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Plasmodium falciparum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Plasmodium falciparum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瘧原蟲會互相幫助?

在臨床上,當病人同時被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與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感染時,症狀會變得更嚴重。但是,很多病原體在共感染時並不會有這樣的現象;為何瘧原蟲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惡性瘧原蟲。圖片來源:Wiki

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小鼠為模型進行實驗後發現:當病人被惡性瘧原蟲感染後,由於惡性瘧原蟲不挑嘴,什麼階段的紅血球他都照單全收,造成病人很快就會產生嚴重貧血;這時身體為了要有紅血球可以帶氧,就會大量製造紅血球來補充,於是一下子我們的血管裡就出現了好多小鮮肉紅血球。

間日瘧原蟲。圖片來源:Wiki

偏偏間日瘧原蟲就是愛吃小鮮肉,所以當大量的小鮮肉因為被惡性瘧原蟲感染而出現時,間日瘧原蟲就開始大快朵頤,於是可憐的我們便因為嚴重貧血、加上瘧原蟲代謝物大量增加,病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所以,倒不是瘧原蟲會互相幫助,而是人體的代償機制在這兩種瘧原蟲共感染時,幫了它們一個大忙!

參考文獻:

Ricardo S. Ramiro, Laura C. Pollitt, Nicole Mideo, Sarah E. Reece. Facilitation through altered resource availability in a mixed-species rodent malaria infection. Ecology Letters, 2016; DOI: 10.1111/ele.12639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買錯「疫苗」造成印度邊省瘧疾大爆發?

今天早上看到一個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

這則新聞是刊登在中央通訊社,題目是:「買錯藥 印度邊省瘧疾大爆發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19日專電)印度東北邊省特利普拉省防疫當局連續兩年採購不適合使用的疫苗,導致當地6月爆發瘧疾,至今已有逾3萬確診病例、近70人死亡。人數高於過去4年瘧疾死亡總數。

因為抗藥性的問題,有一些瘧疾的預防用藥在某些地區無效。

特利普拉(Tripura)省6月爆發瘧疾疫情,官方數據顯示,已有逾3萬名確診病例,近70人死亡,其中約50人為10歲以下兒童。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今天報導,省府防疫當局2013到2014及2014到2015會計年度採購錯誤的預防用藥,導致這波疫情爆發後不可收拾。

報導說,對省政府衛生廳兩位高階官員及1名負責虐疾防疫的官員的刑事偵查昨天啟動。

未具名的公立醫院醫生受訪說,「藥物採購主管官員犯下可怕的錯誤,害多人枉死,其中許多是幼童。若當初買到正確藥物,死者罹病後有機會康復」。

疫情在部落地區爆發,當地對外聯繫和交通不易。報導說,實際死亡和病例數可能高於官方統計。1030719

第一段提到「印度東北邊省特利普拉省防疫當局連續兩年採購不適合使用的疫苗,導致當地6月爆發瘧疾」,使筆者非常驚訝,因為瘧疾的疫苗開發一直有困難,在筆者的另一篇文章中也有提到;怎麼會2014年就已經有疫苗可以採購呢?

於是筆者去拜了一下google大神,還好印度的新聞很多都有英文的,所以很容易就查到了。

在NDTV的這篇文章裡面提到,所謂的「買錯疫苗」,是這樣的:

The state government is being blamed by critics and Opposition for purchasing Chloramphenicol, a drug used for malaria caused due to Plasmodium Vivax. They say that almost all the cases of malaria were due to Plasmodium falciparum, the more fatal form of malaria for which Chloramphenicol is of no use.

評論家和反對黨指責州政府購買氯黴素(chloramphenicol),對於由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引起的瘧疾有效。他們說,幾乎所有的瘧疾病例都是因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引起的,這是一種更致命的瘧疾,而氯黴素對惡性瘧是無效的。

所以不是買錯疫苗,是買錯治療的藥物。瘧疾的疫苗現在還在測試,撇開效果不佳這件事來看,就算印度政府想買,也沒有得買吧...

瘧疾的症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