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lcoho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lcoho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要對抗大鯨魚,小蝦米要團結起來

 

《驚爆內幕》電影海報。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看過《驚爆內幕》(The Insider)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會對小蝦米對大鯨魚的艱辛印象非常深刻。

但是,那可不是只是演戲!最近的一個論文,整理了從2000-2022的文獻發現,對抗大企業真的不容易。

當企業們的生存受威脅時,他們當然會努力求生,而大鯨魚的求生手段...當然可怕。

要怎麼應對呢?

看文章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喝牛奶可以預防大腸癌嗎?

 

牛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腸癌不僅是台灣第三名的癌症,也是全球第三常見的癌症。與其他的癌症不同的是,大腸癌與飲食的關係很明確。

過去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酒精、紅肉、加工肉類,都是大腸癌的高風險因子,

不過,最新的研究發現:牛奶可以預防大腸癌!真的嗎?

看文章

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發現抗酒精(alcohol)致癌性的新機轉

乙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都知道酒喝多了會得癌症,但會讓你得癌的其實不是酒精(乙醇),而是酒精進入體內所產生的代謝物乙醛(acetaldehyde)。

乙醛會讓我們的DNA雙股之間發生交聯(crosslink),干擾基因的複製,讓基因複製出問題,日積月累就產生癌症了。

乙醛來自於乙醇:當我們喝酒後,乙醇到了肝臟遇到乙醇去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將乙醇氧化產生乙醛。乙醛接著會被乙醛去氫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進一步氧化成為乙酸(acetic acid),然後可以排出體外。

聽起來一切都很好,不幸的是這個世界上大約有二十億人(大部分在亞洲)具有沒有功能的乙醛去氫酶2,造成這些人喝酒後會臉紅。所以喝酒會臉紅的人真的不應該喝酒...

當然我們的身體也不會放任乙醛來傷害我們的DNA(基因體),我們體內有DNA修復機制可以幫忙修復因乙醛所產生的雙股交聯,當然如果太多了、太頻繁了還是會出問題的啦!

這個DNA修復機制,在范可尼氏貧血(Fanconi anemia)病人中有缺失。過去只知道這條路徑可以修復因乙醛所造成的基因損害,但最近歐洲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新的修復機制。

當然不管是哪個修復機制,作用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就算喝酒不會臉紅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常喝;而喝酒會臉紅的人,真的不應該喝呢!

參考文獻:

Michael R. Hodskinson, Alice Bolner, Koichi Sato, Ashley N. Kamimae-Lanning, Koos Rooijers, Merlijn Witte, Mohan Mahesh, Jan Silhan, Maya Petek, David M. Williams, Jop Kind, Jason W. Chin, Ketan J. Patel, Puck Knipscheer. Alcohol-derived DNA crosslinks are repaired by two distinct mechanisms. Nature, 2020; DOI: 10.1038/s41586-020-2059-5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本來是眼線的醇(alcohol)

醇。圖片來源:Wiki

英文的「醇」這個字是借自法文,而法文又是由醫用拉丁文而來。不過,最終的源頭是阿拉伯文的 كحل (al-kuḥl,kohl),意為用作眼線的粉。為什麼眼線(eyeliner)會跟醇扯上關係呢?這個詞原本用於輝銻礦(stibnite)昇華後所產生的三硫化二銻(antimony sulfide,Sb2S3,眼線、消毒劑、化妝品),由於製作的過程中涉及昇華,在1670年代開始被借用來形容任何需要蒸餾的物質,到1753年又被專用來形容醇。

從1850年開始,「醇」開始用在有機化學上,用來代表所有帶有-OH基的物質。在IUPAC(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的命名系統中,如果一個化學分子主要的特性來自於醇基,這個化學分子就會有個字尾-ol;反之則只使用字首hydroxy-。

乙醇(ethanol)就是大名鼎鼎的酒精,在酒裡面都可以找到它;酒精也是溶劑、燃料、消毒劑等。對於只有一個醇基的醇類化合物來說,醇基使分子本身帶有極性、可溶於水;但碳鏈越長,由於碳氫化合物的部分為厭水性,會降低它的水溶性,因此到了四碳的丁醇就僅稍溶於水,而五碳的戊醇就不溶於水了。

最小分子的醇是甲醇(methanol),甲醇是很好的溶劑,但在體內代謝會產生甲醛與甲酸,這些都是具有毒性的化合物;而假酒因為含有甲醇,所以飲用後會中毒。其實釀酒時發酵過程中都會產生少量的甲醇,所以酒廠在釀造過程中都會檢驗,如果甲醇濃度超過標準就不能飲用;但家中私釀的酒因為缺乏設備可以檢驗,雖然一般憑經驗都不會有危險,偶而還是會聽到發生意外。

參考資料:

Wikipedia. Alcohol.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Alcoh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