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中,為了要破解「牙齒放在可樂裡面十天就融化」的網路謠言,他們用七顆牙齒泡在幾種氣泡飲料(可樂、汽水、無氣泡可樂)、柳橙汁、黑咖啡、漂白水、自來水中二十天。
筆者第一次看的時候,就注意到牙齒的重量相差很多。
另外是,七顆牙齒原來的狀況就不大一樣,可以看到浸泡在可樂、無氣泡可樂、黑咖啡這三種溶液裡面的牙齒本來就比較黑。
二十天過後,可以發現這三顆牙齒變得更黑了,當然這樣證明他們有染色的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他們用了整顆牙齒(包含牙根)泡在溶液裡面。因為正常狀況下牙根應該是被牙齦包住的,照理說不會直接接觸到溶液吧?!
再來是,他們用「重量變化」來推算牙齒被溶液侵蝕的程度;但是這些牙齒本來的重量就不一樣。最輕的(1.37,柳橙汁)跟最重的(2.15,可樂)相差了1.56倍呢。
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由於一開始不同組之間實驗材料的重量就有差異,這樣比較並不正確;而是應該把前後的重量差異當作分子,原來的重量當作分母,計算出百分比,這樣才是正確的。
如果依照上面的數據來計算,各組重量的變化就會變成
可樂(-11.6%) 汽水(-11.18%)無氣泡可樂(-10.67%)柳橙汁(-10.22%)漂白水(-4.6%)黑咖啡(-3.6%),而水的一組反而增加了2.91%。
當然,在正常的狀況下我們也不可能把飲料一直含在嘴裡;雖然筆者也有遇到因為覺得飲料有點冰,所以先含在嘴裡溫暖一下(也是溫暖「一下」,不會溫暖二十天)再吞下去的人;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如果用百分比來解釋,可樂所造成的重量變化幅度雖然還是最大的,但是感覺上就沒有那麼驚人了。但是,既然一開始使用的材料就已經相差甚大,當然不能像節目中所呈現的,只是以絕對數值的變化來下結論。
以公視在這個社會上應該扮演的角色來說,這個節目其實可以更嚴謹,起碼數據的解釋不要犯了這樣明顯的錯誤,畢竟我們也希望下一代可以有更有邏輯的思考不是嗎?
後記:當然這個實驗同時也發現了碳酸飲料以及偏酸性的飲料對牙齒是有一定的侵蝕程度的,所以這類的飲料少喝,若非要喝不可,喝完漱個口也是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