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galerita)懂得互相學習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原產於澳洲的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galerita)體長50公分,體重可達0.5公斤。牠們是很長壽的鳥兒,在野外的壽命可達40年,圈養狀態下可活到70年。

最近的研究發現,在澳洲東部的一群葵花鳳頭鸚鵡藉由互相學習,學會了如何打開垃圾桶的蓋子,讓牠們可以享用裡面的廚餘。

這個研究開始於數年前,當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所(Australian Museum Research Institute)的理查‧梅傑注意到牠們會打開垃圾桶蓋。他把整個過程錄了下來,跟其他研究單位的同僚分享。接著,他們在2018年開始了一個公民科學計畫,請求雪梨與臥龍岡郊區的住戶把他們看到的葵花鳳頭鸚鵡開垃圾桶的行為錄影下來。

結果他們發現,在2018年只有三個郊區有紀錄到類似的行為;但到了2019年,有44個郊區都紀錄到這樣的行為。將這些行為發生的地點與時間進行分析,研究團隊認為,葵花鳳頭鸚鵡們藉由互相學習模仿,一傳十、十傳百地學會了如何打開垃圾桶。

大約有10%的葵花鳳頭鸚鵡懂得如何開垃圾桶。這些鸚鵡們大部分都是公的,這可能是因為葵花鳳頭鸚鵡的雄性比較大、比較強壯,所以具備了打開垃圾桶的力氣。

在2014年曾有研究發現,原產於印尼的戈芬的鳳頭鸚鵡(Goffin's cockatoo,Cacatua goffini)在圈養狀態下懂得發明工具,而且其他的鸚鵡也能夠藉由觀察學會這個技能。

鳳頭鸚鵡是很聰明的鳥類。根據維基百科,飼養牠們需要大量的時間陪伴。

參考文獻: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e7808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博格(Borg):新的染色體外元件(ECE)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近(2021年七月)不同的科普媒體,包括Nature Briefing與Scientific American都關注這個新發現的染色體外元件(ECE,extrachromosomal element):博格(Borg)。

所謂的染色體外元件指得是不屬於染色體DNA的DNA。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都有染色體外元件。如粒線體(mitochondria)與葉綠體(chloroplast)的基因體就是真核生物的染色體外元件。原核生物(如細菌)的染色體外元件大概就是質體(plasmid)了,這些質體小的可以只有數千個鹼基對,大的可以有數萬乃至數十萬個鹼基對。

對於細菌來說,質體的功能就是攜帶一些對生存有關的基因,如攜帶可分解抗生素的酵素(像能夠分解青黴素的beta-lactamase),讓細菌不怕抗生素。細菌之間還能共享它們的染色體外元件,這使得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愈來愈多,對醫療系統造成衝擊。

另外一個有名的原核生物染色體外元件是農桿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Ti質體(Ti plasmid,Tumor-inducing plasmid)。農桿菌要有Ti質體才能將自己的DNA插入植物的基因體,達成感染植物的目的。這個功能被我們利用來製造基改作物(GMO,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讓農作物不怕害蟲或農藥。

不管是真核或原核的染色體外元件,它們的大小都有限。但是最近由加大柏克萊分校的科學家在古菌中新發現的染色體外元件「博格」,其大小可達60萬到一百萬個鹼基對,大約是它的宿主染色體的三分之一大小。

博格跟過去所發現的染色體外元件都不相同。質體是環狀的,博格是線狀的。科學家分析了四個博格的序列,發現它們似乎都和甲烷的氧化有關。序列分析顯示博格的許多DNA大概都是吸收了Methanoperedens這隻古菌的DNA。

為什麼會命名為「博格」?這個名字來自於電視影集「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裡面的外星種族。在劇集中,博格人藉由外科手術或植入奈米探針,將其他種族的人轉變為他們的一份子。博格人藉由這個過程,不斷地吸收其他種族的資訊,讓自己變得「完美」。

因為這個最新發現的染色體外元件,似乎也是不停地吸收遺傳資訊,所以研究團隊把它命名為博格。雖然這個發現還沒有經過同儕審查,不過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發現。

參考文獻:

Borgs are giant extrachromosomal elements with the potential to augment methane oxidation Basem Al-Shayeb, Marie C. Schoelmerich, Jacob West-Roberts, Luis E. Valentin-Alvarado, Rohan Sachdeva, Susan Mullen, Alexander Crits-Christoph, Michael J. Wilkins, Kenneth H. Williams, Jennifer A. Doudna, Jillian F. Banfield
bioRxiv 2021.07.10.451761;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07.10.451761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螺肉罐頭的螺到底是什麼螺

這兩天在看《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這本書,裡面提到「魷魚螺肉蒜」這道酒家菜,就讓我想到小時候也吃過螺肉罐頭。

記得小時候過新年的冷盤裡有時會有螺肉,都是從罐頭裡拿出來的;螺肉呈深咖啡色,吃起來很有嚼勁,但並不覺得特別好吃。

後來就沒有再看到螺肉出現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海蜇皮給取代了?

書看著看著,就好奇到底螺肉罐頭裡的螺到底是什麼螺了。查了一下才發現,雖然所有的罐頭都號稱是蠑螺(Turbinidae),但蠑螺近年來數量銳減,加上養殖價值低,所以罐頭裡的螺早就被岩螺或其他的食用螺類給取代了。

蠑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我還查到一則2006年的新聞,裡面他們請教了海生館的助理研究員陳明輝。陳明輝說,「蠑螺是體外受精,卵會排到海底受精,故不需要交尾器;但其他螺類則是體內受精,公螺有交尾器,也就是雄性生殖構造,才能將精子送入母螺體內,而母螺則沒有交尾器,因此罐頭中沒有交尾器的,可能就是母螺。」也就是說,如果螺肉罐頭裡面的螺肉可以找到交尾器的存在,就代表用了其他的螺來混充。

陳明輝還提到,「目前國內僅東北角、墾丁、澎湖、綠島、蘭嶼、小琉球沿海一帶有蠑螺,但數量已經非常少,加上養殖價值低,光靠漁民採捕野生蠑螺,並沒有製成罐頭的「數量規模」」,也就是說,市面上號稱是蠑螺的螺肉罐頭,可能都是假的。

我是沒有吃過「魷魚螺肉蒜」啦,但是記憶中螺肉也沒有多好吃,好像也不需要太執著於哪一種?

根據陳明輝所說,「蠑螺在珊瑚礁生態系扮演重要角色,喜歡吃大型海藻,如果數量銳減,將使得海藻異常生長覆蓋了珊瑚礁,引起珊瑚白化死亡」,所以還是不要吃比較好。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不會改變你的基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目前(2021/6)市面上針對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疫苗有mRNA疫苗(莫德納與輝瑞)與攜帶DNA的腺病毒疫苗(牛津-阿斯特捷利康[Oxford–AstraZeneca]與嬌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另外還有傳統的滅毒(死病毒)疫苗的國藥疫苗以及科興疫苗,以及次單元蛋白疫苗(諾瓦瓦克斯Novavax)。其中mRNA疫苗是以脂質包覆病毒棘蛋白(spike protein)的m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送入細胞,接著細胞就可以利用mRNA直接產生棘蛋白,讓我們的免疫細胞可以對棘蛋白產生抗體,達成免疫的目的。

最近有一些謠言說,mRNA疫苗會讓我們成為基改(轉基因)生物。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基因所在的位置),且mRNA為核糖核酸,基因是DNA(去氧核糖核酸),所以也不可能造成基因的改變。

那麼,如牛津-阿斯特捷利康與嬌生等攜帶DNA的腺病毒疫苗會不會造成基因的改變呢?

就如同描述的,這兩種疫苗都是用腺病毒載體(adenovirus vector)攜帶著病毒的棘蛋白基因。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使用的是猿猴(simian)的腺病毒,嬌生疫苗使用的是人類的腺病毒。不論是哪一種腺病毒,這兩種腺病毒載體都無法複製自己的基因體,因此這兩種疫苗的腺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只會負責把棘蛋白基因帶到細胞核中,讓棘蛋白基因轉錄(transcribe)出mRNA,然後mRNA再送到細胞質中去進行轉譯(translate)產生蛋白質(棘蛋白),提供給免疫細胞來辨認、產生抗體,讓我們得到免疫力;另外,腺病毒也不具備有把自己的基因體插入人類基因的能力。

所以,不論是mRNA疫苗或DNA疫苗,都不可能改變你的基因。

參考文獻:

Wikipedia. Oxford–AstraZeneca COVID-19 vaccine.

Wikipedia. Johnson & Johnson COVID-19 vac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