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的DNA。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還記得基因編輯嗎?當初發現了細菌的免疫系統可以用在編輯基因的時候,真的是「轟動武林、驚動萬教」,能夠像用橡皮擦一樣塗塗抹抹就可以改變基因,真的太帥了!
但沒想到,這週剛出版的《自然》期刊上又出現了新技術:表觀遺傳編輯(Epigenetic editing)。
簡單來說,表觀遺傳編輯就是,把你想關掉的基因給它加上甲基(methyl group)。甲基會造成基因無法被轉錄成信息RNA,當然就不會被表現出來了。
當然,我們早就知道要給DNA加上甲基,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蛋白質團隊。但是,要讓這個團隊只甲基化「一個」基因,這就需要一點功夫了。
什麼功夫呢?要能夠找到這個基因上面的一段特異性的序列,讓另一個蛋白質能辨認出來,而且不會認錯人。
在這週的《自然》期刊上,義大利的研究團隊,就是做了這樣的一件事。他們找了鋅指蛋白(zinc-finger protein)來辨認他們想要選擇性沉默的基因PCSK9,然後把三個鋅指蛋白連接上「沉默」的艦隊:cdDNMT3A、DNMT3L和KRAB這三種蛋白質片段。
DNMT3A是一種參與添加DNA甲基化標記的酶,這種甲基化過程可以穩定地抑制基因表現;DNMT3L並不具有催化活性,但可以增強DNMT3A的活性,促進DNA甲基化過程,進一步加強基因的沉默效應;KRAB(Kruppel-associated box)域是一種常見的轉錄抑制因子,可以招募其他蛋白質如組蛋白去乙醯化酶,從而促進染色質結構的緊湊和基因表達的沉默。
接著,他們用脂質奈米顆粒(LNP)作為載體,將這個編輯器(稱為EvoETR)送入小鼠體內。
由於PCSK9(膽固醇調節素轉換酶亞型9)的功能是促進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的分解,減少肝細胞表面的LDLR數量,從而降低肝臟從血液中清除LDL-C的能力,導致血液中LDL-C水平升高。因此,當PCSK9被沉默的艦隊攻擊,就可以降低血液中的LDL-C,造成膽固醇下降。
結果發現,只要給一次藥就能夠在小鼠體內將PCSK9的循環水平降低近一年(330天),這也使得小鼠的膽固醇值也維持在合理的水平將近一年。
為什麼不用基因編輯,要這麼大費周章的做表觀遺傳編輯呢?
最大的優點就是,表觀遺傳編輯不改變基因序列。它只是在基因上加上甲基,讓這個基因「暫時」不表現,但是因為基因序列沒有變,所以遺傳到後代的基因還是一樣的。
不管是最早的轉殖(transgenic)以及最近的基因編輯(CRISPR),因為牽涉到改變基因,總是會有人擔心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但是表觀遺傳編輯,卻能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狀況下,直接改變基因的表現,相對來說的確是安全很多。
參考文獻:
Cappelluti, M.A., Mollica Poeta, V., Valsoni, S. et al. Durable and efficient gene silencing in vivo by hit-and-run epigenome editing.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08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