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馴化(domestication)使雞的腦子變小

 

紅原雞。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應該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類了,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兩百億隻雞。雞肉料理可能也是台灣最受歡迎的料理,根據統計,台灣一年大概會吃掉將近六億隻雞。雞大約在一萬年前由東南亞的紅原雞(Gallus gallus)馴化,很快地傳播到全世界,接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又根據自己的喜好,培育出不同品系的雞。

最早的育種,會選擇什麼樣特性的雞呢?而這個選擇,又會為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最近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團隊,將紅原雞拿來進行培育,發現雞在育種的過程中,腦會變小。

研究團隊認為,最早的育種應該是選擇比較不怕人的特性。所以他們取得紅原雞後,便在每一代選取比較不怕人的雞,保留下來進行下一代的育種。在如此這般進行了十代以後,研究團隊發現,這些雞的腦子佔全身的比例都變小了,尤其是腦幹更明顯。拿家雞與紅原雞來比較,也可看到紅原雞的腦佔身體的比例較高。

腦子變小的雞有沒有變笨呢?研究團隊對這些雞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與控制組相比,在聯想的測驗上(給一個刺激然後接著餵食,如此觀察雞們是否下次給相同的刺激就能聯想到食物),這些比較不怕人的雞並沒有變笨。

當然你也可以說,腦子相對於全身的比例變小,是因為這些雞都長得比較大;實驗觀察也發現這些雞都變得比較大隻。不過,這個實驗結果還是相當有趣的。

參考文獻:

Rebecca Katajamaa, Per Jensen. Selection for reduced fear in red junglefowl changes brain composition and affects fear memory.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20; 7 (8): 200628 DOI: 10.1098/rsos.200628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雄海馬(seahorse)真的是在懷孕喔!

 

膨腹海馬。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脊椎動物幾乎都是由雌性來孕育下一代,但海馬以及牠的近親卻是少數的例外。過去的研究發現,雌海馬透過產卵管將卵下在雄海馬的育兒囊(pouch)內,卵就在雄海馬的體內受精,經過2-3週後,雄海馬再生下小海馬。以膨腹海馬(Hippocampus abdominalis)為例,雄海馬一次可以「懷」300-700隻小海馬,一年可以「懷」四次。

由於受精卵直到孵化,與雄海馬並沒有類似臍帶與/或胎盤之類的構造連結,所以過去一向認為,雄海馬只是把寶寶裝在育兒囊中,就像有些魚類會把受精卵含在嘴裡是一樣的。不過,最近雪梨大學的研究發現,雄海馬會把養分透過育兒囊傳遞給小海馬!

研究團隊使用了膨腹海馬做為他們的實驗材料。研究團隊比較了受精卵與胚胎的乾重發現,胚胎的重量幾乎與受精卵相等。在卵生的動物裡,由於代謝的緣故,胚胎的重量會比受精卵要少30-40%的重量。因此,他們認為雄海馬會傳遞養分給小海馬。

當然,如果能以放射線標定某個養分,測量看看放射線標記是否會由雄海馬移動到小海馬,這會更能說服大家。至於研究團隊會不會這麼做,就讓大家拭目以待了。

參考文獻:

Zoe M. G. Skalkos, James U. Van Dyke, Camilla M. Whittington. Paternal nutrient provisioning during male pregnancy in the seahorse Hippocampus abdominali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B, 2020; DOI: 10.1007/s00360-020-01289-y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一樹梨花壓海棠」到底是誰寫的?

 昨天(8/9/2020)在查關於鴛鴦與鸂鶒(唸做西斥)的資料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某個網站提到「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的出處。原文節錄如下:

宋代詞人張先,其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蘇東坡對其詩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從小就聽過「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詩,也知道是用來比喻老夫少妻,這句詩其實也不能算不雅,但是相當有惡趣味。

看到這句詩是蘇軾作的,也沒有想太多,就隨手跟臉友們分享了。後來有位朋友來私訊,提到這首詩可能不是蘇軾作的。

當然網路的資料有時就是會以訛傳訛,而朋友的私訊裡面也提供了一點資料可供查證,不過我還是先查了一下蘇軾與張先的生卒年月。

張先生於西元990年,卒於1078年;蘇軾生於西元1037年,卒於1101年。所以張先的確有活超過八十歲、兩個人生存的年代也有重疊。當然我對兩人的生平不熟,不確定他們是否互相認識(感覺要做這種戲謔的詩,應該要夠熟才行),但如果是熟人,蘇軾應該是張先的小友。

友人提供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維基條目裡提到,

此片港台中文譯名「一樹梨花壓海棠」乃出自中國古代民間詩句,最早可見於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九十七「王寵」條中所載浙人嘲老來納妾者之詩句曰:「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當。紅綃帳裡求歡處,一朵梨花壓海棠。」[2]經學者考證,「一樹梨花壓海棠」句並非如傳言所指出自北宋蘇軾所作、用來調侃好友張先在八十歲時迎娶十八歲小妾的一首七言絕句[註 1],而只是後人比附蘇軾所致。

所以我就去查了維基文庫,感謝維基文庫裡面有《堯山堂外紀》,搜尋《堯山堂外紀》果然在卷九十七「王寵」裡面有這麼一段:

王宠
 〈〔字履吉,号雅宜,苏州人。嘉靖间贡士,清夷恬旷,与物无兢,人拟之黄叔度云。〕〉   王雅宜《嘲六十再娶》诗云:“六十作新郎,残花入洞房。聚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空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浙人有嘲年六十三娶十六岁女为继室者云:“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堂。”)

另外在維基百科「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條目裡還有提到另一個新聞連結「陳福康. 也來談「一樹梨花壓海棠」」:

也来谈“一树梨花压海棠” 
陈福康 
陈福康 
读《书城》九月号祝淳翔先生的《也谈“一树梨花压海棠”》,我完全同意祝先生说的,“一树梨花压海棠”一句诗意境虽佳,但用词鄙俚,格调不高,“压”字尤嫌轻薄恶俗。从祝先生文中得知,居然今有杨振宁的朋友将这句诗译成英法韵文,以赠晚年新婚的杨先生,此人之心不可知矣!而祝先生欲一探究竟,将此句诗的出处弄个水落石出,也引起我的兴趣。作为谈资,我也写写自己泛览群书时之所见,以供各位看官参考,聊博一粲。 
祝先生旁征广引,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其“出典似乎可以上溯至清初”;而我则以为至迟在明代就已经有了。 
例如,明人蒋一葵,常州人,字仲舒,明末举人,万历中任灵川知县,著有《尧山堂外纪》,万历年间有刻本。其书卷九十七《国朝》记明人王宠(字履吉,号雅宜,苏州人,嘉靖间贡士)有诗:“王雅宜《嘲六十再娶诗》云:‘六十作新郎,残花入洞房。聚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空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诗末有注,不知是王宠原注呢,还是蒋一葵所加者,其中即出现“一朵梨花压海棠”:“浙人有嘲年六十三娶十六岁女为继室者,云:‘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 
又如,明末范凤翼(1575—1655),南通人,字异羽,万历戊戌进士,南明福王时官至光禄少卿,入清为遗民。其《范勋卿诗集》卷十八有《赠李处士八十一岁纳妾》,即出现“一树梨花压海棠”:“二八娇娥九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鸯帐,一树梨花压海棠。”此书今见明末崇祯刻本。 
祝先生文中已引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卷一《嘲老人娶少妇》一条:“浙中有年六十三娶十六岁女为继室者,人嘲之曰:‘二八佳人七九郎,婚姻何故不相当。红绡帐里求欢处,一朵梨花压海棠。’”观上文可知,褚氏即抄自明蒋氏《尧山堂外纪》。而祝先生文章没有再引褚氏此段话后紧接着的一段话:“《陈后山诗话》亦载绝句云:‘偎他门户傍他墙,年去年来来去忙。采取百花成蜜后,为他人作嫁衣裳。’王雅宜七十娶妾,许高阳嘲之曰:‘七十做新郞,残花入洞房。聚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空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褚人获七搭八搭,居然将蒋一葵所记的王宠取笑别人的《嘲六十再娶诗》,误说成是许高阳嘲讽王氏本人七十娶妾之诗!而据我考证,王宠其人享年仅四十而已! 
而祝先生文中未引褚氏《坚瓠集》三集卷四之《集唐嘲续娶》,那可是大损失了。因为在这一则里有十首出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诗(其中一首是:一朵梨花压海棠,有时颠倒着衣裳。风尘荏苒音书绝,天上人间两渺茫。)可是,褚氏所谓“集唐”,但这句“一朵梨花压海棠”却并不是唐诗啊。 另外,我在清末和邦额《夜谭随录》(民初刻《笔记小说二十种》本)卷一《梨花》也看到有“茂先作《梨花开》四绝寄示公子,有‘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句,用成句恰妙,公子和韵报之”的记述等。就不多写了。

所以,到底「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出自於誰的手筆,這可能很難查證。我對蘇軾的作品不熟,據說這句詩並沒有出現在他的作品集裡面?所以到底是誰寫了這句帶些惡趣味的詩,大概就沒人知道了。

回頭說到鴛鴦與鸂鶒,根據手邊的資料,現在認為的鴛鴦其實古名鸂鶒,而古代的鴛鴦指得是赤麻鴨。赤麻鴨的確是終身一夫一妻的,反而是鴛鴦(鸂鶒)雄鳥在交配後就離開雌鳥另結新歡,留下雌鳥一個人照顧一窩的小寶寶。所以對鴛鴦的想像,不過只是想像罷啦。

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無螫蜂(Stingless bee)的蜂蜜:有益健康的甜味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聽過無螫蜂(Stingless bee)嗎?牠們是蜜蜂的近親,大約有五百種左右(蜜蜂只有七種)。無螫蜂雖然有尾刺,但因為嚴重退化所以不能用來蟄人。

根據維基百科,無蟄蜂大部分分布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如澳洲、非洲、東南亞與熱帶美洲。雖然不是每種無蟄蜂都會產蜜,但還是有些可以,所以在中美洲、非洲的一些區域,無蟄蜂被馴養來產蜜,且在傳統醫療上相信無蟄蜂的蜂蜜可作為醫療用途。

當然在台灣也有很多人相信蜂蜜對身體好,但是相信歸相信,一般的蜂蜜裡含有大量的果糖(38%)與葡萄糖(32%)這兩種單糖,以及少量的麥芽糖(7%)與蔗糖(1.3%)與微量的其他糖類。食用大量的單糖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好處,近年來有相當多的研究,筆者在這裡就不多說。但因為肉毒桿菌污染的問題,目前是不建議一歲以下的嬰兒食用蜂蜜。

會覺得蜂蜜對身體好,可能只是因為物以稀為貴所產生的一種迷信。怎麼說呢?因為在糖的歷史裡,也曾因為蔗糖很稀有,一度成為醫藥的來源,甚至因為蔗糖到了第十世紀才引入歐洲的關係,蔗糖一度也被認為是比蜂蜜好的食物,而且當時還認為越白的蔗糖越好。認為黑糖(未精煉的蔗糖)與蜂蜜比白糖好,是近代的事情。如讀者對「白糖比蜂蜜好」這段歷史有興趣,可以參考西敏司的「甜與權力」。

說了這麼多,無蟄蜂的蜂蜜有醫療價值,究竟是一種迷信或者是事實呢?最近昆士蘭大學的研究發現,非洲與中美洲原住民們的認知,可能不是迷信喔!

研究團隊分析了兩種澳洲的無蟄蜂:Tetragonula carbonariaTetragonula hockingsi 的蜂蜜,發現跟西方蜜蜂所產的蜂蜜大大不同。西方蜜蜂的蜂蜜主要所含的糖是果糖與葡萄糖,但無蟄蜂的蜂蜜中卻有高達85%都是「海藻酮糖」(trehalulose)。

大家可能對海藻酮糖相當陌生。如果上網搜尋「海藻酮糖」或「trehalulose」,找到的都是海藻糖(trehalose)。但是海藻酮糖與海藻糖不同,海藻糖是兩個葡萄糖以1,1-糖苷鍵(1,1-glycosidic bond)結合所形成的雙糖:

海藻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海藻酮糖是由一個葡萄糖跟一個果糖以1,1-糖苷鍵結合所形成的雙糖。

海藻酮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由果糖與葡萄糖以1,1-糖苷鍵結合所形成的海藻酮糖,比由果糖與葡萄糖以1,2-糖苷鍵所形成的蔗糖要穩定得多,在腸道中分解的速度也慢得多。也就是說,海藻酮糖的升糖指數(GI)很低。這與民間普遍認為無蟄蜂的蜂蜜對糖尿病人有好處不謀而合。

由於種類繁多又不會蟄人(不過有些無蟄蜂會咬人),無蟄蜂近年來逐漸受到注意,也在世界的許多地方成為農夫的新寵。昆士蘭大學的這個發現,無疑地又讓無蟄蜂養殖增加了一個好處。台灣也有原生的無蟄蜂Trigona ventralishoozana,但不知道是否產蜜,以及其蜂蜜是否也含有大量的海藻酮糖呢?

參考文獻:

Fletcher, Mary T.; Hungerford, Natasha L.; Webber, Dennis; Carpinelli de Jesus, Matheus; Zhang, Jiali; Stone, Isobella S. J.; Blanchfield, Joanne T.; Zawawi, Norhasnida (2020-07-22). Stingless bee honey, a novel source of trehalulose: a biologically active disaccharide with health benefits. Scientific Reports. 10 (1): 1–8.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鮟鱇(anglerfish)奇妙的交配行為與奇異的免疫系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對鮟鱇(俗稱燈籠魚)應該都不陌生,這種魚共有168種、大多生活在海底,以一支由前背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來吸引小魚維生。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鮟鱇的交配行為相當的奇特。雄鮟鱇一般比雌鮟鱇小很多,一生下來就到處尋找雌鮟鱇。找到雌魚後,雄魚便一口咬在雌魚的身上,接著釋放出酵素把自己的嘴巴以及雌魚的皮膚溶解。然後兩條魚的血管相連,雄魚從此便依靠雌魚維生。

過去的許多研究發現,找不到配偶的雄鮟鱇與雌鮟鱇,牠們的性腺會停留在不完全發育的狀態。有些雄鮟鱇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有些雄鮟鱇的嘴巴甚至不能讓牠們捕食生物,顯示了如果這些雄鮟鱇找不到雌魚,就非死不可。

雄魚是如何找到雌魚的?由於許多鮟鱇是居住在海底,那裡光線非常黯淡或甚至無光,科學家們認為應該不是靠視覺。不過過去的觀察發現,有些鮟鱇有發達的嗅覺系統,或許是靠著鼻子「聞」出雌魚,但也有鮟鱇具有很大的眼睛,所以也不能排除有些種類的鮟鱇是用「看」的。

不管是用看的還是用聞的,科學家們對鮟鱇最好奇的是:由於在雄魚遇到雌魚後會發生血管相連的事件,而脊椎動物都有免疫系統,鮟鱇是怎麼避免掉血肉相連後所發生的免疫反應?雖然有些種類的鮟鱇並不會永遠相連,但不論是短暫相連或是永遠相連,免疫反應不可避免的一定會發生,牠們是如何讓免疫反應不要發生的?

蒲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0種共31隻鮟鱇,發現了牠們的秘密。原來為了要防止血肉相連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鮟鱇們其實都是「免疫不全」的患者!

那些只有短暫相連的鮟鱇種類,牠們不具有有功能的aicda基因。由於這個基因是抗體(antibody)成熟所必須,所以這些鮟鱇不能產生抗體。而那些永遠保持血肉相連的鮟鱇,除了沒有有功能的aicda基因之外,還少了有功能的rag基因。由於rag基因是T細胞(T淋巴球,細胞免疫的重要成員)受器組合所必須,也就是說這些鮟鱇的T細胞功能不正常。

不能產生抗體也沒有正常功能的T細胞,這使得雌雄鮟鱇可以永遠保持血肉相連,雌魚捕食消化後藉由血管將養分送給雄魚,換來雄魚在雌魚要產卵時可以立即提供精子。當然這樣對繁殖是非常方便,但是在海底並不是沒有病原,所以這些「免疫不全」的鮟鱇們要怎樣對付那些病原呢?這就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了。

參考文獻: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z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