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fairy tale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fairy tale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科學閒聊】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是否就是尼安德塔人與克羅馬農人混血的證據?

有許多童話故事都有傳說為本,但這些傳說到底流傳多久呢?英國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人類學家泰拉尼(Jamie Tehrani)與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學(New University Lisbon)的民俗學者達席瓦(Sara Graça da Silva)使用生物學的技術來研究275個印歐故事, 從文法以及語音結構(grammatical and phonetical structure)進行研究,發現「鐵匠與惡魔」至少有六千年的歷史,而傑克與魔豆(Jack and the beanstalk)也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了(1)。

而「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與「侏儒妖」(Rumpelstiltskin)則有超過四千年的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美女與野獸」第一次被寫成書應該是在十八世紀(1740)由法國小說家 Gabrielle-Suzanne Barbot de Villeneuve 寫入「年輕的美國與海洋的故事」(La Jeune Américaine et les contes marins),但不同版本的這個故事其實遍及全歐洲。

尼安德塔人。圖片來源:wiki
由於迪士尼的改編,相信大家對「美女與野獸」的故事都很熟悉了;但當筆者聽到這個研究時,卻忍不住想到,之前發現尼安德塔人與克羅馬農人混過血;是否這個故事在相當程度上呈現了這一部份呢?

怎麼說呢?看看上面的照片裡的尼安德塔人,他與現代人長得相差很多。尼安德塔人在最後一個冰河期出現,為了度過冰河期,他們有大鼻子(使空氣溫暖,以免冰冷的空氣凍傷了肺部)、高高的眉骨(擋住風雪)、深凹入的眼眶(與眉骨搭配保護眼睛)、濃密的毛髮、壯碩的身形(下圖)、加上有限的溝通能力...是不是有些像「野獸」呢?

尼安德塔人的全身復原模型。圖片來源:wiki
因此筆者猜想,是否美女與野獸與尼安德塔人和克羅馬農人混血有關?找過資料以後發現,雖然我們的基因裡面有百分之一到四的尼安德塔人基因,但這些基因都在細胞核裡面,粒線體基因的分析顯示我們與尼安德塔人的粒線體之間,並沒有相似之處。不過,哺乳動物的粒線體是母系遺傳,因此這也只證明了男性克羅馬農人與女性尼安德塔人之間所產生的後代,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而已(2)。

不過,尼安德塔人大約在三萬九千年前滅絕...當然還要考慮到印歐語的歷史。根據筆者手邊找得到的資料,印歐語大約在六、七千年前發源,既然研究團隊是分析印歐傳說,所以在這之前的紀錄,即使有,也不會被列入囉?

筆者不是演化人類學家,只是根據一些科學證據、加上自己的胡思亂想...但其實也蠻有趣的!

參考文獻:

1. Sara Graça da Silva, Jamshid J. Tehrani. 2016. Comparative phylogenetic analyses uncover the ancient roots of Indo-European folktale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DOI: 10.1098/rsos.150645 

2. Matthias Krings et. al., 1997. Neandertal DNA Sequences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Cell. doi:10.1016/S0092-8674(00)8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