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圖片來源:wiki |
中國四川省一名女子誤信吃蟾蜍可解毒、治療痘痘,某日,決定一口把蟾蜍吃下肚,不料,吃完不到一小時,就產生噁心、想吐等症狀,送到醫院時已意識模糊、不能正常說話。當地醫師說,病患送醫時有腹痛、心律不正等現象,檢查後,確定是吃蟾蜍中毒,立刻進行洗胃、心電治療,住進加護病房3天後,才康復出院。
蟾蜍的毒素來自於耳後腺(parotoid glands)以及皮膚,乾燥後稱為蟾酥(bufotoxin),內含30多種成分,依不同種類而有不同。
蟾酥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後腺和皮膚腺體的乾燥分泌物,主要產於吉林、山東、遼寧、江蘇等地,於夏秋兩季採收。蟾酥裡面的化學成分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強心苷(cardiac glycosides)與色胺(tryptamine),要炮製以後才能服用,有消腫解毒的效果,但是生吃只要一隻就足以致命。
簡單來說,除非你是段譽,否則不要想生吃蟾蜍還能活命。
新聞來源:
誤信吃蟾蜍消痘 女子險沒命
Wikipedia bufotox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