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雌蝴蝶:對不起(關翅膀),我沒性趣!

Butterflies close wings to avoid sex
對人來說,由於文化的不同,有時候要拒絕追求者還真的是門大學問。筆者在國外時曾經有同事被南歐來的同仁窮追不捨,最後只好向personnel office求援,結果對方大感冤枉,原來在男方的祖國,對心儀的女生窮追不捨是對女生的一種讚美,誰知道到了美國成了性騷擾。


動物界也有窮追不捨的例子,但是雌的紅小灰蝶(Lycaena phlaeas daimio, small copper butterfly)有一套拒絕的方法。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本的科學家觀察紅小灰蝶發現,雌性紅小灰蝶如果不想交配,當雄性紅小灰蝶靠近的時候,她會把翅膀合起來。


如果雄性紅小灰蝶靠近的是還沒有交配的雌性紅小灰蝶,大部分的情形下雌蝶會維持翅膀在展開的狀態。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可以看到,當雌紅小灰蝶把翅膀維持在展開的狀態時,可以充分顯露出她的花紋,所以也更容易讓雄蝶看到。


對於已經交配過的雌性紅小灰蝶,由於她已經不需要再次交配,為了避免被雄蝶「霸王硬上弓」而受傷,雌性紅小灰蝶在雄蝶靠近時,會把翅膀合起來。


不知道動物界是否有比這個更清楚明白的「NO」了。


Avoiding Male Harassment: Wing-Closing Reactions to Flying Individuals by Femal small copper butterflies.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黑色的植物,真的存在在地球上!

今天看到PanSci網站有篇文章提到:如果真有星球兩個太陽,那個星球上面的植物可能是黑的。我仔細看了一下文章,其實裡面提到的黑色的植物應該不是存在於有「兩個太陽」的行星上,而是在以紅矮星為太陽的行星上。

不過,由於我本身是多肉植物的愛好者,仙肉迷們應該都知道多肉植物的型態多變,顏色也變化很大,但有趣的是,有一屬的多肉(Sinocrassula)大多是深色的,而且其中被稱為四馬路/泗馬露(Sinocrassula yunnanensis)的這種多肉,竟然真的是黑的。

Sinocrassula yunnanensis
究竟這種黑色的植物跟光合作用的適應有沒有關係呢?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Sinocrassula的原產地在中國雲南及緬甸北部,而且是位於海拔2500-2700m左右的高山上喔!高山上應該輻射是比較強,是否為了怕曬傷所以演化出黑色(或深色)的外觀?老葉是有點想要研究看看,不過四馬路實在有點貴,在多肉界算是比較高價位的植物(上面那株是種在兩吋盆裡,要價300大洋),要對它動刀真的有些捨不得,可能等繁殖的多一些再來考慮吧!

除了Sinocrassula以外,還有另外一屬Lenophyllum好像也都是深色的,不過這屬的植物原產於德州以及墨西哥東北部,這些地方是否紫外線也特別強?另外是原產於雲南、緬甸或德州、墨西哥東北部的植物,應該也有不少不是深色的,所以究竟演化出黑色/深色的外表,是否與保護自己免於曬傷有沒有關係?


Lenophyllum reflexum 深蓮
我可以認同如果要吸收所有的波長的光,植物會變成黑色的;不過在有兩個太陽的情況下,為免於曬傷發展出深色的外觀這點,我想大概還需要去研究、研究。


如果純粹以生物化學的角度上來看,在地球上要長出「黑色」的植物並非不可能,但是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他可以利用所有的光能,第二種是他可以利用部分的光能,其他部分則是吸收以後以熱能的形式發散掉了。


我們先來看這個從Lehninger生物化學借過來的圖。




從上面這個圖可以看到,存在在高等植物裡面的色素如葉綠素a、b(chlorophyll a, chlorophyll b),以及β-胡蘿蔔素(β-carotene)還有葉黃素(lutein, xanthophyll)加起來,大約涵蓋了以紅光(620-680nm)以及藍光(380-490),對於綠光與黃光吸收得很少,所以高等植物看起來都是綠色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陽光裡面的黃光與綠光在地球上就是完全沒有被利用到;上圖除了葉綠素a、b、β-胡蘿蔔素以及葉黃素以外,還有藻紅素(phycoerythrin)以及藻藍素(phycocyanin)兩種色素;這兩種色素吸收的範圍「恰巧」是黃光與綠光。由於他們不吸收紅光與藍光,所以看起來不是紅的就是藍的,紅色的就是藻紅素,藍色的就是藻藍素。


這兩種色素怎麼來的呢?原來他們存在於藍綠菌(cyanobacteria)中,而藍綠菌生存在水池裡,通常他們生存的環境中一定還有高等植物,如果大家都吸收同一波長,競爭的結果藻類當然爭不過種子植物,所以就要演化出可以吸收其他波長光波的色素。


當然也有可能是先演化出藻紅素與藻藍素,後來的陸生植物為了跟藻類競爭所以選擇吸收黃、綠光波以外的光;不過,從不論是高等植物或藻類裡面的光系統(photosystem, 植物用來捕捉光能的構造)反應中心(reaction center)的色素也還是葉綠素a這點來看,可能是藻類因不敵與陸生植物競爭,另行演化出不吸收紅光、藍光的色素這個可能性較高。當然我非藻類專家,僅就書本上的證據來說話,如果有藻類專家願意給我一些指正,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


所以,回到黑色植物的問題;如果有植物能夠具備所有上圖的色素,當然他有可能看起來是黑的;當然以書上的證據來看,既然不論是高等植物或是藻類都用葉綠素a作為光系統反映應中心的色素,這樣的可能性發生在地球上也並非全無希望的事。


不過,我們的Sinocrassula與Lenophyllum是否為這類的植物,或是為了防輻射而產生大量的其他色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等)而使植物本身呈現黑色/深色的外觀,這就不是我目前所能瞭解的囉!目前對於Sinocrassula的瞭解就是,因為它進行CAM代謝(景天科都是),所以他長得很慢,而它喜歡強光,但是光線轉弱時也不會死亡,只是生長會變慢而已。或許這會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植物(如果可以長快一點的話啊啊啊啊...)?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道高一尺,E. coli高一丈

German Scientists Finger Rare Serotype in Massive E. coli Outbreak - ScienceInsider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上圖是聲名狼籍的O157:H7型EHEC

從五月的第二週開始,德國(漢堡)就開始陸陸續續有人因為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EHEC,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而住院,並有不少發展出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


過去每年也都會有EHEC,可是今年的病例格外多,本來一年了不起六七十人,今年從五月的第二周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人了;這也罷了,更奇怪的事情是,以前多半都是感染小孩,可是今年卻大部分都是成人,且女性偏多。


科學家們努力的找出病原,結果更讓他們驚奇,今年的病原竟然不是向來聲名狼籍的 O157:H7型,而是O104:H21!過去20年收集到的588個檢體中,只有兩個是O104:H21,其他的大部分是O157:H7。


這次的病原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缺乏intimin蛋白。大腸桿菌用intimin蛋白來附著在腸道壁上,大部分的EHEC都具有intimin蛋白。


這隻菌在1994年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落賽」地圖上,當時造成18人感染。但是這次它來勢洶洶,已經在德國感染了140人,且造成1人死亡。


過去我們一直都相信「人定勝天」,但是這麼多年與微生物對抗下來,我們的原核大爺其實也是位可敬的對手呢!


2011/5/29 更新:最近發現可以用抑制補體系統(complement)的抗體去治療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最近的NEJM(2011/5/30 更新:新華網的這篇新聞上有提到這個療法)。由於這個療法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而且相當昂貴,保險又不給付,所以就不另文介紹了。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原來大頭是為了「聞」得更好

Mammals' Big Brains Began With a Sniff - ScienceNOW


相對於身體大小來說,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大腦爬行動物和其他動物大 10為什麼呢?有人說是因為始祖哺乳動物是夜行動物,提高聽力比提高視力更重要也有人認為,哺乳動物的大腦之所以比較大,是因為許多早期的哺乳動物在縮小體積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未能按比例縮小
圖片來源:Science Now
CT掃描比較現代負鼠大腦(上左)和已滅絕的Hadrocodium(右下),顯示嗅球紅色)明顯的擴張


最近科學家透過重構的兩個已知最古老原始哺乳動物 Morganucodon 和 Hadrocodium 頭骨化石發現嗅覺可能才是最初促成大腦發育的背後的主因。


在匹茲堡的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的古生物學家們,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頭骨建立了大腦虛擬三維立體endocasts,並從而了解哺乳動物的大腦是如何開始變大。


他們發現,哺乳動物大腦大小的進化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首先,由存活在1億9千萬年 Morganucodon(生活在三疊紀晚期的一種原始哺乳動物)來看,牠的大腦幾乎比cynodont(犬齒獸,出現在晚二疊紀的一種卵生原始哺乳類)大了50%,其中尤其是嗅球(olfactory bulb)的增大更明顯。第二個階段是發生在 Hadrocodium(生存於侏羅紀)這種目前已知與哺乳動物親緣最近的生物上,牠的大腦又擴大了50%,其中與嗅覺有關的部分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增幅第三個階段發生在6千5百萬年現代類型的哺乳動物,主要擴大的腦區是經由統合不同的感覺區域來控制神經肌肉協調的部分


這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證據證明,大腦在關鍵階段最初擴大的區域在哪裡。不過要注意的是,大腦由嗅球開始擴大並不意味著嗅覺帶動了大腦的擴大,很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

不管是什麼引起大腦的擴大,這篇研究的成果顯示了,哺乳動物腦組織格局顯然在演化的非常早期就開始進行了



就像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學者說的,哺乳動物並不是為了思考而得到更大的大腦,而是為了嗅覺這個緊迫和更基本的需要。“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LAMC3是「聰明基因」嗎?

天才與白痴只有一線之隔?研究:「聰明基因」或許為關鍵


人的智力到底跟遺傳有多大的關係?筆者雖然不是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卻也知道人的智力應該不是由單一基因決定的,而應該是多對基因來決定人的智力。

今天看到上面連結這篇文章,第一個直覺就是「不可能」!於是就展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去找Nature Genetics這本期刊。

結果再度的令人失笑。在今年5月15日發行的Nature Genetics期刊的那篇文章中,只提到了兩件事。

一、LAMC3的突變造成枕葉側面的巨腦迴症(occipital pachygyria mainly localizing to the lateral surface)。
二、病人是因為會有失神性癲癇發作(absence seizures)以及輕度的發育遲緩(mild developmental delay)而送醫,並不是「白癡」。

圖片來源:NowNews
這篇文章裡面總共找到四個病人,這些人都在LAMC3這個基因上面有突變,也都有巨腦迴症,也都有類似的症狀,但其中一位現年33歲,具有一般人的智商水準(average intelligence),雖不是天才,也不是白癡。

其實看看上面那張照片(根據Now News網站上的資訊,是Fox News),可以看到記者不論中外,都喜歡下誇大的標題;原來的文章只說 'Recessive LAMC3 mutations cause malformations of occipital cortical development',也就是「LAMC3隱性突變導致枕葉皮質型態發育不良」,半點也沒有提到智力,而且就像上一段說的,事實上這幾位病人的智力似乎都頗正常,除了會有失神性癲癇發作以及輕度發育遲緩外,實在跟正常人的差別不大。


但是到記者的手裡就完全不一樣了!先是FoxNews給這個發現下了一個大大的標題:「科學家說,天才或白癡可能就差在一個基因上」,接著到了我們的記者手裡,LAMC3就一躍而成「聰明基因」了!嗚呼!


5/19 後記:感謝網友指正,absence seizures已改為「失神性癲癇發作」。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除了地球,我們沒有其他選擇

太陽系外找到適宜生命行星 搭火箭30萬年才到得了



圖片來源:中研院天文網
這一兩年,每隔一陣子就會看到這樣的新聞。筆者手上還有去年9/30的新聞,講的還是同一顆行星gliese581g。


今天的新聞主要是宣布發現這gliese581g可能根本不存在,不過一樣圍繞著Gliese紅矮星的gliese581d卻的確是適宜生命的星球。大部分人看到了應該會都會覺得高興,畢竟總算找到第二顆地球了。


不過筆者在去年看到那個新聞時,上面說它距離地球約20光年。當時筆者第一個反應就是「糟糕」!


為什麼糟糕呢?原因很簡單,目前我們能以光速飛行嗎?我想答案很簡單,就是「不能」!我們目前只能用火箭,不用想就知道火箭飛得比光速要慢很多、很多、很多,所以用火箭要飛多久呢?


今天的新聞告訴我們答案了:要30萬年!以火箭要飛三十萬年,不只是我們的壽命沒有辦法活那麼長,就算用冷凍或人工冬眠(現在有這技術嗎?),火箭上能攜帶的燃料以及其他的材料,要撐30萬年大概都不可能啊!


但是再看去年的另一個新聞:資源不敷用 人類需要第2顆地球


這裡提到,如果按照現在的趨勢走下去,到2030年(也就是19年以後),我們需要另外一顆地球來幫忙;但是這第二顆地球要從哪裡找呢?除非我們能在19年內發展出光速飛行的技術,而且能夠穩定到可以載很多人,否則2030年我們就只能繼續生活在這個更熱、更擠的地球上,而且一籌莫展~恕我直言,一籌莫展的機率很高,畢竟我們現在連用火箭載大量的人都辦不到!


而且,這裡講的是依照目前的趨勢,如果每個人都要按照美國的人均資源消耗速度生活的話(而且我相信世界很多國家都會希望像美國人一樣生活,畢竟美國多年來經由好萊塢向外輸出美國的文化價值,看起來美國人的生活真的是很好過的),即使再多1個地球也不夠用,而是要再多3.5個地球...這真的是可怕極了啊!


當然,讀者看到這裡,可能會想,美國人到底過的是怎樣的舒服,怎麼會消耗的資源是我們的2.25倍呢?最近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告訴我們,美國人(還有歐洲人)光是糧食一項,平均每人每年浪費95-115公斤的食物,是亞洲、非洲國家(6到11公斤)的10倍以上。


不只是糧食,其他的資源美國人也用得比其他地方的人都凶;不過我們在這裡不是在只責任何國家,而是要點出一個事實:


如果照現在這樣用下去,2030年時這個地球的資源一定不敷使用,但是目前看來,我們也不可能移民外星球,畢竟用火箭要飛行30萬年!


既然我們除了地球,沒有其他的選擇;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認真的想想要怎樣永續經營。不是用嘴巴講講,也不是不負責任的說'Life will find the way.',而是要好好的去思考永續經營這個課題。


當然,最簡單的就是減少浪費。世界上的食物有1/3是浪費掉的,就像台灣的水,有22%是還沒有到水龍頭就跑掉了;如果可以減少浪費,相信不但可以養活更多人,也可以降低污染(丟掉的食物當然是污染源之一)。


不過,筆者覺得更重要的是,要把大家的心態改掉。不能再提倡消費、衝經濟成長率。提倡消費、衝經濟成長率造成為了鼓勵消費,東西還沒有壞就換新的,而且製造者也不鼓勵你修理;筆者曾有手機用到雖然手機還是很好,但電池已經不能再充電,當去通訊行詢問是否有電池可以替換時,商家的反應是現在手機出來後一年大概就買不到電池了(停產),於是只好換一台新手機。


畢竟持續的鼓勵消費、衝經濟成長率也就等同於要大家一年消耗的資源比一年多(不然哪來的成長率),但是我們真的沒有,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有辦法外星殖民,在「30萬年火箭飛行」可達到的距離內,我們是宇宙中的孤島,不好好想怎樣省吃儉用的活下去的話,很快,就要活不下去了。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曬不黑,或白不回來並不是好事情

ScienceShot: Tanning Ability Driven by Evolution - ScienceNOW

熱帶地區的居民,為什麼皮膚是深色的?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說不定現在還認為如此),因為黑色素可以濾掉紫外線,熱帶地區太陽大紫外線也強,黑皮膚是為了保護皮膚不被曬傷,才不會得皮膚癌。

聽起來很合理嗎?但是這個理論有二個不合理的點。

一、皮膚癌的致死率很低。

二、有些溫帶地區的原住民(如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皮膚是深色的;相對的,也有熱帶地區的原住民皮膚是淺色的。

這麼看來,其實深色皮膚跟陽光(或紫外線)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強;不過去年五月的研究發現,其實不是皮膚顏色的深淺,而是能不能被曬黑,以及一段時間不曬太陽以後能不能退白,才跟天擇有關。

我們都需要維生素D,但是維生素D合成的最後一個步驟需要270-300nm波長的紫外線將7-dehydrocholesterol轉換為維生素D3。
7-dehydrocholesterol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要出現這個波長的紫外線,紫外線指數至少要有3才行;但是如果生產太多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曬太陽皮膚會變黑,一部份的原因是怕製造太多維生素D。

但這只是「一部份」的原因而已喔!另外一部份曬太陽皮膚會變黑,是為了避免因為紫外線過量造成的葉酸缺乏。葉酸(folic acid or folate)是維生素B的一種,對於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非常重要;但是葉酸會因為紫外線的照射而失去活性。

如果我們曬不黑,除了會製造過多的維生素D以外,還會因為暴露在紫外線下太多,造成葉酸缺乏;那麼為什麼不乾脆就黑黑皮膚不就好了嗎?

原來,一段時間不曬太陽皮膚會白回來,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機制。如果不曬太陽(或是因為冬天太陽小)皮膚還是黑黑,那麼我們就會因為接收到太少的紫外線,造成維生素D合成不夠喔!在小孩會產生佝僂症(rickets)在成人則會產生骨軟化症(osteomalacia),很危險喔!

科學家們發現,原先生活在熱帶跟寒帶的居民,他們的皮膚顏色或是能不能曬黑/退白與天擇關係不大,但是原先生活在中緯度地區的居民,他們的皮膚能否曬黑/退白的確是天擇的結果喔!

所以,下次看到曬不黑的人,不要再羨慕他們了,要替他擔心是不是會產生葉酸缺乏症,或是會因為合成太多維生素D引發腎衰竭囉!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關於傷寒(Typhoid fever)
































這兩天所有的新聞都繞著511打轉,其實有個還蠻特別的事情想要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上面這個新聞是昨天的事情,有幾個竹科的員工吃了「印尼風味麵」以後,得了傷寒;結果發現病菌的來源是麵店的印尼籍老闆娘。

特別的是這位老闆娘本身並沒有症狀,但是採取檢體發現她就是病菌的來源,是所謂的無症狀帶原者。

這樣的事情對其他的疾病可能不常見,但對於傷寒來說卻早已不是新聞了。20世紀初的傷寒瑪麗(Mary Mallon)就是一位無症狀帶原者,終其一生她把傷寒傳染給了超過50個人,其中有3個人死亡。

美國政府在發現她是帶原者後,曾經將她隔離過一段時間,當時並沒有抗生素這種東西,所以隔離就僅能將她跟人群隔開,卻不能殺死她體內的病菌;一段時間後將她釋放,並要求她不能在從事原來的職業(廚師)。但不久後她又重操舊業(因為找到的新工作薪水低),還把名字給改了,但結果就是她再度將傷寒傳染給更多人。

後來美國政府只能選擇將她終身隔離,這對她當然頗不公平,但好像也沒有辦法。現在有抗生素,我們的這位新住民會被隔離後投藥,並定期檢查直到連續三次採樣都沒有病菌,她就可以再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其實歷史上除了「傷寒瑪麗」以外,還有「傷寒東尼」;傷寒東尼的病菌感染了大約100個人,比瑪麗的威力更大!但由於瑪麗是第一位無症狀帶原者,所以大家都只記得瑪麗。


瑪麗是愛爾蘭移民,除了小時候得過一次傷寒以外,終她的一生她始終都沒有再度發展出傷寒的病狀。由於當時社會對於愛爾蘭移民的偏見,她始終都認為美國政府將她隔離是一種對她的迫害,也一直都拒絕接受採樣(尤其是第一次採樣沒有檢出,更加深了她的信念)。

傷寒(typhoid fever)是由沙門氏桿菌傳染,為格蘭氏陰性桿菌,學名是Salmonella enterica enterica 的 Typhi血清型(有時被直接寫成Salmonella typhi)。 傷寒桿菌有許多血清型,通常在發現可能的病例後進行細菌培養,第一步要作的就是鑑定血清型。由於傷寒是法定傳染病,鑑定完血清型確認後就要通報疾病管制局

傷寒一開始會發燒,發燒可以到40度,伴隨著頭痛跟疲倦,這個階段常常會被誤以為是感冒。如果沒有治療,第二週開始除了繼續發燒以外,還會胡言亂語(譫妄)、腹瀉、玫瑰疹,第三週症狀到達最嚴重的階段,可能會有腸出血、腸穿孔(可致死),如果可以熬過這週,第四週可望慢慢恢復。但恢復後約有5%成為無症狀帶原者,他們不會再出現傷寒的症狀,但會排出傷寒桿菌,造成他人感染。如果沒有治療,致死率大約在10%-30%之間。

沙門氏桿菌與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是近親,它們都有很多血清型(serovar),有些血清型會導致很嚴重的疾病。沙門氏桿菌裡面比較出名的就是傷寒桿菌,而大腸桿菌中最有名的是O157型,它可以導致出血性腹瀉。這兩隻細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連噬菌體都可以互通(也就是說,感染沙門氏桿菌的噬菌體也可以感染大腸桿菌)。

雖然我們要感謝抗生素可以消滅無症狀帶原者,但是這些年來濫用抗生素的結果,對於抗生素有抗藥性的傷寒桿菌(MDR-typhoid)也相當多了。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早上11點15分了,不知道那位末日預言者現在在警局了嗎?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吃香肉的歷史

Earliest American Dogs May Have Been Dinner - ScienceNOW
有句英文的俗諺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老葉家裡也養著幾條狗,雖不至於把他們當作心肝寶貝,但總認為他們是家裡的成員之一,雖然家中成員也常常嫌他們太吵、只會製造垃圾,但說到要拋棄他們是全票通過的絕對不幹,更別提要聞其聲而食其肉了。

世界上有很多吃香肉的民族,不過歐洲跟美國人總認為吃香肉是野蠻而不人道(狗道?)的。1912年挪威探險家Roald Amundsen在他的首次南極探索中,由於攜帶的糧食不夠,不得不吃了拖雪橇的狗。Roald說香肉還不錯吃,但也強調要吃自己的狗實在是非常難過的決定。


撇開現代人把狗當作心肝寶貝般疼,還因為這樣造成這幾年獸醫大熱門不說,我們的老祖宗是否也會把狗當食物呢?最近的考古發現顯示了,美洲的原住民吃香肉的歷史,遠在九千年前就開始了。


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在德州洞穴裡的九千年前的人類糞便(好一坨老大便,不過當然早就不臭了),在裡面發現了狗的枕骨髁(the occipital condyle,位於頭後方靠近脊椎第一節的骨頭,如圖。髁音科)。


圖片來源:Science Now
這個枕骨髁經過比對以後,發現它應該和新墨西哥州的原生狗類是同種,進一步的粒線體DNA比對也證明這塊骨頭是屬於美洲的原生狗類的骨頭。這位年代久遠的苦主大約25-30磅重的短吻狗。


驚訝嗎?其實應該還好,畢竟我們的老祖宗是靠狩獵/採集為生,在食物短缺的時候,把腦筋動到來福身上也不是太奇怪的事;畢竟把狗狗當心肝寶貝的歷史應該也不算太久,還是自己的肚子填飽最重要,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