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停經是一件特別的好事

殺人鯨。圖片來源:Wikipedia
女性同胞們對月經與停經(menopause)應該都不陌生,這兩件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人類的女性通常在五十歲左右停經,在停經後,還可以活個二、三十年,但是大部分的動物是一直到死前都還有生殖能力的。跟人一樣會停經的哺乳動物,只有兩種:殺人鯨(Orcinus orca)與短鰭領航鯨(Giobicephala macrorhynchus)。如果只有這幾種哺乳動物會停經,是否意味著停經有害呢?如果停經有害,那麼這三種動物又為何還能生存下去呢?

有些科學家認為,停經可以讓年老的雌性協助育幼,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的存活率;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停經是因為「生殖衝突」(Reproductive Conflict)所產生的結果。什麼是「生殖衝突」呢?當年老的雌性與年輕的雌性在重疊的時間育幼時,「老」媽媽的孩子存活率會明顯降低。

至於為何「老」媽媽的孩子存活率較低呢?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是隨著媽媽一胎胎地生,她與附近各群之間的成員們親屬關係就越來越緊密;這造成為育幼而打獵、分配食物的時候,「老」媽媽們會因為左看也是親戚、右看也是親友,於是就搶不下手。但年輕的媽媽因為這些大多都不是她的親戚朋友,搶起食物來就比較沒有顧忌了。食物充足,小寶寶當然長得好,死亡率自然降低了。

要證明生殖衝突存在,科學家們至少要能夠證明:

(一)、個別雌性動物與周遭的社群之間的親屬關係,的確是隨著年紀漸長逐漸增加;
(二)、「老」媽媽的幼兒,如果與其他年輕雌性的幼兒在哺育的時間上重疊時,「老」媽媽的幼兒死亡率會比較高。

主要由英國科學家所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打算要以殺人鯨為研究材料,來解答這個問題。但要證明親屬關係隨著年紀漸長而增加,馬上就遇到一個困難:殺人鯨跟人一樣,也是相當長壽的動物。母鯨的平均壽命是50歲,從10歲到40歲之間都可以生育。因為牠們每懷一胎要15-18個月,小寶寶到一歲才開始斷奶,所以母鯨平均每五年才能生一胎。這樣非要觀察個幾十年,否則無法取得足夠的數據來進行分析。

還好,他們手上已經有過去四十年觀察兩群殺人鯨的資料。否則,要從頭觀察個幾十年,科學家的青春也有限啊!

從過去四十年收集到的資料分析發現:隨著年紀漸長,雌性殺人鯨與附近的社群成員之間的親屬關係逐漸上昇;到停經前上昇到最高,然後逐漸下降。親屬關係的上昇主要來自於雄性,因為雄性殺人鯨為了避免近親繁殖,不會找同群內的雌性交配。停經後為何親屬關係就開始下降呢?因為雄性殺人鯨很少活超過三十歲,但要到二十歲左右才開始繁殖;當雌殺人鯨停經後,隨著跟她有親屬關係的雄殺人鯨漸漸死亡,她與附近的社群之間的親屬關係當然就慢慢下降了。

接著要能看到「老」媽媽的孩子在跟其他年輕媽媽的幼兒同時哺育時,死亡率會比較高。一樣可以從過去四十年的資料來分析,只是要重疊多長的時間才算呢?前面提到,小寶寶一歲開始斷奶;那麼重疊一年算嗎?但是那只是「開始」斷奶,從這個點開始算還是要大約一年才能完全斷奶呢!所以最後他們的標準是:只要在自己的孫兒孫女出生前兩年到兩歲生日之間的「老蚌生珠」,都算是重疊。

結果發現:落在這個區間的「老來子」,死亡率比孫兒孫女高了1.67倍;如果是在孫兒孫女出生前誕生的「老來子」,死亡率更高了1.95倍之多!但只要不是落在這個區間的「老來子」,死亡率並沒有明顯提高,顯示並不是因為老媽媽造成孩子先天不足的關係。

研究團隊分析數據也發現,似乎也不能排除「阿嬤效應」:阿嬤仍健在的孫兒孫女,即使阿嬤在他們出生前兩年內也生了小寶寶,這些孫兒孫女的存活率仍高於沒有阿嬤的孫兒孫女。或許是阿嬤也會協助哺乳、或許是阿嬤給予媽媽一些生存技巧上的援助,畢竟數字雖然能告訴我們一些事,但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也只能猜測、無法確定了。

總而言之,從長達四十年的觀察數據可以看到:老來子不論比孫兒女先出生或後出生,死亡率都較高。由於懷孕與育幼都非常消耗能量,在這樣的狀況下,以停經這種可以永遠防止懷孕發生的機制,對整個族群的存活,確實是好處多於壞處的。年老雌性不再具有生殖能力,一方面可以防止能量的浪費,另一方面又可將這些能量轉移給年輕的雌性哺育幼兒,畢竟自然界的資源也不是無限的。雖然阿嬤也會把她的生存智慧傳承給下一代,但生育並不妨礙智慧傳承;如大象也會有智慧傳承,但雌性大象通常到死前都還保有生育能力,就是最好的證據。

相較於殺人鯨的幼年期僅有兩年,人的幼年期至少有五六年,養育的成本比殺人鯨更高;從殺人鯨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或許人發展出停經的理由,與殺人鯨也相去不遠!

本文版權為台大科教中心所有,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參考文獻:

Croft et al., Reproductive Conflict and the Evolution of Menopause in Killer Whales. Current Biology (2017)  http://dx.doi.org/10.1016/j.cub.2016.12.015

Wikipedia. Killer whale.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蝙蝠是冠狀病毒(coronavirus)的儲存庫

冠狀病毒。圖片來源:Wikipedia
提到21世紀的「世紀瘟疫」,大概很少人不會想到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吧!2002年11月從中國廣東省順德市(第一例則是來自同年12月15日同省分的河源市)開始出現的SARS,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散播至27國、感染8,098人、造成774人死亡(死亡率將近10%);在台灣,從2003年3月14日出現第一起病例直到7月5日由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從感染區除名之間,共有346人感染,其中73人死亡(死亡率21%),並使得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及周圍街道、鄰近大樓管制封鎖。和平醫院自4月24日封鎖至5月8日,共計兩週;全台灣死亡的73人中,有35人來自和平醫院。筆者記得2003年時,台灣人人談SARS色變,春假時因花蓮沒有SARS病例,加上台灣因被列名為SARS疫區不能出國,旅遊人潮把花蓮擠爆,甚至得開放操場讓觀光客露營!

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比2002/2003的SARS死亡率更高;共有1,782人感染,640人死亡,死亡率為35.9%。但不論是SARS或是MERS,其實病原都屬於冠狀病毒(coronavirus,CoV);冠狀病毒是正股單股RNA病毒,因為在顯微鏡下外面有一圈由病毒棘突膜粒所形成的構造,看起來很像王冠或日冕,所以被取名為冠狀病毒。

兩次的冠狀病毒大流行,後來都發現與蝙蝠直接(SARS)或間接(MERS)有關,這使得研究者開啟了與冠狀病毒與動物相關的研究,也發現冠狀病毒幾乎都源自於動物,但蝙蝠與冠狀病毒之間的關係還不是很清楚;除此之外,一些研究/醫療資源較不足的區域,當地蝙蝠體內冠狀病毒多樣性的資料極少,但這些區域有許多都是潛在冠狀病毒疾病爆發的熱點。

為了要釐清冠狀病毒與蝙蝠的關係,美國在2009年開始了PREDICT計畫,以五年的時間走遍美洲、亞洲、非洲20國,來研究冠狀病毒在不同生物體內的存在狀況以及多樣性。研究團隊收集蝙蝠、齧齒類、非人的靈長類糞便作為取樣來源(動物都在取得糞便樣本後原地野放),取樣的區域來自於有人類、同時也有這些動物出沒的區域,這樣結果對於預測人畜之間互相感染的風險才更直接。

在取樣12,333隻蝙蝠、3,387隻齧齒類、3,470非人的靈長類並進行分析後發現,驗出冠狀病毒的個體主要集中在蝙蝠,佔98%(1065/1082),為全體蝙蝠的8.6%。序列分析後,共發現100個冠狀病毒分類群(taxa),其中有91個在蝙蝠中出現。而與SARS病原(SARS-CoV)、MERS病原(MERS-CoV)、人類冠狀病毒229E同屬一子分支的冠狀病毒也在非洲多個國家的蹄蝠屬、菊頭蝠屬蝙蝠類中出現。

分析資料發現,單一種蝙蝠只要取樣超過110隻,就會驗出至少一種冠狀病毒分類群;平均每種蝙蝠體內可發現2.67個冠狀病毒的分類群。蝙蝠的種類越多的區域,冠狀病毒分類群的多樣性也越高。

在非洲、亞洲的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在不同科的宿主間轉換相當普遍;但在拉丁美洲只有在同一科的宿主之間轉換。這是否意味著在非洲、亞洲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更容易「跳」到人身上去?目前作此定論尚嫌過早。不過,拉美的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在屬內的轉換率遠高於非洲、亞洲。

研究團隊估計在蝙蝠中大約有3,204個冠狀病毒的分類群,未來應該進行更大量的取樣(每種至少400隻),以深入瞭解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多樣性。

至於是否因此就應該要開始「消滅」蝙蝠呢?研究團隊提醒大家,蝙蝠並不是害畜,牠是生態系裡重要的一個成員,可以協助傳播花粉、捕捉害蟲;如果因此開始大規模消滅蝙蝠,會造成生態系不穩定,所產生的害處將遠大於可能的益處。看過2011年上映、由SARS事件發想而來的電影「全境擴散」(Contagion)的讀者應該都還記得,在影片的最後告訴我們,片中的神秘疾病其根源來自於人類砍伐森林造成蝙蝠無家可歸,這些蝙蝠在尋找新棲地時住進了豬圈,將身上的病毒傳播到豬身上;接著豬被運到市場宰殺、屠體送進餐廳經由廚師傳染給不知情的食客...人類應當要學會的功課不是「消滅一切可能的疾病來源」,而是如何取得自己與自然間的平衡。筆者以為,在人類一次次向外界擴張時,或許更應該尊重其他物種的生存權,這才是避免未來再度爆發新瘟疫的關鍵。

本文刊登於2017/7/14基因線上)

參考文獻:

報橘 Buzz Orange。2015/05/28。新 SARS 來勢洶洶:回顧 12 年前,和平醫院的「官僚殺人」實錄

Tracey Goldstein et al. Global patterns in coronavirus diversity. Virus Evolution, June 2017 DOI: 10.1093/ve/vex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