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桿菌。圖片來源:wiki |
過去,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總共在歐洲引發三次大瘟疫,包括奪走兩千五百萬到五千萬條性命的查士丁尼瘟疫(541-542年在拜占庭帝國)、1347-1353年的黑死病(七千五百萬到一億兩千萬,約為歐洲三分之一人口)、以及1855年的第三次瘟疫(一千兩百萬人喪生)。因此,也一直有恐怖組織試圖要開發鼠疫桿菌做為生化武器。鼠疫的病原體直到1894年才被發現,而詳細的致病機轉,直到最近這幾年,才被大致釐清。
十四世紀中葉歐洲黑死病的蔓延。圖片來源:wiki |
鼠疫桿菌的感染分為兩期。初期是所謂的前發炎期(pre-inflammatory phase),這時候細菌在肺中快速繁殖,宿主的先天免疫反應(innate immune response)卻沒有啟動;接著就是促炎期(pro-inflammatory phase),這時候嗜中性球(neutrophil)大量湧入,大量的促炎細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分泌,肺部組織出現損傷。
在2013年,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原來鼠疫桿菌利用它的第三型分泌系統(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將鼠疫蛋白Yops帶到目標細胞,巨噬細胞(macrophage)與嗜中性球(neutrophil)。
研究團隊發現,在感染後6小時,肺部受感染的細胞主要是肺泡巨噬細胞(alveolar macrophage),其次是嗜中性球。但是六小時後(感染後12小時),主要的宿主成了嗜中性球(70%),肺泡巨噬細胞降到10%以下。到了感染後24小時,90%受感染的細胞都是嗜中性球,而且大部分(超過60%)都有Yop蛋白。
由於肺泡巨噬細胞與嗜中性球,似乎是鼠疫桿菌的主要目標,研究團隊便設法把其中之一除去,觀察「二缺一」時宿主的種類以及疾病的進程是否有變化。當他們除去92%的肺泡巨噬細胞時,感染後6小時的主要宿主變為嗜中性球,而受到感染的細胞數下降了1.7倍;但是,當他們除去了99%的嗜中性球時,即使在感染後24小時,受到感染的細胞數還是只有控制組的十分之一,但主要的宿主還是嗜中性球。
令研究團隊十分驚訝的是,除去肺泡巨噬細胞,對於病程的進行並沒有影響;但是除去嗜中性球後,小鼠在感染後48小時仍未出現病徵(此時控制組已出現病徵),而且小鼠晚了7小時才陣亡。觀察肺泡組織發現,控制組在感染後48小時肺泡結構開始消失,但除去嗜中性球的小鼠的肺泡結構卻依然完整。
嗜中性球。圖片來源:wiki |
由這些發現,研究團隊認為,鼠疫桿菌之所以致命,主要就是因為嗜中性球受到鼠疫桿菌感染後,不僅失去了吞噬能力,反而還造成被感染者(宿主)的肺部產生嚴重的壞死性肺炎,造成宿主死亡。這些發現,可以提供鼠疫治療更多思考的面向:除了抑制細菌增生之外,如何防止嗜中性球對肺泡造成破壞,也是鼠疫治療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William E. Goldman et. al., 2013. Early Host Cell Targets of Yersinia pestis during Primary Pneumonic Plague. PLOS Pathogens.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36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