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自我引用(self-citation)背後:科學界的國家比拼

 

圖片作者:ChatGPT

有些事情一旦變成政策,就會開始出現不好的變化。

我們之前討論過「論文出版後到底多少人看」這個問題,如果還記得的讀者應該就知道,很多論文出版後就沒人看了。

沒人看,為什麼還要出版?因為學界有所謂的「不出版就滅亡」(Publish or Perish)的守則,所以為了生存,當然要出版。

但是論文出版後要有人看、有人引用,才代表這篇論文有重要性啊!而整個國家的論文引用率,當然也可以代表這個國家對科學界的影響力。所以有些國家就開始想要用政策來鼓勵「論文引用率」。

但是論文引用率要如何提升?又不像論文,可以想辦法多出幾篇(比方說把一篇大的切成幾篇小的,俗稱「切香腸」)。

但是,還是有人想到辦法。

其中之一是,想辦法要求別人引用自己的論文。

筆者在讀研究所時,指導教授將結果彙整,投到期刊去。結果後來期刊寄來審稿人的回覆,其中一位審稿人就特別點出為什麼沒有引用某一篇特定的文章。

結果當然就是我們引用了那篇文章。

當然,如果你有「好麻吉」,研究領域又剛好差不多的話,你們就可以來個「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互相引用。

其中之二是,求人不如求己,來個自我引用。

這個很方便,但是也很容易被抓。2023年的一篇研究就發現,有些國家的自我引用情形嚴重。最嚴重的三個國家是:義大利、中國、俄羅斯。

義大利的自我引用為什麼這麼嚴重呢?原來是因為實施了以計量學評估為基礎的科學政策。事實上,研究團隊檢查了前12名發現,這些國家大多有政策直接或間接地鼓勵提升論文引用率。

有趣的是,另外一份研究發現,男性研究人員的自我引用率比女性高了56%。還有一個研究發現,在義大利導入這個錯誤的政策之後,義大利的自我引用率大為提升。

雖說「賣瓜說瓜甜」好像是自然現象,但是自我引用過度可能會帶來幾個問題:

1. 影響評估的準確性:過度自我引用可能會人為地提高某篇論文或研究者的引用次數,導致對其學術影響力的評估失真。

2. 學術生態失衡:如果自我引用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可能會導致學術資源和注意力過度集中於少數作者或機構,影響學術生態的多樣性和均衡。事實上,學閥的產出,這應該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吧?

3. 信任度下降:過度自我引用可能會讓其他學者和讀者對論文的品質和可信度產生懷疑,影響學術界的整體信任度。

參考文獻:

Baccini, A. & Petrovich, E. PLoS ONE 18, e0294669 (2023).

Seeber, M., Cattaneo, M., Meoli, M. & Malighetti, P. Res. Policy 48, 478–491 (2019).

King, M. M., Bergstrom, C. T., Correll, S. J., Jacquet, J. & West, J. D. Socius https://doi.org/10.1177/2378023117738903 (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