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由麥芽(malt)來的麥芽糖(maltose)

麥芽糖。圖片來源:Wiki

麥芽糖是在1872年由愛爾蘭化學家及釀酒商科尼利厄斯‧奧沙利文( Cornelius O'Sullivan,1841–1907)發現的。因為麥芽糖(Maltose)來自於澱粉(starch)分解反應,而最早的澱粉分解反應來自於將小麥或大麥泡水使其發芽(這個過程稱為 malt)的反應,因此麥芽糖得到了它的名字:malt- (麥芽)與化學代表糖的字尾-ose。

麥芽糖是個由兩個葡萄糖(glucose)構成的雙糖(disaccharide),主要來自直鏈澱粉(amylose)分解的產物。植物裡面有兩種澱粉酶(amylase)負責分解澱粉,α-澱粉酶與β-澱粉酶;不過無論是α-澱粉酶或β-澱粉酶,都只能分解直鏈的部分(α(1→4)糖苷鍵)。

人體只會分泌α-澱粉酶。β-澱粉酶只出現在植物(如甘藷、大豆、大麥、小麥)與細菌中。

麥芽糖到了小腸會被麥芽糖酶(maltase)分解為兩個葡萄糖。

麥芽糖在台灣是頗受歡迎的點心,幾年前大受歡迎的麥芽餅乾,將兩塊鹹餅乾中間夾著麥芽糖,鹹鹹甜甜很受歡迎;不過筆者不特別愛甜,加上麥芽糖會黏牙,所以沒有特別喜歡。

參考資料:

Cornelius O'Sullivan. Paper XXI.—On the transformation-products of starch.  J. Chem. Soc., 1872,25, 579-588 DOI: 10.1039/JS8722500579

Wikisource. O'Sullivan, Cornelius (DNB12)

Wikipedia. Malto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