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臺灣青少年的叛逆期(續)

花了好些時間找了一些資料(必需要「砍普練」一下臺灣的資料真的不好找,當然也有可能是我跟臺灣政府的網站不熟),原本想要把上一篇「臺灣青少年的叛逆期」給修改一下,後來發現要改的部分太多,乾脆另發一篇。

在上篇我們提到,根據內政部的資料,我們的年輕人,在18歲那年的死亡率忽然提高,尤其是18歲的男性,死亡率比17歲的男性高上一倍。

由於臺灣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上大學(估計約為高中職在學人數的八成左右),但是否就真的這年紀的年輕人,因為比較愛冒險,加上對於相關技能以及環境不熟悉,因此比較容易「闖禍」呢?

因為衛生署的資料並不提供詳細的年齡層分析,因此筆者只好求教於教育部了。教育部對於在學的學生有個事故通報系統,因此每年都會有一個分析。

分析98-100年的數據(1, 101年教育部尚未提供),我們可以看到,對大專校院的學生來說,「校外交通意外」都是「意外事故」中的第一名,佔所有意外事故的四成以上;而如以全部在校學生來看,大專校院的學生發生校外交通意外佔各級學校的五成。


當然,學生還沒有念大學以前是不能開/騎車的,所以這也解釋了一部份為什麼我們的學生發生校外交通事故的,以大專院校的學生居多。但另一部份或許可以歸因於技術不夠純熟以及對環境不熟悉;依據衛生署提供的資料,15-24歲人口,事故傷害為死因第一位(46.1%),而到了25-44歲的壯年人口,事故傷害降到死因的第三位(13.6%)。

而這些意外事故發生的時間也跟在校的時間有關連:


可以看到,學生發生校外交通意外的高峰,分別是3-5月以及9-12(及)1月。這段時間恰好是上下學期開學期間,其中尤其以8月到9月這個轉折點令人心驚。雖然找不到全面的統計數據,但是以筆者所服務的學校來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發生意外的次數高過其他年級。

當然,筆者對於通報系統不熟悉,因此不很明瞭,當學生放寒/暑假時,若發生意外是否需通報?另外,2月以及7-8月的數據並未掛零,是否代表仍需要通報,或者這幾個月的數據代表的是當時正在輔導的學生?

分析所有在學學生通報的受傷/死亡人數,可以發現,男性學生意外受傷的比例高於女性學生(分別是1.66, 1.83, 1.99) ,而男性學生意外死亡的比例更遠高於女性學生(分別是2.43, 2.48, 2.29)。

為人父母的看到這些數據,接下來的反應會是什麼?

如果是「我不要給我的孩子離家上大學」,那麼就不是筆者分析這些數據的本意了。誠如「共病時代」裡面提到的,愛冒險是正常的,尤其整個社會給男性的教育,不正是在鼓勵他們多探索多冒險?對動物來說,未成熟的動物會有「掠食者偵察」(predator inspection)的行為,也就是主動接近他們的掠食者,甚至於跟蹤他們的掠食者,雖然免不了會有部分因此喪命,但如不去瞭解自己的敵人,又怎麼能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學著如何進行有效的趨避呢?

而對於人來說,雖然我們從學會農耕開始,就不再有掠食者了;但是生活在都市中,與同班同學、同仁之間的互動,有時候也類似於叢林。如果做父母的都不讓孩子去嘗試,成為「直昇機父母」,那麼有一天直昇機無法再在孩子頭上盤旋時,這個從來沒有自己單獨體驗過人生的孩子 ,要怎麼在都市的叢林中生存呢?

所以,為人父母的,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能夠做的最好的角色,是陪伴與引導。很多事情,或許我們幫他做,一下就做完了;但是這時候我們要想到,我們能幫他做一輩子嗎?不是你的一輩子,而是,你能幫他做到他往生的那一天嗎?如果不能,趁早讓他學會怎麼自己做;但是,我們可以教他怎麼做。就是不要替他做。

前陣子去台中參加研討會,聽到台北有些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班以後,還在旁邊繼續旁聽,打算回去以後,如果孩子不會,自己可以教他;還有父母送孩子到校門口,看到孩子還在睡覺,竟然引擎發動著在那裡等著孩子,打算等7:30再叫醒他;還有上高中的孩子,父母跟到學校來,吃完飯一口一口餵香蕉;聽到這裡,筆者不禁嘆息:這樣下去,孩子怎麼能自己去闖?

我們剛上大學的孩子,有人不知道垃圾是要倒的,因為都不倒垃圾跟室友起衝突;有人不知道洗一桶衣服要放多少肥皂,放了太多怎樣也洗不乾淨,穿上去渾身發癢;有人第一週就把一個月的預算大吃大喝光,接下來三週吃泡麵....這些,其實在離家之前,有漫長的18年可以有機會去體驗。

當然,教育並不容易。在教育的過程中翻白眼、大小聲都有可能;但是這是做父母的需要做的事,而不都是老師的責任。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臺灣青少年的叛逆期

最近一直在閱讀「共病時代」這本好書,看到第十一章提到叛逆期與死亡率的問題,就讓我想到之前曾看過一些文章提到,臺灣因為升學壓力大,所以我們的青少年的叛逆期延後,於是我上去內政部查看不同年齡層的死亡率,作一點簡單的分析。

民國96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可以看到,在96年的時候,從大概13歲開始,男生的死亡率便節節升高,在15-16歲之間有一個高峰,17-18歲又有一個高峰。

民國97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97年還是可以看到13歲開始,男生的死亡率就穩定上昇的跡象,而且在17-18歲之間急速上昇。

民國98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98年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民國99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99年,17-18歲之間這個高峰看起來非常的怵目驚心。

民國100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民國100年,17-18歲的高峰依然存在。

民國101年10-29歲人民死亡率變化
 連續三年(99-101),都可以看到17-18歲之間有一個很大的死亡率變化,尤其是對男生,幾乎是增加了一倍。

但是那個年齡的年輕人在做什麼呢?18歲應該是剛考上大學,筆者查了一下衛生署的資料, 發現15-24歲的年輕人,死因第一位是事故傷害。因為衛生署沒有提供更詳細的年齡分析,所以也只能看到這裡;但是15-24歲的男性,事故傷害佔總體死亡的51.4%,女性則是34.6%。而事故傷害到了壯年男性人口(25-44),則降為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佔總體死亡的15.4%,取而代之的則是惡性腫瘤,佔總體死亡的20.8%。

再回頭去看上面的統計圖表,筆者想,我們18歲的年輕人,在成為大學新鮮人後,不論是否離家,家裡的管制都會變得比較寬鬆,但是他們的心理準備好了嗎?或者,只是迫不及待地要脫離家人(主要是父母)的掌握,享受自由,但卻忘了尊重自己,照顧自己?

根據一篇有些年代(91年)的問卷調查結果(1), 當年我國大學生發生意外事故第一名是交通意外(24.9%),而學生自己在問卷調查中,認知對於意外發生原因,第一名是自己或他人不小心(68.1%),第二名是不安全環境(15.7%),這個「自己或他人不小心」是否也有一部份「冒險」的成分在內呢?

就如在「共病時代」裡面提到,在舊金山南部的「死亡三角」,因為有大白鯊跟弓漿蟲,那裡的水域是成年海獺不會造訪的地方,但是青春期的公海獺卻會經常性的短暫造訪那個地方(death challenge?)...根據「共病時代」上面提到,似乎任何動物都有他們的叛逆期,但是對人來說,因為我們育幼的過程漫長又辛苦,因此家長對於處在叛逆階段的青少年真的是又疼又怕--疼是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怕是提心吊膽,擔心學校一通電話,就要放下手邊的萬事,不遠N里趕去處理善後。

身為被列名為「家長最放心的學校」之一的老師,又承擔人文課程(叛逆孩子最不喜歡的課),我在課堂上看過各種挑釁的行為,翻白眼、睡覺已經算是小意思,更脫序的事情我都看過,每次也只能告訴自己,我比他們多活了幾十歲,要把他們的任性當作率性,心臟要好一點...

只希望,有一天他們會瞭解,我們這些「人文老師」其實只是不希望他們出門還讓父母擔心,而且,不只是大學這四年,而是終其一生,都不要讓父母擔心、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作個好公民,如此而已。

參考文獻:

1. 民國91年。我國大專院校學生意外災害與安全衛生認知調查。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賞鯨,還是傷鯨?

圖片來源: Science Now



每年從十二月到四月,有超過10,000的鯨類動物聚集在夏威夷水域產犢和繁殖;但是目前這個水域的座頭鯨等鯨類動物正面臨著新的危險。

根據一項針對夏威夷群島由1975年至2011年的海洋歷史記錄的分析得出(1),在這段期間發生了68次的撞擊事件,其中包括一個受傷的座頭小鯨。雖然科學家們尚未能夠量化因撞擊致死的數量,但是有63%以上涉及小鯨和亞成體,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這些年幼的動物特別容易被擊中,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比成體花更多的時間在水面呼吸。令人擔憂的是,撞擊的數目穩步增加,並不是因為有更多的鯨魚;而是由於旅遊業。

多數在夏威夷發生撞擊事件的是小到中型船,長度小於21.2米,這恰好是商業觀鯨船的大小。雖然聯邦法規要求這些船隻賞鯨時至少維持100碼的距離,但是大部分碰撞發生時,船隻都是處在10至19節行進的狀態。顯然賞鯨船在海面上航行的速度太快,快到無法避免碰撞,這才是問題。

臺灣的東海岸也有很多賞鯨的活動,不知道有人研究過這部分嗎?目前找到的有關國內賞鯨的部分,只有兩篇(2,3),第一篇裡面提到『國外的賞鯨船規定距離鯨豚50公尺外就一定要熄火,並等鯨豚主動靠近,或是規定要乘坐無動力的船隻,如竹筏、橡皮艇﹔然而,國內業者卻未遵守此規範,甚至有衝撞、耍特技、驚嚇鯨豚等行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2)。另一篇2011年刊登在「環境管理」期刊的文章(3),裡面也建議政府應該要限制賞鯨船接近帶犢的母鯨以及小群的鯨魚;不過這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是2003年發表的(2),另一篇雖然是2011年,但是研究的時間是2002-2005年。不知道在將近十年後的2013,台灣賞鯨船的行為是否有改進?



參考文獻:

1. ScienceShot: When Whale Watching Turns Deadly | Science/AAAS | News
2. 網路追追追/賞鯨船造成鯨豚擱淺? 專家說不 | 網路追追追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3. Y.-P. Tseng, Y.-C. Huang, G. T. Kyle, and M.-C. Yang 2011. Modeling the Impacts ofCetacean-Focused Tourism in Taiwan: Observations from Cetacean Watching Boats:2002–2005.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7(1): 56-66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珊迪颶風教我們的功課

去年(2012)的10月29日,美國東北部遭受珊迪(Sandy)颶風襲擊,造成40人死亡。而美國在這次罕見的天災中學會了什麼呢?....閱讀更多

Staten島(紅點)、Coney島(中右)以及Sandy Hook(下方)。取自Google Map.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植物

面對掠食者,動物可以時時警惕,準備拔腿就跑;但是植物因為「跑不了」,反而演化出許多有趣的方法。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難吃」。


「難吃」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產生有毒的化學物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樹薯(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的氰酸產生糖苷(cyanogenic glucosides) :linamarin and lotaustralin,在被酵素linamarase分解後會產生氰酸(HCN)(1);或是產生噁心味道的化學分子,如十字花科中的芸苔屬(Brassica)與白芥屬(Sinapis)的植物都會產生含硫的化合物(sulfurous compounds),使得動物不敢吃或是討厭吃它(2);另一種是讓自己變得很難啃,比方說長很多刺或是長很多纖維。


當然,建立防禦系統一定有代價的,就像我們要花錢買武器一樣,植物則是要消耗額外的能量去合成這些「武器」--別忘了植物是自營生物,每個分子的合成都要很小心,不能浪費;畢竟這些珍貴的能量,如果能用在生長,就可以幫助植物取得更多的光、更多的空間,而這些都跟植物的生存息息相關。

所以,有些植物就會去評估,是否此時此刻需要提高防禦措施呢?就像一個國家,在太平無事的時候也不需要養一大堆軍隊、買一大堆飛彈是一樣的。

過去的研究發現,植物可以接收到其他植物放出的揮發性物質(如茉莉酸jasmonic acid或是水楊酸salicylic acid),瞭解到附近的植物正在受攻擊,從而提昇自己的防禦工事;但是這些信號未必準確,而且,因為植物要受到攻擊以後才會釋放這些揮發性物質,難道第一棵植物就要乖乖的被啃嗎?

為了要更進一步瞭解,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團隊,選取了黑芥子(Black mustard, Brassica nigra,一種美國路邊常見的野草)作為研究材料。


蝸牛不愛吃泡過黏液水的植物,是植物變得難吃?
還是蝸牛不愛吃剩菜?

植物最常遇到的掠食者就是蝸牛(snail)與蛞蝓(slug),這兩種生物在爬行的時候都會留下亮晶晶的黏液(slime)。於是他們決定收集黏液來作實驗。

但是馬上就遇到了問題:要怎麼收集黏液呢?他們一開始把蝸牛/蛞蝓倒過來,用手指拍拍牠,然後收集分泌出來的黏液。沒想到,這樣收集到的,不是蝸牛/蛞蝓爬行時留下來的黏液!

原來蝸牛/蛞蝓的黏液分三種,爬行時分泌的黏液叫做運動黏液(locomotion mucus),而他們拍拍蝸牛收集到的是防禦黏液(defensive mucus)。

後來他們想到一個辦法:把蝸牛/蛞蝓放在鋪了濾紙的容器中,讓牠在裡面爬整晚(所以濾紙上就吸收了很多黏液),然後再把濾紙拿去泡水,得到黏液的水溶液(簡稱黏液水)。接著他們就用黏液水去處理黑芥子的種子或是幼苗。

研究團隊發現,相對來說,蝸牛/蛞蝓較不愛泡過黏液水的幼苗;但是泡過黏液水的種子長出來的植物卻被他們吃光光,由於種子要長成植物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研究團隊認為:植物在接觸到掠食者分泌的運動黏液中化學物質以後,防禦力會上昇一段時間;不過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慢慢下降。

雖然這可能表示,植物接觸到蝸牛/蛞蝓運動黏液中的化學物質後,有一段時間會提高防禦機制(目前研究團隊正在看植物是如何讓自己變得「不好吃」);但是筆者推想,是否也有可能蝸牛/蛞蝓不愛吃具有自己黏液氣味的植物,因為那代表別的蝸牛/蛞蝓可能已經「用過了」,所以大概沒多少可以吃?以筆者的經驗,蝸牛/蛞蝓不僅是貪吃,還是美食家;他們專門挑選嫩葉來吃,而一株植物不可能有很多嫩葉...。

但是因為本文沒有太多其他的資料可以參考(威斯康辛大學網站上的連結是跟Science Daily網站上一模一樣的文章),所以,是否研究團隊已經排除這部分的可能呢?讓我們拭目以待他們的論文吧!

參考文獻:

1. Wikipedia. Cassava.
2. Wikipedia. Mustard Plant.
Science Daily 2013. Eavesdropping plants prepare to be attacked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你吃什麼,你的寶寶就愛吃什麼

我們總喜歡勸懷孕的準媽媽多吃點,說是「一人吃兩人補」;不過,最近這一兩年的研究結果發現,不只是一人吃兩人補,如果準媽媽吃了垃圾食物(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除了對自己不好,對寶寶也有不良影響影響,可能是「一人吃兩人蠱」。

產前產後吃垃圾食物、大吃大喝,害得不只是自己,
還讓腹中的孩子更容易肥胖,未來更容易生病,
也會提高他們得糖尿病的風險。圖片來源:Science Daily


最近澳洲阿得雷得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飲食行為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Ingestive Behavior (SSIB))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1)。

他們發現,媽媽在懷孕時如果常常吃垃圾食物,生下來的小寶寶會分泌較多的腦內啡(enkephalin)。由於腦內啡會跟我們的嗎啡受體(opioid receptor)結合,使我們產生愉悅的感覺;而他們先前的研究結果發現,常吃垃圾食物的準媽媽誕育的小寶寶,對於嗎啡受體的阻斷劑的敏感度下降(2)。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準媽媽常吃垃圾食物,會使得誕育下來的小寶寶更愛吃垃圾食物。

而奧瑞岡大學的研究團隊,以靈長類為研究對象發現(3),當準媽媽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時,生下來的小寶寶,不僅體重較食用正常飲食的準媽媽生下來的小寶寶要重,這些小寶寶們對於高脂肪的食物有偏愛。他們的胃口比同年齡的孩子要大,遇到高脂肪的食物時,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根據這些資料以及研究團隊的推測,我們可以推測:當準媽媽常吃垃圾食物,使得小寶寶分泌較多的腦內啡;而這使得他們的嗎啡受體習於較高劑量的腦內啡刺激,造成他們在飲食上行為的改變:會需要比別人吃更多的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來引發愉悅的感覺。因此,他們在平時就會比別人吃更多,造成他們的體重比別人重;而遇到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時,他們比起其他人更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也就是說,懷孕時的飲食,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但是,只有懷孕的時候嗎?

不完全是這樣。另一篇發表在2010年的研究顯示,餵母乳的媽媽,如果在泌乳時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會造成小寶寶體重較高(4)。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胖一點有什麼不好?但是這篇2010年的研究發現,這些小寶寶不只是體重較高,同時對於葡萄糖耐受性試驗(Glucose tolerance test)的反應不佳,顯示了將來有可能會產生糖尿病。

華人有坐月子的習俗,筆者的許多女性朋友們常在生完孩子後,因為坐月子造成好身材就此一去不復返;老人家總是覺得生孩子傷身體,所以要好好補一補。

但是,從這篇研究會發現,進補可能不只是影響身材,如果產婦是餵母乳的媽媽,還會讓孩子未來有糖尿病的風險。

其實現在的人,平常吃的都夠了;生產以後坐月子,多休息別吃生冷冰也就好了,實在不需要來個「一天一隻雞」或是天天大魚大肉的來補身體。自己胖了也會提高自己三高的風險,對小孩也不好,這個產後大進補的概念,實在是應該要調整。

更進一步說,生了孩子,愛他都來不及;如果為了進補害了他、害了自己,還天天大魚大肉殺害更多生靈,難道這些雞、鴨、魚、豬沒有父母子女嗎?應該以愛子之心推己及人,就算不能吃素,至少也別為了生孩子這件事讓更多家庭面對死別的哀痛。

參考文獻:

1. Science Daily. July 30, 2013. A maternal junk food diet alters development of opioid pathway in the offspring
2. Sciency Daily. Feb 28, 2013. Eating junk food while pregnant may make your child a junk food addict
3. Science Daily. June 17, 2013. High-fat diet during pregnancy contributes to offspring's increased weight
4. Science Daily. July 19, 2010. Greater obesity in offspring of nursing mothers consuming a high-fat diet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尋找切片中的大猩猩

圖片來源:博客來

當你正在工作的時候,你的電腦屏幕上忽然飄過一隻大猩猩,你會發現它嗎?你會想,當然會發現。但是,研究顯示,當人們正在從事一項困難的任務時,往往就會錯過這樣的事件。

這種現象被稱為不注意視盲(IB)。在波士頓布里格姆與婦女醫院(BWH)的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即使是專家在他們的專業領域內,不注意視盲的現象依然很容易發生。

該研究發表在本週的心理科學。
研究人員解釋:「當我們正在從事一項艱鉅的任務時,這個工作就像一付眼罩,使就在我們眼前的刺激不被發現。 即使專家在他們自己的領域裡都容易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要24名放射科醫生進行一個肺結節檢測的任務。他們檢查了5個掃描影像,每個掃描影像平均包含10個結節。一隻平均大於結節48倍的大猩猩,在最後一個掃描影像中出現。研究人員發現,83%的放射科醫生沒有看到大猩猩。但是,研究人員跟踪放射科醫生的眼球運動發現,大部分錯過大猩猩的醫生都有直視著那些大猩猩。

視覺注意研究室主任說:「放射科醫生錯過了大猩猩,並非因為他們看不到,而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已經專注在當下要做的事 -- 尋找癌結節 -- 而不是尋找大猩猩。 這項研究有助於說明當我們專心時,我們專注的事物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它決定了我們能或不能看到什麼。」

在BWH的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即使是專家,他們通常只看到正在尋找的事物,對於意外出現的事物常常視而不見。如果看過「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那本書的讀者,對照書中第58-59頁的例子就會發現,即使是正常狀況下應該有可能會看到的東西(用以定位中央靜脈導管的導引線),只要出現的情況微乎其微,就有可能會視而不見;更何況飄過電腦螢幕的大猩猩呢?

這也是告訴我們,先入為主的看法,對於我們的觀察結果影響有多大。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人、事、物中,更應該保持一顆專注的心,不要讓心受到過去的經驗影響,這樣才不會誤人誤己。

參考文獻:

Christopher Chabris and Daniel Simons 著. 楊玉玲譯.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
If you're not looking for it, you probably won't see it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果糖可能不是洪水猛獸,但是要健康就不要吃太多糖

大家第一次嚐到甜味的經驗是什麼呢?糖果?冰淇淋?在2011年2月的YouTube中,寶寶奧利維亞第一次嚐到香草冰淇淋時,臉上充滿了歡喜。當她的哥哥丹尼爾拿著蛋捲冰淇淋走近她時,她揮舞著她的胳膊,整個身體彎過去想要拿到它。

考慮到我們的細胞需要糖作為能源的這個因素,我們生來愛甜味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吃多少糖,如何取得糖,以及糖如何進入人體,隨著時間過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開始務農之前,糖的來源完全來自於當地當令的植物和動物,那時候,我們的祖先沒有辦法多吃糖。直到公元前6000年,新幾內亞的人開始種甘蔗,咀嚼莖稈以吸取裡面的甜汁。甘蔗種植逐漸傳播到印度,在公元前500年時,人們已經學會用甘蔗汁製造粗糖。糖從那裡被移民和僧侶帶到中國,波斯,北非,並在11世紀傳到歐洲。


公元前500年人們就已經會製造粗糖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糖在歐洲有超過400年的時間是具有異國情調奢侈的的奢侈品,直到製造業可以大量生產這些「白色黃金」,使它以更實惠的價錢販售,才開始能夠普及。1493年,哥倫布將甘蔗帶到美洲,歐洲列強更在16世紀和17世紀於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建立了大片的甘蔗園。因此,英國人在18世紀和19世紀之間的食糖消費量增加了1500%(依據「上癮五百年」,英國人每人消耗的糖,從1700年的兩公斤,到1890年代的40公斤,2)。到19世紀中葉,歐洲人和美國人已經把白糖當作一種生活必需品。今天大多數的加工食品(從麵包,麥片,鬆脆的小吃和甜點,汽水,果汁,沙拉醬和醬汁)中都有加糖,甚至我們也在未加工的食品中加糖來增添風味。

1800年代晚期位於留尼旺島(在馬達加斯加東邊,
現在是法國海外省)的甘蔗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吃太多糖不只是意志薄弱的問題,根據一群醫生,營養師和生物學家的說法,吃太多糖是會中毒的。這些專家中最有名的成員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Robert Lustig教授。他還製作了一個YouTube節目「糖:苦澀的真相」。有幾個記者,如Gary Taubes and Mark Bittman,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們認為糖所造成的危險不只是蛀牙和鮪魚肚(按:原文為love handles,依據維基百科應該是鮪魚肚),它會損害我們的器官,並擾亂體內的荷爾蒙週期。吃太多糖,是造成肥胖和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還有大約一千兩百五十萬的兒童和青少年有肥胖的問題。1980年有五百六十萬美國人患有糖尿病,到2011年已經超過兩千萬。

糖是一種毒素的說法,是取決於人體從不同類型的糖獲得能量的細節。現今美國人(臺灣人也一樣)主要以兩種形式吃糖: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蔗糖,是由一個葡萄糖分子和一個果糖分子組成的雙糖。在20世紀60年代,新的技術使美國玉米產業可以以低廉的成本,將來自玉米的葡萄糖轉換為果糖,生產高果糖玉米糖漿。雖然它的名字叫做「高果糖」玉米糖漿,但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幾乎是相等的:它含有55%果糖,42%葡萄糖和百分之三其他糖類。由於果糖的的甜度是葡萄糖的兩倍左右,作為一種廉價的糖漿,用來取代從甘蔗和甜菜而來的蔗糖,(對廠商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筆者按:因為蔗糖在常溫下是固體,需要加熱溶解;而高果糖玉米糖漿是液體,所以對於食品製造商來說,少了一個溶解的步驟,可以節省很多成本。)

無論我們吃的糖來自哪裡,我們的細胞會優先使用果糖和葡萄糖,而不是較大的蔗糖。腸道內的酶在幾秒鐘內就會把蔗糖分割成葡萄糖和果糖,所以對人體而言,蔗糖與高果糖玉米糖漿是一樣的。但是對於其組成分子卻不盡然如此。葡萄糖通過血液運輸到我們全身的組織,因為所有的細胞都能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相比之下,只有肝細胞以及極少數的其他細胞,可以將果糖轉化為能量,也就是說果糖代謝幾乎完全靠肝臟負責。肝臟主要是將果糖轉化成葡萄糖和乳酸。吃太多果糖會對肝臟造成負擔:肝臟要花許多的精力轉化果糖,造成其他功能無法執行,產生尿酸,造成痛風,腎結石和高血壓。

人體嚴格調節在血液中的葡萄糖(俗稱血糖)濃度。葡萄糖刺激胰臟(中的胰腺)分泌胰島素,這有助於從血液中移除多餘的葡萄糖,並刺激瘦體素產生,從而抑制飢餓感。果糖不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而且還會提高grehlin的產生,使我們更饑餓。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吃太多果糖會使人們吃的比他們實際需要的更多。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顯示,吃太多果糖造成脂肪生產增加(尤其在肝臟),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升高,這些都是動脈堵塞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些研究發現脂肪肝與胰島素阻抗有關。胰島素組抗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比平常低,造成胰腺需要製造更多的胰島素,直到它失去正確調節血糖的能力。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的Richard Johnson認為果糖代謝產生的尿酸也促進了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也被認為是導致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子;這三種疾病常常一起出現。

果糖(fructose)的結晶。最近這幾年的研究,似乎發現果糖
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真的嗎?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果糖的代謝似乎啟動了對身體有害的連鎖反應,Lustig以及其他的專家們認為果糖是糖家族中的爛蘋果。當他們說糖是毒素時,他們指的是果糖。然而,在過去的幾年中,其他的生物化學和營養專家對於果糖會威脅到我們的健康提出質疑,並認為即使以葡萄糖或其他糖來取代果糖也沒有用。首先,果糖專家John White指出,果糖消耗已經連續下降超過十年,但是肥胖率在這十年中持續上升。當然,光是看兩個趨勢並不能表明什麼。一個更有力的批評是有關果糖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消耗了大量果糖的老鼠和人,研究中最多的多達每天300克,相當於一天喝八罐可樂,或是將飲食中絕大多數的糖都以果糖取代。事實上大多數人不會吃那麼多果糖,而且也很少光吃果糖不吃葡萄糖。

美國人和歐洲人平均每天吃100至150克的糖(相當於一年36.5到54.7公斤),其中大約有一半是果糖。要找到一個區域的人只吃含有葡萄糖不含果糖(或是含果糖不含葡萄糖)的食物是很難的。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而不是單一種。雖然有些水果(如蘋果和梨)果糖的含量是葡萄糖的三倍;但是大部分我們吃的水果和蔬菜含有相等比例的果糖與葡萄糖。例如,鳳梨,藍莓,桃子,胡蘿蔔,玉米和高麗菜,兩種糖的比例約為1:1。Taubes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聲稱「果糖是區別糖與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點。其他碳水化合物(如麵包或馬鈴薯),經過消化分解只會產生葡萄糖。」這不是事實。雖然馬鈴薯和麵包都充滿澱粉(長鏈葡萄糖分子),他們也含有果糖和蔗糖。同樣的,Lustig聲稱,日本人的飲食可以促進減肥,是因為它是無果糖飲食;但是日本人每天也要吃大約83克的糖(來自於含果糖的水果,甜飲料和許多精心製作的糖果)。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開發,有一部分的工作是由日本研究員高崎市美幸在20世紀的60年代到70年代負責(筆者按:其實還是比歐美的人少)。

蘋果與梨的果糖含量是葡萄糖的三倍,由於果糖的甜度
是葡萄糖的兩倍,或許這就是為何蘋果受人喜愛的原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不僅許多令人擔憂的果糖研究使用了不切實際的劑量的果糖,使用老鼠為研究模型來研究果糖代謝的研究人員,也發現老鼠使用了非常不同方式來代謝醣類。在以同位素追溯果糖的人體旅程的研究中發現,肝臟將高達50%的果糖轉化為葡萄糖,大約30%的果糖轉化成乳酸,只有不到百分之一轉化成脂肪。相比之下,大鼠和小鼠將超過50%的果糖轉化成脂肪,所以用這些動物來研究果糖的代謝,可能會誇大果糖對人類的害處,特別是動脈阻塞,脂肪肝和胰島素阻抗。

在一系列的大規模分析研究中,多倫多的聖邁可醫院的John Sievenpiper和他的同事發現果糖對於體重,血壓升高或尿酸產生沒有影響。在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Archer Daniels Midland重要的食品加工公司的營養科學家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從1999年到2006年間收集到的兩萬五千多個美國人吃糖的資料。他們的分析證實,人們幾乎從來不會只吃果糖,而且超過97%的人從果糖獲取的能量少於其他醣類。他們沒有找到任何果糖與三酸甘油酯,膽固醇和尿酸,腰圍或身體質量指數(BMI)的顯著的相關。在最近的BMC Biology Q&A裡,著名的糖專家洛桑大學的Luc Tappy寫道:「有鑑於我們的飲食中的果糖,主要來自含糖飲料,甜食和加糖的玉米脆片(cereal),果糖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營養素,在減肥計劃中限制糖的食用,或是對於具有發生代謝疾病風險的人來限制糖的食用,是安全的。然而,沒有證據顯示,果糖是唯一的,或甚至是主要造成這些疾病的發展的因素,也不是對每個人都有害。」

David Ludwig教授(同時也是紐巴倫基金會肥胖防治中心主任)說,要正確了解果糖的代謝,我們還必須考慮我們以什麼樣的形式吃糖。當我們喝汽水或吃冰淇淋時,我們的腸子和肝臟湧入大量的果糖。相對的,當我們吃蘋果時,果糖不會在瞬間全部到達肝臟。水果中的纖維素,只有我們的腸道細菌能分解,這大大的放慢了消化速度。這不只是食物纖維,還有它的結構。我們的酶必須先弄破蘋果的細胞,才能接觸到深藏其中的糖。

Ludwig說:「你可以在可口可樂裡面添加Metamucil(一種具有通便效果的纖維補充劑,主要的原料是車前草種皮)但是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在一個小而有趣的研究裡,17名南非的成人吃水果餐(每天約20份水果)24個星期,相當於每天吃大約200克的果糖;結果他們並沒有發胖,或是罹患高血壓或胰島素和血脂濃度不正常。

為了強化他的論點,Ludwig使用升糖指數(糖生成指數,GI),衡量食品如何快速提高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純葡萄糖和澱粉的食物,例如馬鈴薯,具有較高的升糖指數;果糖的非常低。 如果果糖是唯一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因子,而葡萄糖是良性的因子,那麼高血糖指數的飲食不應該與代謝疾病相關,但事實上它們是相關的。事實上,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可能因為代謝果糖有困難,而使得食用大量果糖對健康有危害;但是,現有的證據表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典型膳食中的果糖含量是沒有毒性的。

不過,即使Lustig對於果糖有毒的看法是錯誤的,但是他最基本的指示:少吃糖,是正確的。為什麼呢?因為超甜的食物(能量密度高但營養價值不大的食物)是我們為何攝取比我們需要更多的熱量的主因。這可能是個難以接受的事實,許多我們最喜愛的甜點,零食,玉米脆片,尤其是我們最愛的飲料,將我們的身體以遠超過它可以有效地代謝的糖分淹沒。奶昔,果汁,碳酸飲料,能量飲料,甚至不加糖的果汁都含有大量的糖可以被我們的消化系統瞬間吸收。

都不吃糖也不是什麼靈丹妙藥(筆者按:完全避免糖份的飲食其實不可能,因為蔬菜水果裡面含有糖份,肉類裡面有肝醣。飲食中糖份太低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我們的身體優先利用醣類,其次是脂肪,再其次才是蛋白質。都不吃糖,會使得身體燃燒脂肪與蛋白質,有導致酮酸中毒ketoacidosis的風險。)。健康的飲食並不是只有拒絕第二塊方糖,或是把餅乾藏在櫃子裡不吃。我們要怎麼處理我們的飲食中所有多餘的脂肪(很多都是搭配著糖)呢?壞的膽固醇和鹽又要怎麼處理? Sievenpiper說:「如果有人越來越胖,糖的攝取是一定要減少的,但不要以為減少糖份的攝取後,我們就會成功減肥。肥胖比這複雜多了。在臨床上,的確有人是因為喝太多汽水和飲料發胖,但大多數人都只是吃太多。然後還要吃更多的雜糧、水果和蔬菜、魚、瘦肉。但是,均衡飲食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運動來鍛練我們的心臟,加強我們的肌肉和骨骼,並保持靈活。運動,少吃加工食品,聽起來太簡單了,但比在我們的飲食中醜化單個分子來說,是一個更加細緻入微的方法。美國人從1970年和2000年之間,每年每天多攝取530卡路里的同時,體力活動也越來越少。真理是:大部分的人都應該努力吃少一點糖,但如果我們真正致力於保持健康,我們還要做更多。

筆者按:臺灣人民平均每日熱量攝取量在1935-54年時為1,915大卡,2011年時為2,685大卡,雖然比起90年代時(94年為2,904大卡)較為減少,仍然超出衛生署建議值(2,200大卡)甚多。(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但是,農委會所提供資料為供應量,因此筆者再試著查詢之後,依據潘文涵等人的資料顯示,在1993-96年之間,國人每日攝取的熱量約為1960大卡。雖然平均而言熱量攝取並未超標,但國人運動量非常不足,應是近年來生活形態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穩居十大死因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 Scientific American. 2013. Is Sugar Really Toxic? Sifting through the Evidence

2. David T. Courtwright. 上癮五百年. 薛絢譯.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專家估計在全世界每年有超過2百萬人因空氣污染死亡

上海的煙霾。圖片來源:Science Daily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全世界每年因為人為的空氣污染,造成超過兩百萬人死亡。

雖然有人認為氣候變化會使空氣污染加劇及提升死亡率,但是在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氣候變化對於死亡率的影響很小;大部分的因為空氣污染所導致的死亡,還是人為造作的結果...閱讀更多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親上加親」的新石器時代農夫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人類「親上加親」的行為至少也有一萬年了。研究人員在約旦南部發現了已知最早的近親聯姻證據。雖然在長時間的近親繁殖會導致遺傳缺陷機率上升,但是研究小組認為它可能也有助於史前人類從狩獵和採集生活過渡到村落的定居生活。


表兄妹聯姻,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了。
圖片來源:李行的作品

雖然最足以證明血緣關係的證據是DNA,但DNA往往不易保存,尤其是在近東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遺址,高溫和墓葬的形式 -- 在房子地板下的淺墳 -- 容易使遺傳物質(DNA)降解。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轉而尋找骨骼本身罕見的異常現象,來找尋可能存在的家族成員的連結。


德國美因茨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研究約旦南部巴斯塔(Basta)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時發現,在大約9500到9000年前,有大概1000個農民住在這裡。其中有一個區域(可能是一個墓場),被發現至少有56具骸骨。

由於在過去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已發現超過100個可以用來確定家庭關係的骨骼特徵,大部分位在牙齒和顎骨。雖然近親繁殖:如兄弟與姐妹,父母和孩子,甚至連堂/表親之間的聯姻,都會提升遺傳性疾病的發生率,但是與遠親聯姻也會使後代的骨骼特徵出現率提高,也就顯示了父母雙方已有血緣關係存在。因此,研究團隊在這56個骸骨中,尋找上顎(上頜骨)仍然保存完好的28個人進行研究。

其中有10個骸骨(約36%),出現雙側上頜側切牙發育不全(MLIA,上顎門牙缺少外面的兩顆;成人的上頷門牙有四顆,MLIA的病人只有中間的兩顆)的遺傳異常現象。MLIA發生在兩個成年男女,還有四個孩子只有非常小的門齒,牙科專家認為這也是MLIA。由於在一般的族群中,MLIA發生率很少超過4%,所以,研究人員們認為這是有力的證據,證明近親聯姻曾經在此地發生過。

這樣的事情在近代也曾發生過。在瑞士的一個小村莊,由於過去230年,接近80%的婚姻是近親婚配,使得那個村莊,21%的居民有MLIA,而所有居民的遺傳缺陷(MLIA)都可以追溯回在18世紀初的一對夫婦。

是否是因為這個地區(巴斯塔)與世隔絕造成近親婚配呢?研究團隊由許多證據認為,這個社區經常接觸的其他新石器時代的村莊,並非與世隔絕,所以近親之間的婚配對這些早期農民並非必要。事實上,這個地區一直是一個石器製造和貿易中心,因為在那裡發現了大量成品與未成品,包括綠松石,黑曜石和成品的文物,如珍珠母護身符,石環,以及那些在約旦南部其他地區可以找到的石器等。

既然當地與其他地區來往頻繁,那麼是否有這個可能,因為當地的人遺傳缺陷太多,使附近的村莊的居民,避之唯恐不及呢?缺少門牙不會導致外觀上的變化差距太大,因為在開育過程中左右兩顆牙齒會往中間長來填補缺洞,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具有MLIA性狀的家族成員受到不同的對待或掩埋。 再者,MLIA發生率提高也並不就代表曾經發生亂倫(如父母與子女,或兄弟與姐妹),可能只是表兄妹/堂兄妹聯姻的結果。

綜合許多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認為此地發生的近親聯姻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雖然在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沒有明顯的證據支持他們也曾發生過近親聯姻,但是研究團隊認為,如果近親繁殖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經常發生,早期的農業社區很可能是經由這種「親上加親」的行為來作為鞏固家庭關係的方法。

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高頻率的MLIA可能是「純屬巧合」,但這一發現幫助研究人員了解社群由狩獵採集轉變為定居的農業生活後,如何建立及維繫社群成員之間的關係的方法。

筆者按:以前的社會的確也流行表兄妹聯姻,所以有所謂的「親上加親」這句話,不過,因為近親聯姻所生的子女,發生遺傳缺損的比例較高,所以我國已經在74年(1985)的6月修改民法第983條,

與左列親屬,不得結婚︰
一、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
二、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者。但因收養而成立之四親等及六親等旁系血
    親,輩分相同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同者。
前項直系姻親結婚之限制,於姻親關係消滅後,亦適用之。
第一項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結婚之限制,於因收養而成立之直系親屬間,
在收養關係終止後,亦適用之。

明訂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都不能結婚。且依據筆者查到的資料,戶政事務所提供的結婚證書裡面,也都有註明「結婚不得違反民法第983條規定」字樣。

當時,筆者還記得新聞還用了「表妹,再見!」這樣的標題來描述那一次的民法修正案。當然,從網路上查到的一些資料,還是可以看到仍然有民眾想要跟自己的表兄妹結婚,有些甚至因此尋遍其他國家的法律,想要在異國成婚。

撇開真愛不去考慮(大部分的婚姻應該都有真愛吧),近親聯姻在優生學上其實是不建議的,看看本文的幾個例子,真的打算要「親上加親」的現代人們,要好好考慮一下。

參考文獻:

1. Science Now. 2013. First Farmers Were Also Inbred - ScienceNOW
2. 全國法規資料庫
3. 聯合報. 2011/9/26. 26年前已禁 還有表兄妹想結婚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大猿的遺傳多樣性目錄描繪出靈長類動物的進化的框架和未來的保護策略

透過研究人類,黑猩猩,大猩猩和紅毛猩猩的遺傳變異性,過去1500萬年的類人猿歷史模型已經建構出來了。這是有史以來最完整的巨猿遺傳多樣性目錄,不僅闡明了來自非洲和印尼的巨猿進化和群體的歷史,並可望對於當前和未來的保護工作有幫助。
圖片來源:Science Daily


來自世界各地的75多名科學家和野生動物保護者,協助分析79頭野生和圈養的類人猿的遺傳資訊。這79頭大猿代表了六群:黑猩猩,矮黑猩猩(巴諾布猿),蘇門答臘紅毛猩猩,東部大猩猩以及西部低地大猩猩,和其他7個亞種。另外,也包含了九組人類基因。分析的結果刊載於「自然」雜誌上。許多國家的自然保護主義者,有些甚至居住在危險或偏僻的地方,也協助這個調查。

研究人員說,由於獲得野生大猿的基因標本很難,造成我們對於大猿之間的遺傳變異一直都不清楚。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最深入的調查,使我們瞭解迄今的巨猿遺傳多樣性,使我們瞭解大猿在演化上的歧異性與新種何時出現。

研究人員認為,收集這些資料對於瞭解大猿物種之間的分歧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對於尋找區分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遺傳密碼」也很重要。分析大猿的遺傳多樣性可以瞭解天擇、族群成長與崩潰、地理隔離和遷移、氣候及地質變化,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形塑靈長類動物的進化。

除此之外,瞭解更多關於大猿的遺傳多樣性也有助於了解各種靈長類物種間對於相同疾病敏感度的不同,對於未來如何進行大猿的保育,以及對促進人類健康都很重要。舉例來說,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已經導致數千頭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死亡;而愛滋病毒,則是源自於猴免疫缺陷病毒 - SIV。

研究人員同時也對於靈長類動物的神經精神疾病感興趣。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發育遲緩、以及認知和行為障礙。
研究人員說:「因為我們的思維,溝通和行為方式使人類在靈長類中獨樹一格。我們正在尋找人類與其他大猿之間可能賦予這些特質的遺傳差異。這些差異,可以提供線索給研究人員,幫助他們找到人類基因中與認知、言語、行為相關的部分,或許也可以協助我們找到究竟是什麼樣的突變導致那些神經精神疾病。」

同時在本週發表於「Genome Research」的期刊論文中,研究人員們描述他們在無意中發現的第一個黑猩猩的史密斯 - 馬蓋尼斯綜合症(Smith-Magenis syndrome)的遺傳證據。這個疾病在人類造成身體,心理和行為的障礙。而這隻名為蘇西-A的黑猩猩的獸醫記錄,幾乎跟人的史密斯馬蓋尼斯患者的症狀一樣:超重、易怒、脊柱彎曲,最後死於腎功能衰竭。

除了為人類和他們的疾病的起源提供一個藍圖,新的資訊將有助於解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 大猿物種瀕臨滅絕的困境。他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工具,解釋了為什麼目前動物園為了增加圈養大猿族群的遺傳多樣性所進行的育種計劃,反而導致圈養大猿族群的的基因與他們野生伙伴的基因差異擴大 。

動物園及保育團體為了避免近親繁殖所做的努力,可能反而造成在野外特定的地理區域的族群的遺傳標誌消失。舉例來說,其中一隻圈養繁殖的大猿的基因,帶有兩群截然不同的黑猩猩亞種的遺傳標誌,而這兩群黑猩猩在野外相距了2000公里以上。

研究還描繪了大猿譜系的許多變化。遷移、地形變化和氣候事件都會影響他們:包括河流的形成,大陸,島嶼等自然干擾的分區都會使大猿分離。與世隔絕的一群可能會因為被暴露在特殊的環境壓力下,導致族群波動和適應,甚至產生新種。

儘管早期的猿人和大猿的祖先們存在於同一時空,研究人員發現,大猿的進化史比人類複雜得多。

為何研究人員對這些大猿這麼感興趣?他們說,因為大猿與我們如此相像,也因為大猿對我們也充滿了好奇心。


「如果你看著在黑猩猩或大猩猩,這些傢伙會馬上轉過頭來看你的,」他說,「他們的行為就像我們一樣。我們需要找到方法來保護這些珍貴的物種,使他們免於滅絕。」



參考文獻:

Science Daily. 2013. Great ape genetic diversity catalog frames primate evolution and future conservation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溫室氣體(CO2)造成沙漠綠化

衛星圖片顯示由1982-2010世界各區域植被變化率
(圖片來源:Science Daily)
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上昇,是否只造成了溫室效應呢?根據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研究,在過去30年間,二氧化碳(CO2)濃度的提升,造成所謂的「二氧化碳施肥」(CO2 fertilisation)現象,使得世界各地乾燥少雨的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北美,中東和非洲)開始發生綠化。

那麼是不是表示溫室氣體的上昇終究還是能帶來一些好處呢?...閱讀更多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VR(Virtual Reality)的新功能:啟發同理心

VR (Virtual reality)的用處最近又多了一個:啟發同理心。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個頭盔,受試者戴上頭盔後,必須用兩手兩腳走路,同時在鏡子裡看到自己成了一頭牛。

體驗他人的感受,是否就能同理他人?圖片:維基百科

在美國的牧場裡成為一頭牛,受試者會感受到被電擊棒戳的感覺,以及,最後走向屠宰場。

一位受試者寫道:

我習慣了以後,我開始覺得我是一頭牛;接近尾聲時,我真的覺得我要去屠宰場。我感到難過,我就要死了。最後那電擊棒的一戳,我真的感到傷心。

與會者回去以後記錄他們下週吃什麼。該研究試圖發現是否暫時「成為一頭牛」可以促使肉類消費量減少。

但是這個實驗的目的不是讓人變成素食者,而是望經由虛擬現實進一步改變行為,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以及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在牛的情況下,啟發人對動物的同理心也對環境有益,因為少吃動物可以消耗更少的能源。”

在另一個史丹佛大學的實驗中,受試者們還體驗砍倒一棵樹。他們站在在虛擬現實的森林裡,聽到了風的沙沙聲和鳥兒的鳴叫。接著他們體驗手持鏈鋸鋸樹的感覺,感到鏈鋸鋸過樹身時樹的阻力,最後木材裂開,然後​倒在地上,發出雷鳴般的巨響。森林剎時間有如死一般的沈寂,鳥兒不再歌唱。
離開實驗室前,一名女子在桌上打翻了一杯水,並要求受試者幫她清理。受試者平均使用的紙巾減少了20%。
研究人員說,直到幾個月後,他還收到受試者的電子郵件告訴他,當他們走進商店看到衛生紙時,很難不想到那些倒下的樹。
筆者按:在環境議題中,常見的是開發與保護的兩方各執一詞,雙方都認為自己有道理,爭執不下。或許將來VR可以讓兩方各自體會一下對方的感受,這樣在溝通上或許會更容易。
筆者另外還想到,或許對於國內的醫療體系也可以開發類似的VR,讓患者/醫師體會到其他患者/醫師/護士的感覺,如此一來或許對於醫病的互動可以有更多的改進。
參考文獻

Scientific American. 2013. If you know how a cow feels, will you eat less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