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我們的第二個胃在哪裡?

 

吃得再飽,好像還是吃得下甜點?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都有這種經驗:明明已經吃得很飽了,但是看到甜點,還是會想再吃!有些人就會自嘲自己有「第二個胃」。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第二個胃」的感覺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第二個胃」並不是錯覺!它是真真實實的...感覺!

看文章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戈芬氏鳳頭鸚鵡(Cacatua goffiniana)吃東西會沾醬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人類吃東西會沾醬,動物也會沾醬嗎?

過去曾發現日本獼猴會拿番薯去泡海水,不過那只是觀察並沒有做實驗確認。

有些鳥也會把硬的食物拿去泡水讓它變軟,不過泡水跟沾醬還是兩回事。

最近有研究發現,戈芬氏鳳頭鸚鵡真的會沾醬喔!

看文章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發現寄生在古菌的迷你細菌

 

圖片來源:期刊

自然界真的無奇不有,發現什麼都不奇怪!

之前介紹過有「固氮體」的藻類「貝氏布拉藻」,顛覆了大家認為植物只有跟固氮菌共生才能獲取氮源的想法。

最近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迷你細菌。迷你菌,沒什麼特別的,特別的是它是寄生菌,而且它的宿主是古菌喔!

看文章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不只是假貨:源遠流長的玻璃仿玉工藝

 

戰國時代的玻璃璧。圖片取自國立故宮博物院

如果上網查「玻璃仿玉」,你會發現有一大堆抱怨的文章,提到買玉鐲、玉佩買到假貨超不開心的經驗,以及如何鑑定玉器是否是玻璃製的等等。所以,過去我總覺得那是「作假貨」的。

不過,「玻璃仿玉」可是歷史悠久,可以回溯到戰國時期呢!

難道那時候的人就愛作假騙人嗎???

看文章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最好吃的水煮蛋怎麼煮?讓科學家來告訴你!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煮熟蛋白與蛋黃需要的溫度不同,所以一鍋煮很難得到好吃的蛋。

有人發明了溫泉蛋(溏心蛋),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蛋黃也要熟...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了正確的煮蛋方法!

看文章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文學的世代交替是否遵循「普朗克原則」?

正在看小說的龐巴杜夫人。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有些時代,特別流行某種類型的小說。

是否曾想過,小說的類型(題材),到底是受到什麼因素影響呢?

是人?是事件?

最近有一個有趣的研究,討論影響小說題材選擇的因素。

看文章

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古代肥咖活捉記:2000年前的跨省逃稅大案

 

圖片取自網路

提到跨國逃稅,現代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俗稱肥咖條款的《海外帳戶稅收遵從法》了。這個2010年由美國制定的法案,要求全球的金融機構必須向美國稅務機關申報美國公民的海外帳戶資訊,否則這些金融機構將面臨高額的懲罰性預扣稅。

不過,兩千年前也曾發生過一件透過跨省進行的逃稅交易呢!

看文章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牙髓幹細胞(dental pulp stem cell)可以靠磨牙齒得到?

 

牙髓幹細胞的位置。圖片來源:期刊

前陣子看到一個朋友分享一則關於「智齒不能亂拔」的貼文,

裡面還說把智齒留在嘴裡,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取出幹細胞來應用。

這是真的嗎?

讓我們來看看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要對抗大鯨魚,小蝦米要團結起來

 

《驚爆內幕》電影海報。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看過《驚爆內幕》(The Insider)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會對小蝦米對大鯨魚的艱辛印象非常深刻。

但是,那可不是只是演戲!最近的一個論文,整理了從2000-2022的文獻發現,對抗大企業真的不容易。

當企業們的生存受威脅時,他們當然會努力求生,而大鯨魚的求生手段...當然可怕。

要怎麼應對呢?

看文章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喝牛奶可以預防大腸癌嗎?

 

牛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腸癌不僅是台灣第三名的癌症,也是全球第三常見的癌症。與其他的癌症不同的是,大腸癌與飲食的關係很明確。

過去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酒精、紅肉、加工肉類,都是大腸癌的高風險因子,

不過,最新的研究發現:牛奶可以預防大腸癌!真的嗎?

看文章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孤兒」細菌與「十大細菌要犯」

 

大腸桿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近的研究發現,將近四分之三(74%)的細菌沒有人研究。而有10種細菌的研究論文,佔了所有細菌論文的51%!

好多啊!要不要猜猜看,「十大細菌要犯」有哪些呢?植物的病原菌,有沒有上榜?

看文章

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

羅馬時代的鉛污染真的很嚴重嗎?

 

冰芯。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生活在現代實在是一種幸福,因為知識需要累積,我們現在知道的事情,99%古羅馬時代的人都不知道。

不知道,就會出現一些有點恐怖的事...比方說,他們不知道鉛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造成兒童智力障礙,因此,他們會用鉛來做很多事。

那麼,古羅馬時代的鉛污染很嚴重嗎?來看看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大型研究證明:為了健康應該要多吃菜少吃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2011年,有一項研究顯示,吃葷與吃素的人腸道菌的組成(稱為「菌相」)不同,而且還被命名為「腸型」。

但是,因為這項研究人數不多,所以雖然引起重視,卻也有不少人存疑。

不過,最近有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真的有「腸型」,而且,多吃蔬菜水果會比較健康喔!

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