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大猿(great ape)的幽默感:揭秘森林裡的玩笑挑逗

圖片作者:ChatGPT

 

我的孩子小的時候,常喜歡在我專心工作時忽然「哇!」的一聲,或者是偷偷從後面拍一下然後再躲起來。通常我就是碎唸幾句就算了。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類似的經驗,但是研究發現,我們的大猿表親們,也會玩這些遊戲喔!

研究團隊透過對動物園飼養的大猩猩進行錄影分析,發現所有四種物種(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倭黑猩猩(Pan paniscus)、紅毛猩猩(Pongo spp.)和大猩猩(Gorilla spp.))都展現了具有挑逗性質的行為,這些行為通常伴隨著玩耍的特徵,包括多種形式,如模擬咬(Mock-biting)、角力(Wrestling)、追逐(Chasing)、撓癢(Tickling)、捉迷藏(Tag)等。

除了這些具體的遊戲行為外,研究團隊還發現了大猿之間存在角色互換的行為,即原本的目標個體後來轉而對最初的挑逗者進行挑逗行為。這表明大猿在互動過程中展現出相當的靈活性和遊戲互動的復雜性。

研究團隊也確定了玩笑挑逗的特點,包括吸引注意、單方面行動、尋求反應、重複動作和逐步升級。這些行為主要發生在放鬆的行為背景中,表現出多種形式。

在觀察這四種大猿的玩鬧行為時,研究團隊有了以下結論:

1. 玩鬧行為在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中有較高比例(48.8%和40%)符合五項玩鬧標準中的三項或以上,而只有13%的猩猩玩鬧行為和沒有大猩猩的玩鬧行為符合兩項以上的標準。有意思的是,兩種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於另外兩種。
2. 玩鬧在大猿中被認為是一種挑釁性、有意圖且常常帶有玩鬧性質的行為,通常是非對稱的(總是由同一方發動,且發動者常常是社會階級較低的一方:96次由幼年個體發起,相對於38次由成年個體發起),並且可能包含不同比例的玩鬧和攻擊性特徵。
3. 被挑釁的一方在大猿的玩鬧行為中可能展示多種不同的反應,包括忽略、輕微不悅、離開、友好行為和遊戲等。這些反應可能取決於個體的性格、情境和互動的動態,並有助於維持玩鬧行為的平衡和互動的和諧。
4. 儘管這四種大猿有著不同的社會生態學,但它們在玩鬧方式上表現出相似性。大多數的玩鬧行為至少在三種物種中觀察到,其中黑猩猩、紅毛猩猩和倭黑猩猩分別展示了17、14和11種玩鬧行為,而大猩猩僅使用了其中的8種。

這些發現意味著,雖然這四種大猿在玩鬧行為中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整體上它們在玩鬧方式上表現出相似性,並且玩鬧行為可能是這些物種之間共同擁有的特徵。這顯示玩笑挑逗行為在所有現存的大猩猩屬中都存在,這暗示了玩鬧背後的認知前提在同源類系統中至少在1300萬年前就已經演化出來。

參考文獻:

I. B. Laumer,S. L. Winkler,F. RossanoandE. A. Cartmill. 2024. Spontaneous playful teasing in four great ape species.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3.23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