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研究古人的牙結石

牙結石。圖片來源:wiki

刷牙是十九世紀以後才變得普遍的事,所以可以想見,古人都有一口爛牙(參考「伊莉莎白女王(Elizabeth I)的黑牙齒」),而牙結石當然也很普遍。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資料,牙結石主要由唾液中的醣蛋白(glycoprotein)與細菌(主要是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以及其他厭氧菌)先形成,然後其他的成分慢慢隨時間黏上去。這些其他的成分包括植物、肉、花粉、細菌、澱粉以及碳顆粒等等。當它們被黏上去以後,細菌與唾液的醣蛋白再包裹上去,慢慢的牙結石就長大了。

對我們來說,牙結石會造成牙週病;但是對於考古學家來說,這些牙結石(dental plaque)卻成為重要的資源。在考古上,科學家們發現,成為化石的牙結石含有最豐富的古生物DNA。以重量來計算,每毫克(milligram)的牙結石化石含有百倍到千倍於其他化石的DNA含量。

因此,考古學家以及古生物學家,雖然他們不是牙醫,但是他們也會拿起牙醫師的工具,仔仔細細地幫古人刮除牙結石喔~雖然,古人已經不再需要為牙週病煩惱了!

當然,因為古人不刷牙,所以古人的牙結石其實還蠻驚人的...根據奧克拉荷馬大學的人類學家Christina Warinner說,她曾經看過的最大的牙結石化石有利馬豆(lima beans,大小約1-3公分)那麼大呢!

筆者很不喜歡洗牙,當然每天還是會很努力的用牙線;雖然不想洗牙,但也不想留下太多珍貴的考古資源吧(哈~)。

參考文獻:

Megan Gannon. Meet the Dentist to the Dead. Scientific Americ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