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黑熊吃螞蟻,然後?

生物之間的互動,有時真的很難看出來。

中學時代,大家都在課本裡面讀過許多例子;很有名的就是「雪兔」與「山貓」族群的消長;不過,這些例子都是非常經典的舉例,大部分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互動,其實都不是那麼明顯。

最近,來自佛羅里達與科羅拉多的研究團隊,在研究螞蟻與角蟬(treehopper)之間的互動時,無意中觀察到美洲黑熊與螞蟻的互動,從而瞭解到美洲黑熊、螞蟻、與角蟬之間微妙的食物鏈。

美洲黑熊是雜食性的,牠的菜單中也包括螞蟻。他們會去挖掘蟻窩,吃掉裡面的幼蟲、蛹與螞蟻。在挖掘的過程中,黑熊對蟻窩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但是不論損壞程度大小,神奇的是,接下來植物(rabbitbrush)都長得更好了。

美洲黑熊(American Black Bear, Ursus americanus)。
圖片來源:wiki

角蟬,常見植物的害蟲(圖中為Ceresa taurina)。圖片來源:wiki
rabbitbrush (Chrysothamnus viscidiflorus)。圖片來源:wiki
為什麼黑熊挖掘蟻窩,卻會讓植物長得更好呢?研究團隊仔細探究的結果,發現:螞蟻為了要從角蟬與蚜蟲(aphids)得到植物的蜜汁,不僅會將這些蟲搬到植物上面,還會幫這些蟲趕走他們的掠食者(如瓢蟲)。如此一來,蚜蟲與角蟬得以繁衍,但植物就大失血了;大量的篩管汁液(phloem sap)被吸走,植物再怎樣努力進行光合作用都無法彌補這些損失。

當黑熊破壞蟻窩後,蚜蟲與角蟬失去了他們的保護神,於是牠們的掠食者便有機可乘,結果就是植物的害蟲大量減少,植物的養分不再流失,當然就長得好囉! 

所以,看似不相關的ㄧ個事件(黑熊挖蟻窩),卻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影響,只能說,我們還需要對自然界了解更多!

參考文獻:

2015/1/5. Elizabeth Pennisi. An ant, a plant, and a bear, oh my. Science Now.

Joshua B. Grinath, Brian D. Inouye and Nora Underwood. 2014. Bears benefit plants via a cascade with both antagonistic and mutualistic interactions. Ecology Letters. DOI: 10.1111/ele.1239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