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是「萊西回家」還是「再見吧,可魯」?談影視媒體對寵物選擇的影響。

還記得「再見吧,可魯」引發拉不拉多犬的飼養(以及隨之而來的棄養)潮嗎?還有「101忠狗」?所謂的飼養/棄養潮,是否是真的?

為了了解以可愛的動物做為主角或主要配角的電視劇或電影,是否真的會引發飼養風潮,研究人員分析了由1927到2004年,共87部電影。動物在這些電影中,必需要至少在電影大綱中被突顯出來才列入計算;經過這樣的過濾,最後剩下59部電視劇或電影。同時,對於有續集的電視劇或電影,研究人員將它們合計為一部(除非續集在超過20年後才上映)。

接著,研究人員從美國犬業協會(AKC,American Kennel Club)處得到由1926-2005年所有的飼養犬隻的註冊資料,總共有超過65萬隻寵物狗的註冊資料。研究人員比對電影上檔的時間、在戲院播映的長度,並將電影中的特定犬種在電影上檔前後十年的註冊數進行比對之後發現,電影可以增加狗明星品種的普及度長達10年。例如,1943年「靈犬萊西回家」(主角是牧羊犬)(Lassie Come Home)的時候,牧羊犬註冊增加了40%。

圖片連結網址:wiki

更為顯著的是,1959年的電影「The Shaggy Dog」,以英國古代牧羊犬作為明星,造成品種的登記增加了一倍。

圖片來源:wiki

這些年來,雖然因為電視劇、網路的競爭,電影的影響力已經減弱;而且近年來,每年有愈來愈多部電影與電視劇,以狗為主角或主要的配角,這也使得每部電影對大眾在寵物選擇上的影響力降低。但是,對這些「明星品種」來說,突然飆升的人氣未必是好處。通常,跟隨他們的電影上檔,這些動物會被過度繁殖(overbred),以滿足突然增加的需求,而近親繁殖(這些「品種」其實本來就都是近親繁殖所產生的)使得帶有遺傳性疾病的犬隻大為增加,加上對飼養特定犬隻的知識不足,更會造成後續的棄養潮。

例如「再見吧,可魯」所引發的拉不拉多飼養潮,但是拉不拉多是大型犬、運動量大、食量與排泄量當然也大,每天要帶牠出去運動一小時,當然飼料的花費也很驚人?貿貿然飼養的結果,接下來就會因為狗的行為問題、或是飼主太忙等原因棄養寵物

而最近幾年在英國,因為「冰與火之歌」的電視劇上演,造成外觀與因紐特犬相似的哈士奇大受歡迎,但隨後也因為哈士奇需要非常多的照顧(梳毛、運動),造成最近這五年哈士奇的棄養量是過去的七倍

其實動物是無辜的(我想,這句話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說多少次了),想要養寵物之前,最好先想想是否能一輩子不離不棄;跟有飼養相關寵物的朋友談談;上網去看看相關寵物的畜主的心得;甚至,去幫忙帶個一天半天的,都可以幫助您確定,是否自己適合養寵物?適合養「這種」寵物?畢竟,老話一句:

牠可能只是你的一部份,你卻是牠的全部。

參考文獻:

2014/9/10. The Lassie effect: Movies drive our preference for certain dog breeds. Science N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