,促進行動。
10. 多元無知:糾正人們對其他人對氣候變遷關注和行動的錯誤認知。
11. 共同工作規範:強調與他人共同努力對抗氣候變遷的社會規範。

這些介入措施基於不同的理論框架,旨在通過影響人們的信念、感受和社會規範來促進對氣候變遷的積極行動。

結果顯示,這些介入措施對非氣候變遷懷疑論者有輕微的正面影響,但對於促進更多努力的行為改變(如植樹)效果不大。最有效的介入措施在不同的目標行為上有所不同:

1. 減少心理距離的介入措施對於增強氣候變遷信念最有效,平均提高了2.3%。
2. 寫信給未來一代的介入措施在提高對氣候政策的支持上最有效,平均提高了2.6%。
3. 負面情緒引發的介入措施在增加社交媒體分享意願上最有效,平均增加了12.1%。

然而,沒有任何一種介入措施能夠有效提高參與更費力的植樹行為,某些介入措施甚至降低了植樹的數量。

降低了植樹數量的介入措施包括:

1. 減少心理距離:使氣候變遷感覺上更接近的介入。
2. 引發負面情緒:透過負面信息強化對氣候變遷後果的認識。
3. 共同工作規範:強調與他人共同對抗氣候變遷的社會規範。
4. 寫信給未來一代:鼓勵參與者寫信給未來的孩子,描述他們為減少氣候變遷所採取的行動。

這些結果顯示,儘管這些介入在其他方面可能有正面影響,但它們在激勵參與者完成植樹任務方面並未表現出較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有反作用。

但是,種樹不見得是解決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法啊?或許是這樣才無法激勵人們去做吧?畢竟,雖然植樹被廣泛推崇為對抗氣候變遷的一種方式,但它並非萬能的解決方案。植樹活動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有效地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然而,單純依賴植樹來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存在幾個限制:

1. 時間問題:樹木成長需要時間,而氣候變遷的影響是迫切的。我們需要立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考慮長期的碳匯策略。
2. 空間限制:合適的植樹地點有限,過度植樹可能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如破壞原生物種的棲息地。
3. 生態系統的復雜性:不同地區的生態系統對植樹的反應各不相同,單一的植樹策略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全球性效果。
4. 社會經濟因素:植樹活動需要考慮到地方社區的需求和權益,以及如何與當地的經濟活動相協調。

因此,雖然植樹是氣候變遷緩解策略的一部分,但它需要與其他措施,如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等,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全面的對策。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某些介入措施未能有效激勵人們參與植樹行動:人們可能意識到解決氣候變遷需要更全面的方法,而不是單一的行動。

參考文獻:

Madalina Vlasceanu et al.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with behavioral science: A global intervention tournament in 63 countries.Sci. Adv.10,eadj5778(2024).DOI:10.1126/sciadv.adj5778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心靈的鏡子:探索大腦如何反映我們對他人意圖的解讀

 

圖片作者:ChatGPT

聽過「敵意歸因偏誤」(Hostile attribution bias)嗎?

敵意歸因偏誤是一種心理現象,指人們在缺乏明確信息的情況下,傾向於將他人的行為歸因為具有敵意或惡意的動機。比方說,具有敵意歸因偏誤傾向的人看到兩個人在笑,會覺得這兩個人在笑他。換言之,當解釋他人模糊或不明確的行為時,某些人可能會預設這些行為背後隱藏著敵意,即使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這種解釋。這種偏誤影響人際關係和社交互動,可能導致誤解和衝突。

最近針對敵意歸因偏誤的研究,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研究團隊招募了64名受試者參與研究。他們透過將受試者的敵意歸因偏誤分數進行中位數分割,將他們分為高偏誤和低偏誤組。

接著,他們使用功能性近紅外光譜(fNIRS)技術來研究敵意歸因偏誤的神經相關性。在實驗中,男性和女性受試者聽取並對21個假想情境進行歸因評分,其中一個角色的行為導致聽眾產生負面結果。對於敵意意圖的評分進行平均以獲得敵意歸因偏誤的度量。

透過受試者間表徵相似性分析,研究團隊發現具有相似敵意歸因偏誤水平的受試者在敘事聆聽期間表現出較高水平的神經同步,意味著他們對情境的解釋有共通性。這種效應侷限於左側前腦中腹部皮質(VMPFC),在角色意圖高度模糊的情境中尤為突出。

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敵意歸因偏誤與歸因複雜性呈負相關,歸因複雜性是衡量一個人在解釋行為時考慮多方面原因的傾向。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在評估他人的行為和動機時,如果他們傾向於認為這些行為背後有敵意,那麼他們在進行這種評估時考慮的不同角度和因素就會比較少。這顯示出一種心理上的簡化過程,其中人們可能不會深入探究多種可能的解釋,而是選擇一個較為直接且帶有負面假設的解釋。這種傾向減少了在解釋他人行為時考慮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具有敵意歸因偏誤的人在解釋他人行為時,傾向於假設這些行為背後有敵意或惡意。這樣的心理傾向可能會讓他們在社交互動中表現出較高的敵意感知,從而可能讓其他人覺得他們容易生氣或多疑。這種偏差影響了他們的社交解釋和反應方式,可能對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這個研究發現,大腦的活動可以顯示出具有敵意歸因偏誤的人,與一般人不太一樣。但這是否意味著與基因有關?是否能直接應用到大眾?由於這個研究只有64個人參與,大概還言之過早吧!

參考文獻:

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shapes neural synchrony in the left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uring ambiguous social narratives Yizhou Lyu, Zishan Su, Dawn Neumann, Kimberly L. Meidenbauer, Yuan Chang Leong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5 February 2024, e1252232024; DOI: 10.1523/JNEUROSCI.1252-23.2024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快樂有時候不需要多富有

 

圖片作者:ChatGPT

有句老話說「錢買不到快樂」。可是,根據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2022年的版本,沒有任何一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低於每年4500美元的國家,其坎特里爾梯度(Cantril Ladder)的平均回應超過了5.5(滿分為10分)。相反地,平均回應超過7分的,僅出現在人均GDP超過每年40000美元的國家中。所以,似乎錢真的買得到快樂?

為了想要瞭解金錢與幸福感之間是否有正向關連,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跨越了全球五大洲的調查,包括了19個地點的多樣化的原住民和當地社區。這些小規模社會被選中進行研究,旨在評估當地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認知,並在標準化調查中包含了一個生活評估問題。所有研究地點都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維生,但在社會、文化和環境特徵上有著廣泛的差異。研究者要求調查參與者根據0到10的評分尺度評估他們的生活滿意度。由於在依賴自然資源維生的社會中現金收入通常不穩定,且在研究期間僅有64%的家庭收到任何現金,因此他們使用持久商業資產的市場價值作為估算每人的貨幣收入的代理。

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在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情況下,被調查的小規模社會中的多數地點報告的生活滿意度平均得分為6.8分(滿分為10分)。這個結果說明了,這些社會成員的主觀幸福感與富裕國家的居民相比,並不因為物質條件的限制而有顯著差異。

為什麼沒有多少錢還能感覺到幸福呢?研究團隊認為是非物質因素,如社會支持、信任和自由等,在提高生活滿意度中的重要作用,挑戰了較高物質財富是實現高生活滿意度必需的普遍看法。例如,對於北極地區的當代因紐特人來說,幸福感與家庭關係和社會參與有關;而對其他美洲原住民、亞馬遜原住民社區以及澳洲原住民而言,與他人、自然以及靈性存在的關係對其主觀幸福感至關重要。此外,許多安地斯原住民社區強調「好生活」或「生活美滿」的概念,重視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其中一些關係甚至延伸至非人類和精神存在。

事實上,在西方社會的觀察研究也發現,花時間在自然環境中可以提高生活滿意度,這可能在我們的調查地點也發揮了額外的作用。這些發現尤其與廣為引用的全球民意調查結果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顯示在非常低收入的社區中報告的生活滿意度可以達到甚至超過由工業化生活方式提供的最高平均物質財富水平的生活滿意度。

參考文獻:

Galbraith ED, Barrington-Leigh C, Miñarro S, Álvarez-Fernández S, Attoh EMNAN, Benyei P, Calvet-Mir L, Carmona R, Chakauya R, Chen Z, Chengula F, Fernández-Llamazares Á, García-Del-Amo D, Glauser M, Huanca T, Izquierdo AE, Junqueira AB, Lanker M, Li X, Mariel J, Miara MD, Porcher V, Porcuna-Ferrer A, Schlingmann A, Seidler R, Shrestha UB, Singh P, Torrents-Ticó M, Ulambayar T, Wu R, Reyes-García V. High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ed among small-scale societies with low incom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Feb 13;121(7):e2311703121. doi: 10.1073/pnas.2311703121. Epub 2024 Feb 5. PMID: 38315863.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童年創傷的大腦印記:從神經科學探索其長期影響

 

圖片作者:ChatGPT

雖然說起來很遺憾,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快樂的童年。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不幸的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不愉快的童年到底會給孩子留下什麼樣的影響呢?

為了瞭解童年創傷對兒童的影響,研究團隊檢視了1,428篇研究,最後選取了其中的14篇納入分析。

研究團隊重新分析了285名創傷兒童與297名健康兒童的fMRI影像。他們的主要發現包括:

1. 童年創傷受過創傷的兒童在情感、自我他人處理任務中表現出大腦區域的過度活化,而在記憶處理和獎勵相關任務中表現出活化減少。
他們發現,在處理情感或自我他人相關任務時,有創傷史的兒童可能會在大腦的額葉和扣帶皮層區域表現出過度活化。這意味著這些兒童在處理與情感或社會認知相關的信息時,大腦反應更為強烈。相反,在進行記憶處理和獎勵相關任務時,這些兒童可能在海馬區和前額葉皮層等區域顯示出較低的活化水平,這可能反映了在這些認知功能方面的困難。這些發現提供了對於如何理解和幫助經歷創傷的兒童的重要見解。

2.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創傷史的兒童在獎勵任務中招募了中央執行網絡(CEN),並在情感和社交情感處理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出現缺陷。
研究團隊發現,當處理獎勵任務時,有創傷史的兒童相較於健康對照組,會更多地招募中央執行網絡(CEN),這反映了在調節注意力和做出決策時的差異。舉例而言,在獎勵任務中,這些兒童可能需要更多的認知資源來處理和反應,這可能導致在情感和社交情感處理上的效率較低。這意味著創傷可能影響了這些兒童對於獎勵刺激的處理能力,及其在社交互動中處理情感信息的能力。

3. 童年創傷可能導致身體和認知過程之間的不平衡,這可能影響情緒、學習、記憶和自我認知等問題。
童年創傷可能對身體和認知過程造成長期影響,導致兩者之間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可能會干擾情緒調節機制,影響學習能力、記憶形成和自我認知的正常發展。創傷經歷可能會導致大腦中負責處理這些功能的區域出現功能上的異常,從而影響到個體的心理健康和行為表現。例如,情緒調節問題可能源於對情緒反應的過度敏感,而學習和記憶問題可能源於對創傷相關刺激的過度關注,這些都影響了更廣泛的認知處理。

4. 大腦在創傷觸發期間的活化模式與非觸發狀態不同,非觸發狀態顯示出對身體處理(內感覺感知處理)和自我他人處理的活化缺陷。
他們注意到,在非觸發狀態下,創傷經歷的兒童可能會顯示出對於身體處理(例如,內感覺的感知)和自我他人處理(如同理心或社交認知)的活化缺陷。舉例來說,這些兒童可能在處理與自我感受相關的任務時,在大腦相關區域(如前額葉或扣帶皮層)顯示較低的活化水平,反映出他們在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或他人情感狀態上可能存在困難。

這些發現提供了對童年創傷對大腦功能的影響的深入理解,並強調了對於治療和預防與童年創傷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研究兒童創傷對大腦功能的影響有助於我們理解創傷如何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發展。透過了解這些影響,我們可以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幫助受創傷影響的兒童恢復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此外,這項研究還可以提供預防策略,旨在減少創傷對兒童大腦和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在這個高度分工的社會,有許多工作都需要學習專業技巧,甚至通過考試取得專業證照才能執行;但遺憾地,為人父母如此重要的工作,卻從來都不需要學習專業技巧考取專業證照。或許,我們除了亡羊補牢,更應該注重親職教育,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參考文獻:

Rebecca Ireton, Anna Hughes, Megan Klabunde. An FMRI Meta-Analysis of Childhood Trauma. 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2024; DOI: 10.1016/j.bpsc.2024.01.009

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體溫(body temperature)與心情的隱秘聯繫

 

作者:ChatGPT

雖然說我們是「恆溫」動物,但是我們的體溫每天也是會有一點變化的。根據生物學課本,我們的體溫早上6點左右最低,晚上六點左右最高。而女性的體溫則會因為排卵有變化,所以才有所謂的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就是早上起來量的體溫。根據維基百科,女性在排卵時體溫會升高0.2度C。

這由於過去的一些研究已經顯示了體溫與心理健康之間可能存在關聯。例如,一些研究顯示,體溫調節系統的異常可能與憂鬱症等心理健康狀況有關。此外,一些研究還發現,透過直接干預影響體溫調節系統,可以產生抗憂鬱作用。這些發現都意味著,體溫可能在憂鬱症的發病和症狀表現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因此,為了進一步了解體溫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利用大規模的數據來探討自我報告的體溫、可穿戴傳感器評估的遠端體溫以及憂鬱症症狀之間的關聯。透過這些研究,他們希望能夠確定體溫異常與憂鬱症症狀之間的聯繫,並為憂鬱症的治療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團隊使用了TemPredict研究的數據,包括自我報告的體溫(使用標準溫度計)、可穿戴裝置評估的遠端體溫(使用一款現成的可穿戴裝置收集每分鐘的生理數據)以及來自超過20,000名參與者約7個月的自我報告的憂鬱症症狀。研究團隊分析了自我報告和可穿戴裝置評估的清醒時的體溫與憂鬱症症狀嚴重程度之間的關聯,並探討了日夜體溫振幅的影響。這些實驗結果顯示,體溫變化可能與憂鬱症的病因有關,並對開發治療重度憂鬱症的新方法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體溫相差多少呢?

根據表格6,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嚴重程度的憂鬱症症狀與清醒時和睡眠時的遠端體溫之間的差異如下:

- 嚴重憂鬱症症狀組:清醒時遠端體溫與睡眠時遠端體溫之差為0.129

- 中度憂鬱症症狀組:清醒時遠端體溫與睡眠時遠端體溫之差為0.028

- 輕度憂鬱症症狀組:清醒時遠端體溫與睡眠時遠端體溫之差為0.005

能不能用體溫的變化來預測憂鬱症是不是快發作了呢?雖然研究團隊無法有一個很清楚的結論,但是從結果來看,似乎是體溫先升高、憂鬱症再出現。

雖然這一關聯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性。這些發現擴展了以前的數據,指出體溫變化可能在憂鬱病理中扮演角色,並可能對開發新的憂鬱症治療方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Ashley E. Mason, Patrick Kasl, Severine Soltani, Abigail Green, Wendy Hartogensis, Stephan Dilchert, Anoushka Chowdhary, Leena S. Pandya, Chelsea J. Siwik, Simmie L. Foster, Maren Nyer, Christopher A. Lowry, Charles L. Raison, Frederick M. Hecht, Benjamin L. Smarr. Elevated body temperature i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results from the TemPredict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2024; 14 (1) DOI: 10.1038/s41598-024-51567-w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揭秘細胞內部的交流:探索ERMCS中的VAPB(簡易版)

ERMCS。圖片來源:Nature

 

今天我們將一起探索一個非常有趣且重要的生物學領域。我們將會談論到兩個專有名詞:「ERMCS」和「VAPB」。這些名詞聽起來可能有點複雜,但別擔心,我們會慢慢解釋,讓你們都能理解!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什麼是「ERMCS」。ERMCS是「內質網-粒線體接觸點」的簡稱。想像一下,你的身體是由無數個小房間(細胞)組成的,而在這些小房間裡,有很多小工廠(器官)在運作。其中兩個特別重要的小工廠是內質網和粒線體。內質網就像是一個工廠的包裝和運輸部門,而粒線體則像是能量供應站。ERMCS就是這兩個小工廠之間的會議室,讓它們可以相互溝通和合作,確保整個工廠(細胞)的運作順暢。

這些會議室(ERMCSs)在我們的身體中扮演著非常多的角色。它們幫助內質網和粒線體交換重要物質,比如脂質(就像油脂一樣的物質,用來儲存能量和建構細胞膜)和鈣離子(一種重要的礦物質,參與許多生命活動)。ERMCS還幫助調節細胞的能量使用,並協助發送信號,讓細胞知道它需要做什麼。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VAPB。VAPB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就像是ERMCS會議室的一名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員。它幫助維持會議室的秩序,確保內質網和粒線體能夠有效地溝通和合作。不過,在某些疾病中,比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VAPB的功能會出現問題,這會導致會議室的溝通出現障礙,從而影響整個細胞的運作。

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地發現,這些VAPB蛋白質在ERMCS會議室裡來去匆匆,速度非常快。這意味著我們的細胞可以非常靈活地調整它們的工作方式,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和需求。這就像是,如果一個工廠突然需要加班趕工,它的工作人員可以迅速聚集在一起,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在某些情況下,比如細胞饑餓的時候,這些會議室(ERMCS)甚至可以改變大小和形狀,以更好地完成它們的任務。這就像是,如果一個會議需要更多人參與,會議室可以快速擴大,容納更多的工作人員。

不過,如果VAPB出了問題,會議室的這些調整能力可能就會受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在ALS相關的VAPB突變情況下,會議室的結構和運作方式都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會導致內質網和粒線體之間的溝通出現障礙,影響整個細胞,甚至是整個身體的健康。

總的來說,ERMCS和VAPB在我們的細胞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就像是細胞內部的溝通和合作中心,幫助細胞高效運作。透過研究這些結構和蛋白質,科學家們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並找到治療某些疾病的新方法。希望看過之後你對這個有趣的科學領域有更深的理解!

想瞭解更多嗎?請看完整版或直接閱讀論文  

參考文獻:

Obara, C.J., Nixon-Abell, J., Moore, A.S. et al. Motion of VAPB molecules reveals ER–mitochondria contact site subdomains. Nature 626, 169–176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56-y

揭秘細胞內部的交流:探索ERMCS中的VAPB

 

ERMCS。圖片來源:Nature

今天這個題目,要先跟大家解釋什麼是ERMCS與VAPB。

ERMCSs是「endoplasmic reticulum-mitochondria contact sites」的縮寫,就是「內質網-粒線體接觸點」。這些接觸點是細胞內兩個重要胞器(粒線體、內質網)之間的特定區域之間的膜接觸點。ERMCSs在調節多種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包括脂質合成、鈣離子平衡、細胞能量代謝和訊號傳遞等。這些接觸位點的形成和功能對於細胞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並且已被證實在多種生理和病理條件下發揮作用。

ERMCSs在細胞生理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被認為具有多種功能:

1. 脂質和鈣離子轉移:ERMCSs是細胞內脂質和鈣離子轉移的主要場所之一。這些接觸位點促進了兩個重要細胞器之間的物質交換,有助於維持細胞內脂質平衡和鈣離子動態平衡。

2. 細胞能量代謝:ERMCSs在調節細胞的能量代謝過程中發揮作用。通過促進ER和粒線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接觸位點有助於調節細胞的能量生產和利用。

3. 訊息傳導:ERMCSs可能參與細胞內訊息傳導途徑,有助於調節細胞的反應和生理功能。

ERMCS(內質網-粒線體接觸點)由多個蛋白質組成,包括VAPB與MIGA2。其中VAPB代表「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VAMP)-associated protein B」,是一種與囊泡相關的膜蛋白。在細胞內,VAPB通常參與調控細胞膜之間的交互作用,特別是在內質網(ER)和其他細胞器之間的接觸點,如ER-mitochondria接觸點。VAPB在這些接觸點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調節著不同細胞器之間的物質交換、訊號傳遞和細胞功能。在某些疾病狀態(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下,VAPB的突變可能導致接觸位點的異常,進而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

由於VAPB在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疾病有重要角色,最近有一個研究使用高速單分子成像技術(high-speed single-molecule imaging)來觀察VAPB分子在ERMCS中的運動。他們發現,VAPB分子在接觸點內進出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幾秒內完成。這種「超快速」的分子運動意味著ERMCSs能夠隨著細胞內生理環境的變化進行重塑,以滿足細胞的代謝需求。這種高速單分子成像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揭示接觸位點界面的結構,並且顯示VAPB在接觸位點中的擴散格局對於ERMCS的平衡是至關重要的。

透過對饑餓細胞和正常細胞中ERMCS的比較,證明ERMCS可以根據細胞的代謝需要進行重組。在饑餓細胞中,研究團隊觀察到ERMCS變得更大,但仍保持其動態特性。VAPB分子仍高度聚集在中心亞區域,並且保持快速進出接觸位點的能力。這種動態的ERMCS重組使得在饑餓狀態下,ERMCS能夠轉變為擴大的界面,從而使內質網和粒線體能夠更有效地進行代謝物質交換以維持細胞的生存。這些結果顯示ERMCS具有根據細胞代謝需要進行重組的能力,以滿足細胞在不同生理環境下的需求。

研究團隊發現,ALS相關的VAPB突變會干擾ERMCS的亞結構和動態。他們發現P56S VAPB分子在ERMCS中呈現不同的運動特徵,顯示一些P56S VAPB分子仍然能夠進入ERMCS,這可能會導致P56S VAPB對ERMCS的結構和/或動態產生影響。這些結果強調了ALS相關VAPB突變對ERMCS的影響,可能損害其結構和可塑性,進而導致跨器官間通信的障礙。這些發現為我們理解ERMCS的生物學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資訊,並將有助於指導未來在接觸點生物學和功能的研究。

參考文獻:

Obara, C.J., Nixon-Abell, J., Moore, A.S. et al. Motion of VAPB molecules reveals ER–mitochondria contact site subdomains. Nature 626, 169–176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56-y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懷孕是一件天翻地覆的事(簡易版)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懷孕,這是大自然中最神奇的奇蹟之一。這不只是一個新生命誕生的過程,更是母體經歷的一場深刻生理變革。想像一下,在短短九個月內,媽媽的身體不僅要為肚子裡的寶寶提供養分和保護,還要進行一系列令人驚嘆的改變。這篇文章將帶你進入這一神秘世界,揭示懷孕期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代謝變化,這些變化影響著母體的每一個細胞,更重要的是,它們塑造著新生命的未來。

為了要了解這些神奇的變化,科學家們不僅觀察了懷孕的猴子,還觀察了未懷孕的猴子,以便比較差異。科學家們收集了這些猴子的許多不同組織,包括子宮、卵巢、胎盤等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另外,他們還收集了懷孕婦女的血液樣本,包括正常懷孕的婦女和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婦女,進行了詳細的代謝物分析,以便與猴子的數據作比較。科學家們甚至做了一些特別的實驗,來研究某些特定激素在懷孕中的作用。

這些辛勤的研究工作發現,懷孕真是一場大改造。孕期的每個階段,媽媽體內的多達八條主要的代謝途徑都會發生變化。這些包括了影響媽媽和寶寶健康的重要途徑,例如類固醇生成、脂肪酸代謝和花生四烯酸代謝。這些變化幫助媽媽的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並調整到最佳狀態以支持寶寶的成長。

更神奇的是,科學家們在孕婦體內發現了91種在懷孕期間發生變化的特別代謝物。這些代謝物涉及能量生成、細胞信號傳遞、細胞膜結構和荷爾蒙代謝等多個重要方面。它們在媽媽體內的變化,彰顯了懷孕期間身體適應新生命的神奇能力。

而在這91種特別的代謝物中,科學家們對孕酮、孕烯醇酮和其他幾種激素特別感興趣。這些激素在孕期中的變化特別顯著,它們在支持寶寶健康

成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科學家們還發現,一種名為棕櫚醯肉鹼的物質,在孕早期和中期特別增多,尤其是在肝臟和肌肉中,顯示它在孕期代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科學家們還發現,懷孕不僅僅改變了媽媽體內的激素和代謝物,也改變了不同組織之間的合作方式。他們將這種合作方式稱為代謝耦合。在孕期,這種耦合會發生變化,使得各個組織更加獨立,這可能是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能量需求,並保護寶寶免受代謝紊亂的影響。

而且,這些變化不僅僅局限於孕期,甚至在孕前和孕後,科學家們都觀察到了不同組織之間代謝耦合的變化。這些變化反映了孕期對女性身體的深遠影響,不僅在孕期,甚至在孕前和孕後都有持續的影響。

總而言之,這些研究發現展示了懷孕期間母體發生的深刻變化。從激素水平的變化到代謝途徑的調整,再到組織間合作方式的轉變,每一個細節都在悄然發生,共同塑造著新生命的未來。所以,懷孕真的是一場天翻地覆的事情啊!

想瞭解更多嗎?請看完整版或直接看論文  

參考文獻:

A multi-tissue metabolome atlas of primate pregnancy Cell. Volume 187, Issue 3, 1 February 2024, Pages 764-781.e14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1.043

懷孕是一件天翻地覆的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懷孕是自然界中最神奇的奇蹟之一。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生命誕生的過程,它更是一場深刻的生理革命。最近的一個研究顯示,在這九個月裡,母體不僅支撐著新生命的成長,同時還經歷著一系列令人驚奇的變化。今天,我們將跟著研究團隊的腳步,一起探索懷孕期間發生的天翻地覆的代謝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影響著母體的每一個細胞,更塑造著新生命的未來。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團隊收集了非孕猴子和懷孕猴子的主要組織(包括子宮、卵巢、胎盤、乳腺、胸腺、心臟、胰臟、肝臟、腎臟、腎上腺、脊髓、腓腸肌、股四頭肌、腹部皮膚、頭皮皮膚和血清),並進行了多組織代謝物組學分析。他們還收集了正常孕婦和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血液或血清樣本,進行了代謝物分析和驗證實驗。除此之外,還進行了皮質醇缺乏實驗,以研究其對妊娠高血壓的影響。最終,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全面的多組織代謝物組學圖譜,顯示了懷孕期間多種組織的代謝耦合和代謝途徑的變化,並確定了懷孕適應性代謝物。

研究團隊發現,在孕期的每個階段中,有八條代謝途徑在一半或更多的組織中發生變化。其中類固醇生成、膽酸和花生四烯酸代謝在孕期的作用特別重要。在懷孕期間,孕婦的代謝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包括類固醇合成、脂肪酸代謝和花生四烯酸代謝等核心代謝途徑會根據母體和胎兒的需求進行調整。類固醇合成增加以支持胎兒發育和調節母體的生理狀態;脂肪酸代謝的變化確保了足夠的能量供應;而花生四烯酸代謝的調整則與炎症反應和疼痛感知有關。這些調整是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許多激素和信號分子的相互作用。

此外,母體的嘧啶、穀胺酸、嘌呤、酪胺酸和卟啉代謝也表現出令人驚嘆的適應性。另外,孕期不同階段多個組織的代謝途徑發生重大變化,如神經鞘脂代謝、類固醇生物合成、性激素代謝和脂肪酸代謝,這些變化意味著代謝途徑在孕期有複雜的調整。

研究團隊還發現了91種在23種組織中一致變化的懷孕適應性代謝物。這91種懷孕適應性代謝物包括多種生化分子,涉及能量代謝、細胞信號傳遞、細胞膜結構和荷爾蒙代謝等多方面。這些代謝物在懷孕期間的多種組織中一致變化,顯示了它們在適應懷孕期間生理變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這91種孕期適應性代謝物中,他們觀察到多種類固醇激素的增加,特別是孕酮和孕烯醇酮在多個組織中持續增加,包括胎盤、血清、子宮、胰臟組織、腎臟、脊髓和骨骼肌。此外,脫氫表雄酮硫酸鹽和皮質酮等激素也在多個組織中增加,顯示孕期激素水平的變化與代謝調節密切相關。

研究團隊發現,棕櫚醯肉鹼(PC)在懷孕早期和中期在多個組織中顯著增加,尤其是在肝臟和骨骼肌中。這顯示棕櫚醯肉鹼在孕期代謝適應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多組織代謝物組學分析顯示,在懷孕期間,不同組織之間的代謝耦合(或相互作用)是有組織的和有系統的。這四個超級群組(super-clusters)代表了不同組織間具有相似代謝特徵的群組。這四個超級群組分別是:

1. 血清、頭皮皮膚和腹部皮膚。
2. 心臟組織和骨骼肌肉。
3. 肝臟和腎臟。
4. 脊髓、胎盤、卵巢、子宮、乳腺、胸腺、腎上腺和胰腺。

在孕早期,為了支持胚胎發育,母體各組織通常協調運作,密切合作進行代謝活動。但隨著懷孕進行,這種協同作用減弱,各個組織更加獨立地調節自己的代謝過程,這可能是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能量需求和保護胎兒免受代謝紊亂的影響。

非懷孕時骨骼肌與多個組織高度相關,但到了早期和中期懷孕,它與心臟組織的關聯度下降。胎盤一開始主要與子宮關聯,隨著懷孕進展,與心臟、卵巢和肝臟的關聯度增加。此外,卵巢在非懷孕時與皮膚組織高度相關,但懷孕期間這種關聯減弱,而與胎盤的關聯增強。這些變化反映了孕期代謝耦合的複雜動態。

孕期間,皮膚、胎盤、心臟組織、子宮和卵巢之間的代謝耦合發生了顯著變化。與非孕期相比,孕期這些組織之間的代謝耦合度降低,到了晚孕期更達到一個高度解耦且更不均勻的狀態。胎盤的出現與代謝耦合的階段性轉變相吻合,特別是它與子宮和其他組織的耦合在早孕期後轉向卵巢和心臟組織。這顯示孕期對女性組織間廣泛的代謝互聯有深刻的影響,孕期期間代謝重塑顯著。

這些結果顯示,即使在不同的妊娠階段,身體的不同器官系統也能夠透過代謝過程相互連結,並且這些連結在懷孕期間是動態變化的。

激素調節方面,研究團隊發現孕酮在胎盤、血清、子宮、胰臟組織、腎臟、脊髓和骨骼肌在中、晚孕期相比非孕期持續增加。孕烯醇酮在多個組織中也顯示出在中、晚孕期持續增加的趨勢,包括胎盤、脊髓、心臟組織、肝臟和腎臟。此外,孕酮和孕烯醇酮在早孕期特別在卵巢、乳腺和腹部皮膚中增加。脫氫表雄固酮硫酸鹽(DHEA-S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一種由腎上腺皮質合成的弱雄激素)也在多個組織中持續增加,包括胎盤、脊髓以及心臟和胰臟組織。有趣的是,皮質酮(之前被認為與壓力相關的皮質醇類似的一種激素)也在孕期的多個組織中增加,包括胎盤、心臟組織和血清。

為確認猴子的資料在未來可以應用到人類,研究團隊將猴子的實驗數據與人類孕婦血液代謝體資料做比較,發現妊娠期間人類孕婦血液上升或下降的大多數代謝物與猴子的數據都呈現類似的變化趨勢。研究團隊進一步收集了正常懷孕和妊娠高血壓孕婦血液,透過定量檢測了其血清皮質酮,發現與正常孕婦相比,妊娠高血壓患者血清皮質酮量顯著降低。研究團隊利用皮質酮抑制劑處理人類胎盤滋養細胞,發現皮質酮抑制劑顯著增加了hTSCs、EVTs和STBs中TNF-α和IL-8的表達,顯示妊娠期皮質酮缺乏可能引起妊娠高血壓患者胎盤出現滋養層發炎反應。以上發現初步證實了這個研究所獲得的資料是相當有意義的。

從整體來看,非孕期的狀態是一個高度均勻的網絡,具有廣泛的組織間耦合,而孕期則導致非均勻的網絡,耦合度降低。就像其他擴散熱力學系統一樣,代謝網絡傾向於達到最大的耦合和熵。然而,孕期的需求打破了這一傾向。研究結果顯示,為了讓組織適應孕期的代謝狀態,母體組織需要傳送更多的調節信息,而這意味著相關能量成本的增加。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孕期母體需要更高的能量投入來支持調節信息成本,並可能解釋母體食物攝入量的不成比例增加,超過了胎兒的能量需求。

參考文獻:

A multi-tissue metabolome atlas of primate pregnancy Cell. Volume 187, Issue 3, 1 February 2024, Pages 764-781.e14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1.043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為什麼女性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比例高?(簡易版)

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蝴蝶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你知道嗎?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SLE)的女性與男性比例大概是9:1[1],而乾燥綜合症(Sjogren's syndrome)的比例更是高達10:1[2]!

作為女性,我自己也有遇到一些自體免疫方面的小問題,周圍有很多女性朋友也有類似的困擾。我們常常會思考:這難道和女性荷爾蒙有關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這確實和女性有很大的關係。

最近的研究發現[3],問題出在一個叫做「Xist核糖核蛋白(RNP)複合體」的地方。

那麼,什麼是Xist呢?Xist(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是一種長非編碼RNA(lncRNA),主要功能是在哺乳動物的雌性體內,隨機讓一條X染色體變得不活躍。這個過程稱為X染色體不活化(XCI),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因劑量平衡過程,確保雄性和雌性在X染色體上基因的表達量是一致的(雄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Xist RNA在不活躍的X染色體上累積,並通過招攬各種表觀遺傳修飾因子,改變染色體的結構,從而使X染色體上的大部分基因都變得沉默。

因為X染色體不活化的關係,我們在觀察血液抹片時,能在白血球中看到所謂的巴爾氏體(Barr Body)。而三花貓(calico cat)幾乎都是雌性,這也是因為X染色體不活化造成的。

研究團隊發現,Xist RNP包含很多自身抗原成分,這是性別偏向自體免疫疾病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

透過在雄性小鼠體內誘導Xist表現的轉殖模型,研究團隊對Xist與自體免疫的關聯進行了研究。這些轉殖小鼠展現出類似於雌性的多器官病變和淋巴細胞活化,這顯示Xist在自體免疫疾病的性別偏好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類患者對Xist RNP的多個成分有顯著的自身抗體反應,這進一步支持了他們的發現。

研究團隊還識別出在自體免疫疾病中可能與Xist RNP有關的B細胞族群,並觀察到在表現Xist的轉殖動物中,疾病的嚴重程度可能是由於B細胞和T細胞中異常的B細胞活性增加以及免疫調節過程的減少所驅動的。

此外,研究團隊也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和轉殖小鼠對XIST RNP的多個自體抗體進行了檢測,發現存在針對Xist RNP本身的新型自體抗體。

通過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和轉殖小鼠的血清進行檢測,研究團隊確認了Xist RNP作為自體抗原在人類疾病中的角色。這些實驗結果進一步支持了Xist RNP在自體免疫疾病中的潛在作用,並為未來的研究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這些發現說明,特定的性別相關的lncRNA可以結構性地影響自體免疫反應。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女性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比例特別高了!

想瞭解更多嗎?請看完整版或直接看論文~  

參考文獻: 

 [1]Lisnevskaia L, Murphy G, Isenberg D (November 2014).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he Lancet. 384 (9957): 1878–1888. CiteSeerX 10.1.1.1008.5428. doi:10.1016/s0140-6736(14)60128-8. PMID 24881804. S2CID 28905456

[2]Ng W (2016). Sjögren's Syndro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0–11. ISBN 978019873695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ugust 2016.

[3]Dou et al., 2024, Cell 187, 733–749 February 1, 2024 a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2.037 ll

為什麼女性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比例高?

紅斑性狼瘡的蝴蝶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女性得自體免疫疾病的比例通常比男性高。例如,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的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9:1[1],而Sjogren’s syndrome(乾燥綜合症)的比例則高達10:1[2]。

身為女性,我自己也有一些自體免疫相關的小毛病,而身邊有這個困擾的女性朋友非常多。我常想:難道真的是女性荷爾蒙的影響嗎?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3],還真的跟女性有關。

研究團隊發現,是一個稱為「Xist核糖核蛋白(RNP)複合體」的錯。

什麼是Xist ?Xist(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是一種長非編碼RNA(lncRNA),主要功能是在哺乳動物雌性中隨機讓一條X染色體失去活性。這一機制稱為X染色體不活化(XCI),是基因劑量補償的重要過程,確保雄性和雌性在X染色體上基因的表現量保持一致。Xist RNA在失去活性的X染色體上大量累積,並透過招募多種表觀遺傳修飾因子,促進染色體結構的改變,從而達到沉默X染色體上大多數基因的效果。

X染色體不活化讓我們在看血液抹片的時候,會在白血球看到所謂的巴爾氏體(Barr Body),而三花貓(calico cat)幾乎都是雌貓,也是因為X染色體不活化的緣故。

研究團隊發現,Xist RNP包含許多自身抗原成分,是性別偏向自體免疫性的重要推動因素。

研究團隊透過在雄性小鼠體內誘導Xist表達的轉殖模型來研究Xist與自體免疫的關聯。這些轉殖小鼠展現了類似於雌性的多器官病理變化和淋巴細胞活化,顯示Xist在自體免疫疾病的性別偏好中扮演關鍵角色。此外,研究團隊也發現人類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對Xist RNP多個成分有顯著的自身抗體反應,進一步支持這一發現。

研究團隊也識別出在自體免疫疾病中可能與Xist RNP有關的B細胞群落,並觀察到在表現Xist的轉殖動物中,疾病的嚴重程度可能是由於B細胞和T細胞中異常B細胞活性的增加以及免疫調節程序的減少所驅動的。

另外,研究團隊也進行了自體免疫患者和轉殖小鼠對XIST RNP的多個自體抗體檢測,並發現對Xist RNP本身的新型自體抗體存在。

透過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和轉殖小鼠的血清進行檢測,研究團隊確定了Xist RNP作為自體抗原在人類疾病中的角色。 這些實驗結果進一步支持了Xist RNP在自體免疫疾病中的潛在作用,並為未來研究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這些發現顯示,特定的性別相關lncRNA可以結構性地影響自體免疫反應。

參考文獻:

[1]Lisnevskaia L, Murphy G, Isenberg D (November 2014).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he Lancet. 384 (9957): 1878–1888. CiteSeerX 10.1.1.1008.5428. doi:10.1016/s0140-6736(14)60128-8. PMID 24881804. S2CID 28905456

[2]Ng W (2016). Sjögren's Syndro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0–11. ISBN 978019873695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5 August 2016.

[3]Dou et al., 2024, Cell 187, 733–749 February 1, 2024 a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2.037 ll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植物為基礎飲食(plant-based diet)如何塑造營養、環境和經濟的未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都聽過素食是一種環境友善的飲食模式,其實真的不需要一再強調。不過,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瑞典的研究,還是有些地方蠻值得關注的。

研究團隊透過建立模型來分析。研究團隊首先推導出瑞典目前的平均飲食習慣,然後設計出六種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方案,這些方案主要是將動物來源食品替換為植物性替代品或全食物。接著,對這些飲食方案進行營養品質、環境影響和經濟成本的綜合評估,透過模型分析來探討這些飲食轉變在可持續性、營養充足性和經濟可行性方面的潛在影響。

在這項模型研究中,研究團隊首先推導出目前瑞典平均飲食,然後構建了六種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方案。這些方案涉及將動物源性食品(ASFs)替換為相對應的植物性替代品(如將乳製品換成植物性乳製品)或全食物(如豆類、穀物、蔬菜)。接著,他們將這些方案與其相應的營養、環境和價格數據進行了配對。從搖籃到消費者階段,包括必要時在消費者階段進行烹飪,以便於公平比較需要不同烹飪時間的食物。

其中的全食物飲食是指將動物來源食品替換為未加工或輕度加工的植物性食物。因此,全食物飲食不包括肉類或其他動物來源食品,而是主要由水果、蔬菜、全穀類、堅果、種子、豆類等植物性食物組成。通過這種方式,全食物飲食旨在提供營養均衡且環境友好的飲食選擇。

為評估各飲食方案的營養品質,研究團隊將每項食品與其營養成分數據相對應。他們利用瑞典國家食品局的資料庫,得出每公斤或每升食品產品的營養值。該資料庫提供超過2000種食物及菜餚的55種巨量、微量營養素組成資料。研究團隊專注於食品和非酒精飲料,並採用每項食品營養成分的中位數值。

研究團隊透過利用生命週期評估(LCA)計算了不同飲食方案的環境影響。主要關注三個環境影響因素:溫室氣體排放(GHGe)、耕地使用(LU)和消耗性淡水使用(WU)。瑞典食品消費的環境影響數據來自Moberg等人的研究。對於某些食品(如豆類、大豆食品和植物性替代品),由於瑞典農業局的資料庫中沒有這些產品,因此便從其他資料來源獲取了相關LCA數據。此外,他們還考慮了瑞典零售連鎖店的食品價格,以相應食品項目的中位數價格來計算。

研究團隊發現,將動物來源食品替換為植物性替代品會使每日飲食支出略微增加(3-5%),而將其替換為全食物則會使飲食支出下降(4-17%)。具體來說,植物性替代品飲食比全食物飲食貴10-20%。因此,從經濟角度來看,植物性替代品飲食可能會稍微增加飲食支出,而全食物飲食則可能更經濟實惠。

研究顯示,植物性替代品飲食可以滿足大部分北歐營養建議,但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硒,同時增加了鐵、鎂、葉酸和纖維的攝入,減少了飽和脂肪的攝入。相比之下,全食物飲食可以更好地滿足營養需求,因為它們是未加工或輕度加工的食物,含有更多的營養素。

研究結果顯示,將動物來源食品替換為植物性替代品或全食物飲食在溫室氣體排放、土地利用和淡水利用方面都有顯著的減少。具體來說,植物性替代品飲食可以減少30-52%的溫室氣體排放,20-45%的土地利用和14-27%的淡水利用。此外,研究還發現,將動物來源食品替換為全食物飲食也可以達到類似的環境效益,這強調了減少動物來源食品消費的必要性。

這個研究比較特別的點是研究團隊把經濟因素納入,畢竟有些加工素食品真的是不便宜。我茹素多年,雖然對素食加工食品沒有特別的愛好,但有時也會看一下價格,真覺得不是可以天天吃的。這個研究也顯示,如果不執著於素食加工食品,吃素其實是可以兼顧經濟與環保的。

參考文獻:

Bunge, A.C., Mazac, R., Clark, M. et al. Sustainability benefits of transitioning from current diets to plant-based alternatives or whole-food diets in Sweden. Nat Commun 15, 951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328-6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粒線體(mitochondria)的母系遺傳解謎

 

圖片來源:Nature Genetics

你知道我們的粒線體(mitochondria)都是來自母親嗎?如果你以前不知道,現在你知道了。

粒線體也被稱為細胞的能量工廠,負責進行細胞呼吸作用的丙酮酸氧化、檸檬酸循環以及電子傳遞鏈。一個葡萄糖經過細胞呼吸作用可以產生32 ATP,而其中的30個都是在粒線體,所以粒線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是,我們的粒線體都是媽媽給的。每年母親節,都要感恩媽媽給你粒線體。(哈)

為什麼爸爸的粒線體不能傳給孩子?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受精時只有精核進入卵細胞,精子其他的部分都被拋棄,所以爸爸的粒線體無法傳給孩子。

但是觀察的結果發現,精子的粒線體是會進入卵細胞的。那麼,為什麼最後都沒有留下來?

最近的研究發現,那是因為精子的粒線體都沒有DNA。

為什麼精子的粒線體DNA(稱為mtDNA)會不見?

研究團隊發現,精子在成熟過程中,會合成一個特別版的TFAM(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這個TFAM並不只是一個轉錄因子,它還會緊緊地與mtDNA結合在一起,保護mtDNA,讓mtDNA不會被傷害。

但是在精子的成熟過程中,TFAM的mRNA會發生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產生一個不一樣的TFAM。這個TFAM前面雖然有粒線體的定位肽,卻缺少部分胰蛋白酶片段,導致不能被送進粒線體中,反而被磷酸化之後送進了細胞核。

缺少了TFAM的精子粒線體,它的DNA就會被分解,導致精子的粒線體沒有DNA。如此一來,雖然在受精時精子的粒線體也被送進卵細胞,但是卻因為缺少mtDNA無法自行複製,所以很快就變成時代的眼淚了。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都無法從自己的父親那裡得到粒線體。

參考文獻:

Lee, W., Zamudio-Ochoa, A., Buchel, G. et al. Molecular basis for maternal inheritance of human mitochondrial DNA. Nat Genet 55, 1632–1639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3-01505-9

螞蟻(ant)的智慧防禦:揭秘對有害食物的快速避免行為

 

圖片作者:ChatGPT

你家有沒有被螞蟻入侵的經驗?我有!

每隔一兩年,家裡就會被螞蟻入侵。其他地方我都覺得沒意見,但是螞蟻入侵床鋪就是不!可!以!爬到身上已經讓我睡眠品質下降,更糟糕的是還會咬我,讓我整個晚上都沒辦法好好睡。

這時候只好去買螞蟻藥了。

去超市買了螞蟻藥,卻發現上面寫了「螞蟻個性多疑」的描述。嗄?!螞蟻個性多疑?

因為這個描述,所以我每次放螞蟻食餌的時候都很小心,以免引起螞蟻的疑心。所以,當我看到最近的這篇研究的時候,我立刻下載拜讀。

首先,研究團隊給了三種溶液。

溶液一,蔗糖。

溶液二,蔗糖加3%硼酸(boric acid)。硼酸是一種常用的殺蟲劑。

溶液三,蔗糖加奎寧(0.26克/公升)。奎寧很苦。

測試的結果,98.4%的螞蟻都吃了溶液一、97.8%的螞蟻都吃了溶液二、只有15.7%的螞蟻都吃了溶液三(可見螞蟻也是有個體差異的嘛)。

接著,研究團隊在兩個地點都放了蔗糖溶液(溶液一)。等到兩邊的螞蟻數目大致相同,將其中一邊換成上面的溶液二(毒餌)。

結果發現,前三小時沒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接下來毒餌組的螞蟻數目就直線下降,只有對照組的四分之一。

接著,研究團隊觀察螞蟻在不同地點的活動變化,尤其是在接觸到毒餌和糖水之後。研究團隊在不同地點(包括毒餌站點、糖水站點,以及這些站點周圍2米和4米範圍內)測量螞蟻的活動,並與每個地點的基線活動(放置橋梁之前的活動水平)進行比較。

結果他們發現,在餌料開放後1到3小時,所有測量點的螞蟻活動與各自的基線活動沒有顯著差異。到了第二天早上,螞蟻活動仍然沒有在任何測量點上顯著變化。

但是在餌料開放後大約25到27小時時,只有在毒餌站點(0米)的螞蟻活動開始顯著減少,2米範圍內的減少趨勢也輕度顯著。到了餌料開放後49到51小時,在更遠的地點(4米處)的螞蟻活動也顯著減少。 重要的是,雖然直接在毒餌橋上的螞蟻活動在放置餌料後十幾個小時顯著減少,但在這些橋附近的螞蟻活動(毒餌點和2米範圍內)在那時仍然保持不變,並從25到27小時開始才顯示出輕微的減少。這表明螞蟻在接觸到毒餌後的行為改變是漸進的,最初從餌料附近開始,然後逐漸向外擴展。

此外,糖水站點的螞蟻活動在整個研究期間相對於基線保持穩定,這表明有毒餌料對螞蟻行為的影響是特定的,不涉及整體螞蟻族群的減少。

總而言之,螞蟻對毒餌的反應是有選擇性的,並且這種反應是隨時間漸進的,而且是從餌料最接近的地方開始,逐漸向外擴散至整個螞蟻活動範圍。

毒餌組的螞蟻越來越少,是不是因為他們很快就死光了?研究團隊測試了一下,前六小時毒餌組的螞蟻只有5.8%死亡,顯示並不是這個原因。

所以,研究團隊認為,可能是螞蟻吃了毒餌之後不舒服,就想辦法通知同伴,於是大家都不敢去吃了。雖然還是有少數螞蟻去吃,但大部分的都不去碰毒餌了。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每隔幾年,我家都會被螞蟻入侵一次的原因吧?他們不來,並不是都死光了,而是躲開毒餌了...

參考文獻:

Zanola, D., Czaczkes, T.J. & Josens, R. Ants evade harmful food by active abandonment. Commun Biol 7, 8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3-05729-7

夜空的誤導者:解析昆蟲與人造光源的迷航之謎

 

圖片作者:ChatGPT

聽過「飛蛾撲火」這句成語嗎?這是形容燈光對昆蟲的「致命的吸引力」。千百年來,人們看著一隻又一隻的昆蟲前仆後繼地衝向光源,當然也就有些好學深思的人開始想:為什麼?

過去對於「飛蛾撲火」現象有幾種理論。一種是昆蟲利用自然光導航,但人造光源干擾了它們的導航系統。另一種理論認為昆蟲試圖保持與光源固定角度飛行,但由於人造光源的特性,昆蟲無法正確估計與光源的距離,最終導致撞向光源。這些理論都在試圖解釋昆蟲為何會被人造光源吸引並產生撞擊行為。

最近又有一個研究探討為什麼飛蛾要撲火。研究團隊認為,唯有透過高解析度的動作捕捉和立體攝影,重建昆蟲繞人造光源飛行的立體動態,才能解決這個大哉問。結果顯示,根本飛蛾沒有撲火!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真相是,昆蟲並不是直接向光源飛去,而是將背部轉向光源,形成垂直於光源來進行飛行。

為什麼昆蟲會這樣飛?當然與昆蟲在自然光環境下如何維持飛行有關。原來昆蟲只要持續讓自己與陽光的光線保持垂直,牠就可以保持自己與光源的距離,如此就能平穩的飛行。

雖然太陽也是點光源,但由於太陽距離我們很遠,所以到地球時,光線已經變成全部都是平行的。這種特性使得昆蟲能夠利用太陽光進行有效導航:只要昆蟲持續讓自己與光線保持垂直,牠就可以保持自己與光源的距離,如此就能平穩的飛行。

但是人造光源距離昆蟲很近,所以昆蟲只要飛一點點距離,就會發現光線的角度變了,於是它就要改變角度,然後再飛一小段就發現又變了,於是又要調整。不斷地調整角度導致它們無法正確估計自己與光源的距離,因此在不斷調整飛行路徑以保持與光線的角度一致時,它們會逐漸靠近光源,最終撞入其中。

研究團隊還嘗試了把燈光往上打或往下打。結果發現,當燈光往上打時,因為光線直射向空中,不太會吸引昆蟲,使得昆蟲較難直接與這樣的光源接觸,減少了昆蟲被吸引並飛向光源的情況。可是,當燈光往下打時,昆蟲可能會被光源下方的反射光吸引,導致它們向下飛行並可能撞擊地面或光源周圍的物體(如車子)。這是因為它們的導航系統被反射光干擾,使得它們無法正確判斷光源的位置和距離。

所以,為了昆蟲好,我們的路燈設計要盡量減少往下打光,這樣才能減少昆蟲的傷殘事件。

參考文獻:

Fabian, S.T., Sondhi, Y., Allen, P.E. et al. Why flying insects gather at artificial light. Nat Commun 15, 68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4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