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人工甘味(artificial sweetners)是否有害?

人工甘味(artificial sweetners),如糖精(saccharin)、三氯蔗糖(sucralose)、阿斯巴甜(asparatame)等,經常添加於低卡食品中,或是做為糖尿病患的代糖使用。

但是,這些人工甘味並非全都是好的。比方說糖精曾經一度被認為會導致癌症,雖然後續的研究推翻了這個說法;而阿斯巴甜對人體有害的說法更是沒有斷過,甚至曾一度使美國食藥署收回它的上市許可。不過,由於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因此有苯丙酮尿症(PKU,phenylketouria)這種遺傳疾病的患者,是不能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的。

糖精。圖片來源:wiki
阿斯巴甜。圖片來源:wiki
這些人工甘味,對於怕胖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來說,真可以說是恩物。畢竟,愛甜是人的天性,羅馬人甚至在發現在鉛鍋中煮沸葡萄酒醋可以得到甜味以後,開始大量生產這種甜味劑,卻因此都服用了鉛。人真的很奇怪,越不能吃的越想吃!因此,能夠以人工甘味取代蔗糖添加於食品中,讓不能吃太多甜食的人可以小小滿足一下,似乎也是功德一件吧!

不過,最近有兩個研究團隊發現:食用人工甘味,可能會造成腸道菌叢組成產生變化;同時,也會造成葡萄糖耐受性(glucose intolerance)下降(1,2)。而眾所周知的,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可以說是糖尿病的前兆。

在加拿大的研究團隊,以阿斯巴甜做為實驗材料,用來餵食大鼠八週(2);而以色列的研究團隊則是以糖精、三氯蔗糖與阿斯巴甜分別餵食大鼠五週(1)之後,選擇了糖精做為主要的測試目標。

在過去的研究曾經發現,糖精可能會造成胰島素分泌增加;不過以色列的研究團隊並沒有看到這個現象。但是,他們的發現卻直指:食用糖精會使腸道的菌相改變,而這個改變造成了大鼠對葡萄糖耐受性降低。

怎麼說呢?原來,他們讓食用人工甘味並且出現葡萄糖耐受性降低的大鼠,服用可以殺死革蘭氏陽性菌或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四週後這些大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就回到正常值了。而當他們把這些出現葡萄糖耐受性降低的大鼠的糞便微生物「移植」到無菌鼠的腸道中之後,這些無菌鼠也出現了葡萄糖耐受性降低的現象。

兩個團隊都看到腸道的菌相改變。有些菌變多了,有些變少了;在增加的細菌種類裡包括了擬桿菌屬(Bacteroides)的兩種細菌:Bacteroides fragilisBacteroides vulgatus,在過去,它們在腸道的出現已被發現與第二型糖尿病有關。不過擬桿菌屬的變化在加拿大的研究團隊中並沒有觀察到。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以色列的研究團隊在人體試驗上的結果。在381個志願者(44%為男性,54為女性,平均年齡為43歲)中,食用人工甘味也造成了腸道菌相的改變;甚至只食用七天,也會改變腸道菌相。

在研究中提到,這些受測者同時也出現了醣化血色素(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上昇的現象;通常醣化血色素代表了過去三個月的血糖濃度是否有得到妥善的控制,它的上昇頗令筆者感到好奇。但是從文獻中看不出受測者究竟測試了多久,而研究團隊提到在當地的人工甘味成分為95%的葡萄糖與5%的人工甘味,不知這醣化血色素上昇是否是因為直接食用葡萄糖所造成的呢?筆者查了一下在美國最常見的人工甘味「SWEET'N LOW」,似乎並未含有葡萄糖或其他糖/醣類(見相關網頁資訊),或許這只是以色列的特殊狀況吧。

不過,以色列的研究團隊也發現,並不是人人在食用人工甘味後,都會發生腸道菌相改變的情形;而腸道菌相沒有改變的人,也不會出現葡萄糖耐受性下降的現象。

當然,不是人人都會產生這樣的反應,是一個好消息;但是過去我們採用人工甘味在食品中,無非是為了兩種目的:控制體重(怕胖)或是控制血糖(糖尿病)。如果食用含人工甘味的食品會導致葡萄糖耐受性降低(兩份研究所採用的人工甘味劑量,都是在每日允許攝取劑量之內),甚或體重增加(以色列的研究團隊發現,食用人工甘味的志願者體重與腰臀比都上昇了),那麼為何還要把人工甘味帶到餐桌上呢?

(台大科教中心擁有此文版權,其他單位需經同意始可轉載)

參考文獻:

1. Jotham Suez, Tal Korem, David Zeevi, Gili Zilberman-Schapira, Christoph A. Thaiss, Ori Maza, David Israeli, Niv Zmora, Shlomit Gilad, Adina Weinberger, Yael Kuperman, Alon Harmelin, Ilana Kolodkin-Gal, Hagit Shapiro, Zamir Halpern, Eran Segal & Eran Elinav. 2014.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514:181–186.

2. Marie S. A. Palmnäs , Theresa E. Cowan, Marc R. Bomhof, Juliet Su, Raylene A. Reimer, Hans J. Vogel, Dustin S. Hittel, Jane Shearer. 2014. Low-Dose Aspartame Consumpt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Gut Microbiota-Host Metabolic Interactions in the Diet-Induced Obese Rat. PLOS One. DOI: 10.1371/journal.pone.0109841

關於紅麴,你真的養生了嗎?

2014/12/29的新聞提到,「5紅麴米花生粉 真菌毒素超標」;其中四件是橘黴素過量的紅麴米,另一件是花生粉的總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橘黴素是什麼?

根據筆者手邊的資料,橘黴素(citrinin),分子式為C13H14O5,分子量為250.25

橘黴素。圖片來源:wiki


橘黴素在1931年由Hetherington 與 Raistrick 從培養的 Penicillium citrinum(柑橘青黴)中分離出來。後來在更多的真菌中(如Monascus purpureus紅麴菌)也發現橘黴素的存在。由於橘黴素常在紅麴菌發酵培養過程中伴隨polyketide代謝產物,如色素的生成而產生;而橘黴素是一種肝腎毒素;因此,如何確認紅麴產品中的citrinin含量,或於製程中降低或完全不含citrinin,已被視為利用紅麴產品的重要依據。 目前衛生署訂定有「紅麴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裡面有表列可供食品原料使用之菌種,並備有菌種鑑定報告。依規定,健康食品所含之citrinin含量濃度應低於百萬分之二(2 ppm)。

紅麴米。圖片來源:wiki

在實驗室裡,橘黴素可以用來提升粒線體的通透性;它也是呼吸鏈的抑制劑,主要透過干擾呼吸鏈的第三個複合體(complex III)。

在國外,橘黴素過去也曾被用來幫食物染色。不過,隨著人造食用色素的普遍,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但是也因為人造食用色素的發明,有些紅麴製品被發現加入了如紅色二號或是蘇丹紅(Sudan Red G)。

蘇丹紅。圖片來源:wiki
這些年,因為大家都相信紅麴對健康有益,除了使得紅麴相關的產品大為流行之外,有些人也會自己在家裡養紅麴。但是,在紅麴的生長過程中,橘黴素的產生幾乎是難以避免,而在家自製紅麴又缺乏檢驗設備,筆者要叮嚀大家,有些東西可以在家製造,有些東西可能還是找有信譽的廠商購買,免得養生不成反而吃進毒素,得不償失。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不是河豚毒素的魚毒

今天的一則新聞提到,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監測發現,高雄今年接連發生2例「魚毒」中毒案例,皆因購買俗稱「土赤海」的雙斑笛鯛(Lutjanus bohar)煮食味噌魚湯等惹禍,上吐下瀉、嘴巴麻痺,甚至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緊急送醫。醫師提醒,這類大型珊瑚礁魚類特別容易累積藻毒素,魚肉就有毒,勸民眾最好少碰為妙。

雙斑笛鯛。圖片來源:wiki
雙斑笛鯛英文俗名是two-spotted red snapper,身長大約60-80公分,通常在四米到一百八十米深的海域生活,最常見的海域為十到七十米深的海域(所以不是深海魚類)。這種魚是肉食性的魚類,會到珊瑚礁區捕食其他的小魚、甲殻類與軟體動物。根據「菜市場魚圖鑑」的資料,笛鯛科的魚類,在台灣的魚市場大多被稱為「赤筆」或「赤海」。

醫生說的「藻毒」應是指有毒渦鞭毛藻(toxic dinoflagellate)的毒素。會產生毒素的渦鞭毛藻有大約30-40種,牠們也會在海上造成紅潮(red tide)。當有毒的渦鞭毛藻被軟體動物吞食以後,藻毒素會累積在體內,掠食者(如雙斑笛鯛)捕食這些軟體動物之後,毒素便會累積在體內,人買了魚回去吃便中毒了。

有毒渦鞭毛藻。圖片來源:wiki

這類的藻毒素可分為麻痺性、下痢性與神經性,主要所產生的毒素為Saxitoxin(石房蛤毒素,STX)。由於人類也會吃軟體動物,因此過去這類的藻毒素常被稱為貝毒。

Saxitoxin。圖片來源:wiki
另外一個常見的藻毒素是珊瑚礁魚毒素(CTX,ciguatoxin)。STX與CTX都會引起麻痺。

CTX。圖片來源:wiki

珊瑚礁魚類對海洋生態很重要;食用珊瑚礁魚類,很容易就會攝入藻毒素而中毒。因此,不管是為了環境還是為了自己,都不應該再吃珊瑚礁魚類。

參考資料:

Wikipedia
吳佳瑞、賴春福。菜市場魚圖鑑。大樹出版。

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

發現更多新遺傳疾病的原因

聽過「解密發育障礙」(DDD,Deciphering Developmental Disorders)這個計畫嗎?它在2010年啟動,一開始是想要用陣列技術(array technology),去找出目前尚未發現的因基因重複(duplication)或刪除(deletion)所造成的疾病。但是,在計畫進行的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如果使用全基因體的「外顯子」定序(genome-wide 'exome' sequencing ),將基因體中所有產生蛋白質的部分都搜尋,則找到疾病的遺傳原因的機率可以由百分之五上昇到百分之三十。

於是,研究團隊便改弦易轍,開始以全基因體「外顯子」定序來分析;最終的目的是分析十萬個人的基因體,牽涉到一萬兩千個家庭。

到目前為止,DDD計畫已經找到了十二個新的遺傳疾病。這些疾病過去無法被診斷出來,因為它們是「新」(de novo)發生的突變,父母的基因都正常。

舉例來說,DDD計畫發現了一個新的突變發生在PCGF2基因上,將這個基因的第65號氨基酸由脯氨酸(Proline)改變為白氨酸(Leucine)。這個突變發生在來自不同家庭的十二個兒童身上,而他們的臉部都有類似的特徵;但因為突變是個別發生,若沒有DDD計畫,可能很難發現這十二個孩子真正致病的原因!

DDD所發現的新遺傳疾病。
圖片來源: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目前,這個計畫還侷限於分析英國當地的遺傳資料;研究團隊希望能有更多的國家加入(當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政府挹注資金),隨著加入的國家愈來愈多,能找到「新」遺傳疾病的機率就愈高,當然人類對於自己的基因的功能,也會隨著更多這類的發現,了解得更多。

參考文獻:

2014/12/15. Twelve new genetic causes of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cience Daily.

M. E. Hurles et. al. 2014. Large-scale discovery of novel genetic causes of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ature. doi:10.1038/nature14135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與什麼相關?

過去被稱為「自閉症」(autism),現在已經改名為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了。加入了「spectrum」這個字,其實就代表了自閉症本身的多元性。在臨床上,若以症狀與嚴重程度來看,可以說沒有兩個ASD患者是一模一樣的(由於台灣仍沿用「自閉症」這個俗稱,但這個俗稱其實有相當程度的誤導性,筆者在本文中使用英文全名的縮寫)。

依照國內的分類(DSM-V)來看,ASD包括了:
-在社交-情緒的互動功能上有缺損:從社交互動異常,無法維持雙向的對談、溝通上較少回應,也較少興趣、情緒情感的分享,到無法起始社交的互動。
-在社會互動上,非語言溝通行為的缺損:從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較差,眼神注視及肢體語言功能的異常,理解及使用非語言溝通能力的缺損,完全缺乏臉部表情及手勢。
-發展及維持人際關係的缺損:從無法作出符合情境的適當行為,在分享想像性遊戲及交朋友方面有困難,到對人完全缺乏興趣。
-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與活動:固著或重複性的言語,動作及使用物品過度堅持常規,儀式化的使用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極度抗拒改變;非常侷限及固定的興趣,對於興趣極度的專注;對於感覺刺激的輸入過度反應及過度反應不足、對於環境中的感覺刺激有異常。

侷限、重複的行為。圖片來源:wiki

上面的這些症狀必需在童年早期(三歲以前)出現,但症狀可能不會完全顯現,就如上面提到,沒有兩個ASD患者的嚴重程度與症狀是完全相同的。

從1943年Leo Kanner正式提出「autism」這個名詞以後,許多研究者一直想要找出究竟是什麼導致自閉症?目前知道,自閉症跟遺傳有關,但是牽涉到的基因很多。最近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作的一項研究發現,ASD患者在與突觸功能(synaptic function)、染色質修飾(chromatin modification)及鈣離子通道活性(calcium channel activity)相關的基因發生程度不一的突變(1)。

這些突變在高功能(高IQ)患者中,通常對於基因功能的影響較輕微;而在語言功能受損較嚴重的ASD患者中,這些基因因突變受損的情形較為嚴重。

除此之外,雖然ASD患者男性為女性的五倍,但女性ASD患者通常相關基因受損的狀況較為嚴重,也就是說,女性ASD患者大多落在低功能的一側。

ASD在過去已經被證實與遺傳相關,但是在美國,ASD的發生率由公元兩千年的1/150,上昇到2010年的1/68。由於基因不可能在十年間有如此大的改變,雖然大家對於ASD的了解程度提升,可能也會使ASD的診斷增加;但是這還是引起了關注。

最近,哈佛大學發表在「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EHP,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研究發現,在懷孕最後三個月暴露於懸浮微粒污染的空氣中的準媽媽,新生兒診斷出ASD的機率是未暴露於污染空氣中的準媽媽的兩倍。

空氣污染與ASD的相關性,在2006年已經發現。
圖片來源:wiki

這項研究追蹤了從1989年開始到2002年的116,430 名準媽媽。研究團隊收集準媽媽們懷孕時居住的地區以及當地的空氣污染狀況。 接著研究團隊比較其中的245名ASD兒童與其他1522名正常兒童,發現在懷孕前期與中期、以及孩子出生以後的準媽媽們居住地區的空氣污染都沒有呈現相關性;只有在懷孕後期(最後三個月)準媽媽們居住地區的空氣污染程度,與孩子診斷出ASD之間呈現了相關性。

當然,準媽媽們每天不論是上班或在家,暴露的環境因子絕對不只有空氣污染;研究團隊之所以會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在2006年便已經由加州衛生署發表過類似的研究(2)。除了空氣污染以外,環境賀爾蒙諸如全氟烷化合物(PFASs,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被廣泛使用於地毯和衣物的表面保護處理,紙張護膜和紙板包裝上,也可被用來製造滅火器粉末。3)與ASD也有相關性。

由於ASD所牽涉的基因相當複雜(哥倫比亞大學的分析發現,有159個基因都跟ASD有關),而環境因素似乎也跑不了關係,若說筆者能夠把「所有的」資料都包括在這篇短文中,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筆者想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有些環境因素(如空污、全氟烷化合物等)與ASD相關,但是未經研究證實的言論(如2014/12/23的水果日報),既不值得相信,更不需要為了它而恐慌!

高階超音波與ASD的關係,已經由施景中醫師駁斥了,筆者不再贅述;不過,如果只是把照高階超音波當作是「留下寶寶的影像」,筆者倒覺得大可不必。畢竟胎兒正在發育,沒有必要的檢查能不做就不做,雖然台灣醫療真的便宜(當年筆者在美國,兩次懷孕從頭到尾總共只照過一次超音波),但是為了寶寶好,真的不需要這樣一直照!反正出生以後愛怎麼照就怎麼照,不是嗎?

參考文獻:

1. Jonathan Chang, Sarah R Gilman, Andrew H Chiang, Stephan J Sanders, Dennis Vitkup. 2014. Genotype to phenotype relationship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Nature Neuroscience. doi:10.1038/nn.3907

2. Gayle C. Windham, Lixia Zhang, Robert Gunier, Lisa A. Croen and Judith K. Grether. 2006.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 Relation to Distribution of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4(9): 1438-1444

3.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全氟烷化合物 Perfluoroalkyls

4. 2014/12.18. Autism risk linked to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Reuters.

5.Raanan Raz, Andrea L. Roberts, Kristen Lyall, Jaime E. Hart, Allan C. Just, Francine Laden, and Marc G. Weisskopf. 2014.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 A Nested Case–Control Analysis with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II Cohort.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DOI:10.1289/ehp.1408133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二甲基黃(methyl yellow)是什麼?

因為香港檢驗出了德昌豆乾含二甲基黃(methyl yellow),引起了台灣的注意,抽絲剝繭最後發現竟然是因為上游廠商在乳化劑中添加了二甲基黃。二甲基黃是什麼呢?

二甲基黃是一種酸鹼指示劑,又稱為甲基黃,分子式是C14H15N3。它的變色範圍為pH2.8-4.0,在酸性環境中呈紅色,在鹼性環境中呈黃色。
二甲基黃。圖片來源:wiki
它是有毒的化合物,食用可以導致肝癌,過去曾經被用做食用色素(故它有另外一個名稱「奶油黃」butter yellow),直到發現會致癌後,便被禁止使用。

另一個在過去幾年曾被非法添加於豆干的染劑是皂黃(metanil yellow)。皂黃也一樣有致癌性,過去曾被使用於大黃豆干與金針。在印度,他曾經被用來冒充薑黃。

皂黃。圖片來源:wiki
參考資料:

Wikipedia

受傷了,照一下就好?

未來的傷口治療是否能「照一下」就好?
圖片來源:wiki

在科幻電影裡面,如果有人受傷了,醫生就會拿出一隻光筆照一照,然後傷口就癒合了。這聽起來很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但是最近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似乎將我們帶近了這個「魔法」一步。

研究團隊將他們發明的RGD環多肽(Asp-D-Phe-Lys-Arg-Gly)在天冬氨酸(Asp)的那一頭以DMNPB(3-(4,5-dimethoxy-2-nitrophenyl)-2-butyl ester)這種可以被光活化的(原文為photo-labile,不過在整個實驗中的作用比較類似於被光活化)分子修飾之後,如果單獨將這樣的RGD環多肽凝膠塗在小鼠的傷口,再以350~365奈米波長的紫外光照射後,傷口會出現疤痕組織。

這沒什麼,但是接下來的實驗就有趣了。研究團隊在這個凝膠中加入血管生長因子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然後再使用紫外光照射。結果傷口很快地長出了新的血管!這對於組織移植非常的重要,因為若是新移植的組織與原來的組織之間無法長出新的血管,則移植的組織得不到養分供應,便會很快就死亡,於是移植就失敗了。

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在這個實驗裡使用的光波是紫外光。由於小鼠的皮膚較薄,紫外光容易穿透;但要應用在人類,由於人類的皮膚較厚,大約只有10%的紫外光可以穿過,雖然應該也能活化凝膠,但另一個考量則是紫外光會造成灼傷,並且有造成皮膚癌的風險。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嘗試能否以紅外光來活化凝膠。紅外光穿透人類皮膚的能力較紫外光好,也沒有灼傷與皮膚癌的疑慮。如果可以,未來受傷了,或許就是消毒一下、塗個藥、照一照就好了。

參考文獻:

2014/12/16. Researchers make blood vessels grow by shining a light on skin. Science Now.

Ted T. Lee, José R. García, Julieta I. Paez, Ankur Singh, Edward A. Phelps, Simone Weis, Zahid Shafiq, Asha Shekaran, Aránzazu del Campo & Andrés J. García. 2014. Light-triggered in vivo activation of adhesive peptides regulates cell adhesion,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ization of biomaterials. NATURE MATERIALS. doi:10.1038/nmat4157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維京人(Norse/Viking)與金屬器具鎔製

重建的維京人船隻。圖片來源:wiki

五十年前在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南部發現的一個石器,最近重新檢驗之後,發現維京人曾經使用這個石器來製造銅器或是銅製的裝飾品。

在這個石器中,研究人員除了發現銅的碎片以外,還發現了細小的玻璃珠。這些玻璃珠證明了維京人曾使用這個石器熔化銅。

研究團隊認為,維京人當年到此地,應該是為了獵捕海象牙(walrus ivory)與毛皮。這個發現,為加拿大的古代歷史再添加新的一筆。

參考文獻:

2014/12/15. Evidence of Viking/Norse metalworking in Arctic Canada. Science Daily.

天雷勾動鋅火

圖片來源:wiki
受精時發生什麼事?根據最近發表在自然化學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的研究顯示,受精時卵會釋放出鋅離子的花火,大約是她儲存的鋅離子總量的六分之一。

卵究竟儲存多少鋅離子呢?根據研究團隊的估計,大約是六百到八百億個,分散在八千個空間裡。在受精時,卵釋放出價值一百億個鋅離子的花火(請點選西北大學網站觀賞),並不是為了慶祝受精,而是為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作準備:由卵成為胚胎。

研究團隊在先前的研究工作中,發現小鼠的卵如果缺鋅則無法成熟。但是接下來的研究,卻因為無法觀察到鋅離子在卵中的位置而受到阻礙。

直到可以在活的卵中觀察到鋅離子的螢光標記發明後,他們才看到了究竟鋅離子被儲存在卵的哪裡,以及卵在受精時釋放出的鋅離子的花火。

研究團隊認為,未來可以使用這個技術,分離出鋅離子含量足夠的卵,提升人工受精成功的比率。

參考文獻:

2014/12/15.Stunning zinc fireworks when egg meets sperm. Science Daily.

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聽歌嗎?

筆者在工作時沒有聽歌的習慣,不過這可能跟我只聽流行音樂有關(流行音樂有人唱歌,會干擾)。我有同事可以一邊聽布袋戲一邊工作,我頂多可以一邊聽電視一邊打毛線。如果寫文章的時候就不能聽歌了。

根據這一期的「英格蘭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報導,從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便已認為音樂有療癒的能力;而十八~十九世紀的兩位名醫Leopold Joseph Auenbrugger與Rene Theophile Hyacinthe Laennec(後者就是聽診器的發明人)更是以音樂治療聞名。到了近代,音樂治療已經受到承認,成為醫學的一部份。

目前的研究顯示,每分鐘60-80拍的音樂(接近心跳頻率),最能達到使病人舒緩的效果,在手術前播放,其效果可以一直延續到手術後。雖然效果不如鎮靜劑,但相比於鎮靜劑,音樂又不要錢又沒有副作用,何樂而不播呢?

至於在手術室裡,大約62-72%的手術室會放音樂。放什麼音樂,通常由主刀醫師選擇(別讓醫生不開心!)。在手術室裡面的工作人員,有80%認為音樂有助於溝通、舒緩緊張的情緒以及提昇效率。對於日常就有聽音樂習慣的外科醫生來說,在手術室裡面放音樂可以提升專注力。

在手術室裡多半都放古典音樂。為什麼?一說是可以幫助專心(沒人聲),也有一說認為是外科醫生的性格使然(筆者認為,也有可能是人聲會干擾手術團隊的對話)。放流行音樂的不多,不過,威爾斯大學醫院的醫師們提出一些選擇,對於喜好流行音樂的醫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筆者認為,應該也可以嘉惠病人吧?

建議清單第一名:比吉斯的Staying Alive(活著)
圖片來源:wiki
建議清單第二名:Sade的Smooth Operator(順利的手術)
圖片來源:wiki
建議清單第三名:Toni Braxton的Un-break my heart(癒合我的心)
筆者個人覺得心臟外科推薦使用。
圖片來源:wiki
建議清單第四名:Pink Floyd的Comfortably Numb
(舒適的麻木),推薦麻醉前使用。
圖片來源:wiki
建議清單第五名:Coldplay的Fix You(治癒我)
圖片來源:wiki
建議清單第六名:WHAM的
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
恢復室特別推薦
圖片來源:wiki
而不建議的歌曲有哪些呢?

不建議清單第一名:Queen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bite the dust是白忙一場的意思)
圖片來源:wiki
不建議清單第二名:R.E.M.的Everybody Hurts (大家都在痛)
病人的OS:雖然大家都在痛,但是我更痛!
圖片來源:wiki
不建議清單第三名:Radiohead的Knives out!(刀子拿出去)
手術團隊的OS:刀子拿出去,那我們在這裡幹嘛?
圖片來源:wiki
不建議清單第四名:Red Hot Chili Peppers的Scar Tissue(疤痕組織)
整形外科絕對禁止!
圖片來源:wiki
不建議清單第五名:Hip Hop Trio的House of Pain(痛苦之家)
病人:什麼?這裡是痛苦之家?我再也不敢來了!
圖片來源:wiki
後面還有讀者推薦,在消毒時可以放Leonard Cohen的Iodine(碘酒)。

圖片來源:wiki
開玩笑歸開玩笑,音樂的確有撫慰心靈的效果;筆者想到「怪醫黑傑克」裡面有位醫師,因為國家禁止接觸任何「外國」的事物,但是他偏偏好愛聽古典音樂,最後只能在手術室裡面偷聽古典音樂;一開始很不習慣,但是久了以後,動手術時不聽音樂倒沒辦法了。

大家聽音樂嗎?聽歌嗎?工作時聽不聽?

參考文獻:

BMJ 2014;349:g7436. Making music in the operating theatre.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荒年多女嬰,真有其事嗎?

圖片來源:wiki

聽過「荒年多女嬰,盛世多男嬰」這種說法嗎?

事實上,過去科學家觀察到,極端氣候(酷寒或天災),甚至九一一,隔年出生的男嬰數目都減少了。究竟這只是巧合,或是真的發生在人類身上的自然現象呢? 

最近發表在皇家科學院院刊B的論文(1),研究由1790-1870年保存於芬蘭教堂的紀錄顯示,在「歹年冬」的時候,男嬰的出生率顯著下降---甚至降低到79:100(正常的比例應該是105:100)。 

但是,別緊張。雖然男嬰在荒年時的出生率顯著下降,但是這些男寶寶的存活率卻比在盛世時出生的高了12%,而且他們產生了更多的後代(8.7%)。 

科學家們推斷,在荒年時的男/女嬰出生率失衡,可能是因為男嬰流產率較高;但是為何準媽媽們在荒年時較不容易保住男胎,這部分可能就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了。(筆者按:不知是否與男性少了一個X染色體有關?)

參考文獻:

1. Tim A. Bruckner, Samuli Helle, Elisabeth Bolund, Virpi Lummaa. 2014. Culled males, infant mortality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a pre-industrial Finnish population. Proc. R. Soc.B 282: 20140835

2. Elizabeth Pennisi. 2014/12/11. Why women’s bodies abort males during tough times. Scienc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