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糞嘌呤。圖片來源:Wikipedia. |
鳥糞嘌呤為什麼叫做「鳥糞」嘌呤?-ine是化學字尾,前面的guan真的跟鳥糞有關嗎?
答案是:沒錯!鳥糞嘌呤是在1844年由Magnus教授的學生B. Unger從海鳥的糞便(稱為guano)中分離出來的。所以在1846年就被命名為鳥糞嘌呤了。
它的結構則是在1882-1906年之間,由德國化學家埃米爾·菲舍爾(Emil Fischer,1852–1919)定出它的結構,同時也發現尿酸(uric acid)可以被轉化為鳥糞嘌呤。同樣可以由尿酸(uric acid)產生的另一個含氮鹼基是尿嘧啶(uracil,1885年)。
大家都知道細胞裡的能量貨幣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但有時細胞也會使用鳥糞嘌呤核苷三磷酸(GTP,guanosine triphosphate)。如檸檬酸循環(Citric acid cycle)中的琥珀酰輔酶A合成酶(succinyl-CoA synthetase)就會使用鳥糞嘌呤核苷二磷酸(GDP)來承接來自琥珀酰輔酶A的能量,合成鳥糞嘌呤核苷三磷酸。
鳥糞嘌呤核苷三磷酸(GTP)。圖片來源:Wikipedia |
我們細胞中很重要的一群信息傳遞蛋白「G 蛋白」(G protein),是由艾爾佛列·古曼·吉爾曼(Alfred Goodman Gilman,1941-2015)與馬丁·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1925-1998)在研究腎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的信息傳導時發現的。G 蛋白在與鳥糞嘌呤核苷三磷酸結合後即活化,等到鳥糞嘌呤核苷三磷酸水解為鳥糞嘌呤核苷二磷酸時,便失去活性。吉爾曼與羅德貝爾因為對G 蛋白的發現與研究,同獲1994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參考資料:
Wikipedia. Guanine.
Miscellaneous999. 尿嘧啶(uracil)與尿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