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太平洋垃圾島成為另類生態家園

經過這幾年,大家對於太平洋垃圾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1)應該都不陌生了。它位於北太平洋環流(North Pacific Gyre)的中心,有相當高濃度的塑膠垃圾。

太平洋垃圾島,位於北太平洋環流(North Pacific Gyre)的中心。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幾年,太平洋垃圾島之所以聲名大噪,主要是因為有很多海鳥死亡後,在消化道裡面發現了大量的塑膠。但最近由加大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Goldstein博士的研究團隊發現,除了讓鳥類因食用塑膠而死之外,太平洋垃圾島還發生了其他更令人擔心的事情。

這個發現完全是意外。原本他們是在觀察從太平洋垃圾島收集到的塑膠碎片,但在觀察的時候發現,有些塑膠碎片上有橘色的蟲卵。經過鑑定後,發現這些蟲卵是Halobates sericeus的卵,它與水黽(water strider)是近親(以下稱為「海黽」)。

海黽(Helocates sericeus)
圖片來源:ScienceNow

由於過去從來沒有在塑膠上面看到海黽的卵(他們通常下蛋在火山浮石或漂流木的碎片上),而觀察發現,過去數十年,太平洋垃圾島不僅面積變大了,裡面的塑膠垃圾的濃度也上升了;是否是因為這樣造成海黽開始產卵在塑膠碎片上呢?Goldstein博士說,海黽跟一般的昆蟲不同,它的一生都在海上度過,但它們還是需要把卵產在固體上。過去他們只能產在火山浮石或漂流木的碎片上,而這些東西在海裡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今因為人為的垃圾污染,造成海洋裡面有很多塑膠碎片,於是海黽們便開始使用它來產卵,是否會造成海中的海黽數量急速上升呢?

在海中,海黽是螃蟹的食物;當海黽數量大增時,是否意味著螃蟹的數量也會大爆炸呢?而接下來又是影響到什麼生物的數量?而海黽大量增加,是否會造成浮游生物(phytoplankton)因大量捕食(浮游生物是海黽的食物)而急速減少?那麼其他靠浮游生物為生的生物會怎麼樣呢?

生態系就像一張大網,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海洋生態系已經因為我們這幾十年來大啖鮪魚、鱈魚、旗魚造成生態系頂端的掠食者大量消失而不穩,而生態系底部的浮游生物又因為海黽大量增加而急速減少,是否會使得已然脆弱的海洋生態系更加不穩?

這些塑膠碎片,都是我們幾十年來濫用塑膠製品、恣意拋棄塑膠類垃圾所產生的共業,當我們看到鳥類因為食用過量塑膠而死、海中出現垃圾島時,人類就應該要有深切的醒悟了;如今有更多令人擔憂的新發現,我們是否應該更加留心自己的行為,到底我們只是「環保的言論者」,還是「環保的行動者」呢?早上去早餐店買早餐,三明治用塑膠袋裝、豆漿放在塑膠杯或是覆蓋了膠膜的紙杯、上面插著一根塑膠的吸管;老闆很貼心的把這些放在一個塑膠袋裡,這些行為看起來像是小事,我們的生活瑣事---但有多少人認真的想過,三明治的塑膠袋、豆漿的塑膠杯或是膠膜吸管塑膠袋,都在我們吃完早餐後被丟棄,即使有認真的作回收,中間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這些塑膠就有可能成為太平洋垃圾島的一份子、成為海黽的繁殖場、影響到海洋的生態;如果沒有回收,那麼這些塑膠要不就是在某個掩埋場裡污染我們的土壤與地下水、要不就是在某個焚化爐裡燃燒,消耗越來越珍貴的燃料以及產生有毒的廢氣、或者是輾轉到達太平洋垃圾島來影響海洋生態系....能不謹慎嗎?能嗎?

最近(2012/8/23)大愛台的節目上指出,台灣人平均一年使用700多個塑膠袋,而其中只有大約七分之一是有被回收的。當然筆者願意相信部分被用掉了(筆者就會拿回收的塑膠袋來裝東西、裝垃圾),不過筆者也親眼看到很多專業的回收商不收塑膠袋,因為利潤不夠;但是慈濟的環保站仍然願意收,所以請大家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不得已要用的時候,盡量保持塑膠袋的乾淨,折好拿去慈濟的環保點。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保持它的清潔很容易,但是整堆都是髒的做起來就很困難,更何況交到師兄姐手上常常都已經發臭...而在大家的手上的時候一定還沒發臭。

師兄姐本著愛護地球的心,一定會洗乾淨、曬乾再回收,但是這樣真的太辛苦了!所以請大家多多幫忙!

參考資料:
1. Wikipedia. 2012/5/20.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2. Science Now. 2012/5/8. Ocean Trash Is a Lifesaver for Insect - ScienceN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